早期新诗观念中“浪漫诗人形象”的建构与作用

来源 :云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1684718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浪漫诗人形象”是中国新诗早期阶段所建构的较为特殊的一类形象,不仅为新文学人物形象画廊增光添彩,而且对新诗创作和诗学建设都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在引领和形塑新诗诗人中提供了罕见且独特的精神力量。但长久以来,“浪漫诗人形象”研究并未得到充分重视,因此本文在参考、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二十世纪初的历史语境,追溯“浪漫诗人形象”的建构过程,重审“浪漫诗人形象”在新诗进程中的功能和意义,以探求中国新诗之样态、诗学观之特质、诗人之个性得以形成的某些契机或因由。为达到本论文的研究目的,笔者将论文分为四章。第一章讨论新诗开端初期国人对“浪漫诗人”的接受与选择。采用历史主义的研究方法,以梁启超、苏曼殊、鲁迅等人对歌德、雪莱、拜伦三人的译介历程为例,梳理“五四”之前“浪漫诗人形象”在中国的零散接受与建构,探讨其特点、类型及背后的成因等。这一时期的建构虽散乱但不盲目,选择的“浪漫诗人形象”凸显出“英豪斗士”的一面。第二章考察早期“创造社”对“浪漫诗人形象”的瞩目与建构。“浪漫诗人形象”的建构以“创造社”为主力,创造社选择“浪漫诗人”作为榜样诗人,与其诗学追求有资深关联,受期刊的发展、同人间的友好关系以及殖民背景下的多重影响,通过刊物创办、同人译介等多种建构活动和方式,决定创造社对“浪漫诗人形象的建构”在侧重天才论、个性论的同时强调浪漫抒情和革命反抗精神。第三章捕捉同时期多样力量对“浪漫诗人形象”的建构与完形。这里的多样力量既包括其他社团和个人对“浪漫诗人形象”的建构,又包括文学史对“浪漫诗人形象”的完善与补充。选取闻一多和周作人分别作为新月社和文学研究会的代表,通过考察他们对“浪漫诗人形象”的不同建构,以观察同时期多样力量对“浪漫诗人形象”的建构方式及达到的效果。第四章探讨建构“浪漫诗人形象”对于早期新诗的作用和意义。首先探讨“浪漫诗人形象”的建构对早期新诗的综合影响;其次对“创造社”进行个案研究,早期“创造社”将建构“浪漫诗人形象”作为抢占生存空间的工具;然后分析“浪漫诗人形象”的建构对郭沫若所产生的影响,郭沫若在1925年之前以诗学追求为口号试图建构一种新的诗学体系,1925年之后以革命文学为旗帜,强化“浪漫诗人”形象中反抗的一面,使其成为社会文化偶像,借“浪漫诗人”形象的建构构想出“新诗诗人”的合法身份。
其他文献
《巴塔麻嘎捧尚罗》是流传在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创世史诗,主要由民间史诗歌手来演唱。在西双版纳地区,凡是有地位的民间歌手都因其能开口熟背史诗,并能熟练进行史诗的演述而闻名。身份建构显示了史诗歌手自我与他者的互动过程,史诗歌手的身份建构对于当今时代史诗的保护和传承意义重大。日常生活及社会经验对史诗歌手自身文化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傣族的创世诗歌手成长于一定的地域环境和社会环境,史诗歌手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和表
学位
以1012名初一学生为被试进行3年的追踪研究,采用潜在剖面分析与潜在转变分析考察了早期青少年心理社会适应的亚组分化与转变情况,以及学校资源与性别在青少年发展适应中的作用。结果发现:(1)初一时青少年的心理社会适应分化成2个亚组:适应良好组与内化问题组,初二与初三时青少年分化成4个适应亚组:适应良好组、内化问题组、外化问题组和同伴拒绝组;(2)从初二到初三,适应良好组和内化问题组的青少年保持了较高的
期刊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是我国人工种植面积最大且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亚热带用材林。因此,杉木林蒸散的准确观测对其水资源和林地的科学利用与规划起到关键作用。但是,对于如何评估杉木林蒸散耗水仍缺乏准确的估算方法。本文利用湖南会同杉木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016~2019年的水汽通量与气象梯度观测数据,采用涡度相关法(EC)研究了该地杉木林蒸散量(ET)的时间变
学位
毕飞宇是当代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作家,他于20世纪90年代初登上文坛,至今已有了30年的文学创作经验,发表了大量的中短篇小说和四部长篇小说,而其中表现城市和乡村中小人物的生存与命运的小说占了很大的比例,是研究毕飞宇绕不开的论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将结合相关的城乡文学著作、毕飞宇的访谈文献和小说文本,分别从城乡“围城”关系的建构、城市欲望追逐现象和人的精神危机问题的揭露、乡村传统伦理的批判以及乡
学位
肉品质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pH、肉色、嫩度、系水力以及风味。近年来禽类肉质问题日益突出,其品质直接影响消费者的感官印象,从而影响禽肉的经济效益,因此探究禽肉品质影响因素对于生产具有指导意义。文章综述了禽肉评价指标的影响因素,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从2010年开始,须一瓜开始踏入了长篇小说创作。《太阳黑子》是其第一部长篇小说。随后,须一瓜推出了《保姆大人》《白口罩》《别人》《双眼台风》等长篇小说,均属于犯罪题材的作品,在人物犯罪心理方面的命题设置、叙事手法以及社会价值观深受读者的热评。在须一瓜的作品中,犯罪人物多处于生活的极端困厄中,他们在犯罪之后处在矛盾挣扎中的出境,正是由于这些人物本身并不是一个坏人,却走向犯罪。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在于试图
学位
华中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 Rehd et Wils)为五味子科(Schisandraceae)五味子属(Schisandra Michx)的木本药材树种。本研究以河南省栾川县北凹村的野生华中五味子为研究对象,通过形态观测和石蜡制片的方法分析不同发育时期的叶片和果实形态发育规律;利用HPLC检测方法分析不同发育时期的叶片和果实中木脂素类化合物含量的累积规律,为摸清华
学位
宗璞的《野葫芦引》自发表以来,持续受到评论界和研究者的关注。《野葫芦引》是一部长篇系列小说,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性,但由于宗璞意欲书写的是中国全面抗日到解放战争期间的历史,《野葫芦引》无疑被打上了历史的烙印,充满历史意味,引发许多研究者以历史的视角对此展开研究。文学性与历史性之间的交叉使得《野葫芦引》既是一部文学作品,又像一部历史著作。历史的纪实与文学的虚构高度融合,使得该小说具有历史小说的诸多特征
学位
倒木作为森林生态系统中植被与土壤生态系统界面作用的关键介质和纽带,联系着地上与地下养分循环,是不可或缺的功能性要素。本研究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以亚热带地区不同海拔的两个甜槠天然林内不同腐解等级的倒木及其下方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查、室内实验分析以及微生物高通量测序等方法,对林内倒木的特性及储量、倒木下土壤养分以及土壤真菌群落进行了研究,探究了研究区域内倒木的养分、储量特征及倒木对土壤
学位
网络文学发展至今走过了二十多个年头,已然成为了当代文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门类。仙侠小说作为网络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今也是势头正盛,“仙侠热潮”更是席卷海内外,其影响力不容小觑。根据受众性别的不同,网络仙侠小说又划分为“男频”仙侠小说和“女频”仙侠小说。本文选取“女频”仙侠小说作为切入点,旨在探讨当下网络“女频”仙侠小说中存在的人物类型化现象。绪论部分对选题缘由、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作了简要阐述。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