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农田水热碳通量动态及其环境控制机理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之间的水热碳交换是物质、能量循环的关键过程,一直以来都为研究者们所关注。进入20世纪以来,特别是随着人们对全球气候变暖的逐步认识,气候变化对水热碳交换过程的影响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更加备受关注。本研究以2004~2006年近三年的涡度相关系统连续观测数据为依托,分析了雨养玉米农田水热碳通量的动态及其影响因子。研究表明,玉米农田水热通量(WHF)呈显著的单峰型日变化,日最大值出现在正午12:00~13:00,WHF变化同步。潜热通量(LE)的季节变化规律与日变化相似,冬季小夏季大,年最大值与最小值分别出现在7月和1月。显热通量(Hs)季节变化也呈单峰型,但年最大值出现在5月,这主要与降水以及作物生长有关。半小时尺度上,WHF主要受辐射控制,而日峰值受辐射峰值以及植被生长的双重影响;日尺度上,只要有降水过程,Hs就会随土壤水分的增大而减小,降水停止后逐渐恢复。而降水对LE的影响受到可用能量(AE)的干扰,表现出复杂的变化趋势。总的来说,降水持续时间越长AE越少,对LE的抑制越大;季节尺度上,WHF受热量与水分的双重制约。Hs随着天气回暖后第一次较大降水过程的出现呈现明显下降,而LE则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随着雨季到来和作物的生长,Hs在7月出现低谷,而 LE呈现相反的趋势随着降水量的增加而增大;年际间WHF的分布规律大体一致,但因气象条件等的差异,特别是降水的差异造成年际间WHF略有不同。在不同水文年型下,水分因子的影响作用有显著差异,且WHF对热量与水分条件变化的敏感程度也不相同。欠水年,水分因子的作用更显著,是制约WHF变化的主要控制因子,WHF对水分的变化更敏感;而丰水年,水分因子的影响减弱,热量的盈亏决定着WHF变化的主要方向。在不同水文年型下,水热碳通量对水热条件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响应方式,为研究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提供了参考。   净碳(C)吸收期,玉米农田净碳交换(NEE)呈显著的日变化,在日出以后由CO2释放转变为CO2吸收,12:30左右达到一天中的吸收峰值,日落前出现相反的转换。而净C释放期内,NEE均为正值且无明显日变化。NEE季节变化也呈单峰型二次曲线,在7月下旬或8月上旬达到年最大吸收率。根据NEE的正负,一年分为三个阶段:两个C排放期与一个C吸收期。一般C吸收期从6月开始到9月结束,此前此后均为C排放期。在半小时、日时间尺度上,光通量密度(PPFD)与NEE有着相似的变化规律,是控制NEE的主要因子;在日、季节尺度上,叶面积指数(LAI)和气孔导度(gs)是影响NEE的主要生物因子,且gs的影响程度随着发育期的变化而变化,而不同年份间LAI对NEE的影响没有显著的差异。几乎在所有时间步长上,土壤温度(Ts)均为生态系统呼吸(Re)的主要控制因子,时间尺度愈短,二者的相关性愈好。总的来说,在较短时间尺度上,高PPFD与夏季低温将会促进C的吸收,有利于C累积。   玉米农田日最大净C吸收速率(NEEmax,daily)以及吸收释放转换点(NEE=0)均受 PPFD控制。NEEmax,daily出现时间与PPFSmax,daily出现时间几乎完全一致,当PPFD达到1日内极大值时,净C吸收也相应达到了日最大值。但NEEmax,daily的量值还受到其它因子的影响。当水分条件充足时,还将受到 LAI、gs等生物因子的控制。NEE由正转为负的转换点也是由PPFD决定。当PPFD稳定大于PPFD*(PPFD*=100μmol·m-2S-1)时,净C吸收开始;当PPFD稳定小于PPFD*时,净C吸收由此结束。1日内,PPFD稳定通过PPFD*之间的时间间隔决定了日净C吸收的时间长度。日净C吸收的时间越长,吸收量也越大,且有明显的季节变化,7月最长9月最短。   按照热量水分状况将三年分组,分为Ⅰ组(水分状况相似,热量条件不同)与Ⅱ组(热量条件相似,水分状况不同)。Ⅰ组年际间PPFD波动是造成C交换格局变化的关键原因。而Ⅱ组年际间C交换格局不同是由降水量及其不同分布引起的土壤含水量(SWC)变化是造成。SWC可以解释年际间NEE变异的97%,而大气水汽压亏缺(VPD)可以解释30.7%;温度因子通过影响C收支中的呼吸项,间接影响着生态系统的NEE,它可以解释年际间NEE变异的73.9%,也是造成年际间C交换格局不同的原因之一;另外,PPFD和发育期早晚以及净C吸收期长度等也同样影响着C交换格局的变化。综合两组情况来看,由水分条件年际变化引起的NEE的波动大于能量年际变化引起的波动。总之,在较长时间尺度上,NEE对SWC变化比其对PPFD变化更敏感,说明在半干旱地区土壤水分条件仍然是决定C交换格局的主导因子。   NEE与LE呈线性相关,它们之间的相关性主要受温度和 NEE的控制,温度越高,二者的相关性越弱,而 NEE越大二者相关性越好。同时,作物蒸腾与土壤蒸发的比例也是影响 NEE与LE之间关系的主要因素。蒸腾作用所占的比例越大,二者的线性关系越显著,而土壤蒸发比例越大,二者的相关性越弱。总的来说,NEE与 LE之间的线性关系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生长季好于非生长季,夏天好于冬天。   总之,雨养玉米农田水热碳通量既具有其它农田生态系统共有的动态特征,也具有其特有特征。
其他文献
钩端螺旋体(leptospires)是一类在进化和分类上较为古老的真细菌(eubacteria),部分代谢途径不同于大多数真细菌而更类似于古菌(archaea)或真核生物(eukaryotes)。钩端螺旋体病
德明顶矿区因交通不便、高寒缺氧、物理风化强烈、倒石堆覆盖严重等原因,找矿效果不理想.为进一步指导野外矿产勘查,在详细的野外观察的基础上,系统开展了短波红外光谱分析测试工作.结果显示,绢云母短波红外光谱标量在空间上呈现规律性变化,由浓集中心向外Al-OH吸收峰波长逐渐变长、Al-OH吸收峰深度逐渐降低、SWIR-IC值逐渐变小,且三者套合较好,表明该区域流体温度、压力高于外围,为热液蚀变矿化中心.结
射频前端是软件无线电的重要组成模块,射频前端的设计是软件无线电实现的关键技术。直接将A/D变换置于天线端的理想软件无线电解决方案目前还不可行,将宽带的射频信号转换为可
巫山黄土作为中国南方黄土的重要组成部分,弄清该区的物源将为破译这一宝贵沉积记录提供重要的环境信息.对巫山黄土剖面进行了系统取样和Sr-Nd同位素分析,并与黄土高原同期黄土及近源的河流沉积物等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巫山黄土的~(87)Sr/~(86)Sr值变化范围为0.717 411~0.719 163,平均值为0.717 998,与黄土高原末次冰期黄土的~(87)Sr/~(86)Sr值(变化范围为
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 Bunge)属无患子科文冠果属植物,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是我国北方地区特有的油料和荒山绿化树种,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本文针对文冠果“千花一果”的开花结果习性,研究探索其产生原因和果实种胚后期发育规律,同时,对文冠果体细胞胚发育及组织培养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为体胚发生发育相关机理机制的探索和文冠果优树快繁奠定一定实验基础。主要实验
塔里木盆地沙雅隆起北部于奇西地区奥陶系为重质油勘探区,但于奇西1井(YQX1)奥陶系钻遇中-轻质油.为探求其油气来源,通过沙雅隆起52件原油样品的金刚烷化合物分析,于奇西地区奥陶系131件岩心样品的岩石学观察、流体包裹体系统分析测试和同一期次油包裹体的气相色谱(GC)分析及色谱-质谱(GC-MS)分析,运用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单井埋藏史-热史图确定油气充注年龄,结合研究区断裂特征和盖层分布特征总结
银水寺铅锌矿床位于大别造山带北缘,是大别山地区最大的矽卡岩型矿床.目前对矿区岩浆作用时限、岩石地球化学、岩石形成环境等方面的研究较为薄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对该区铅锌成矿规律的认识.在详细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对矿区出露的正长花岗斑岩脉的岩石学、成岩年代学、岩石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银水寺矿区正长花岗斑岩脉锆石LA-ICP-MS U-Pb年龄为125.4±0.4 Ma,表明
开发塔尔煤田是巴基斯坦政府的优先经济项目,也是巴基斯坦-中国经济走廊(CPEC)的一个重点研究案例。这些煤田开发计划预计将促进地区经济繁荣和发展。然而,当地公众对矿山开发
黄皮亚族(Clauseninae)隶属芸香科柑橘亚科(Aurantioideae,Rutaceae),传统分类中包括山小橘属(Glycosmis)、黄皮属(Clausena)和九里香属(Murraya)。本研究通过查阅文献和近5000
石榴子石原位U-Pb定年是近年来新发展的低铀矿物同位素定年方法,目前在矿床中成功应用的实例较少,尤其是在非金属矿床中更为罕见.基于详细的岩相学观察,在鄂东南高椅山硅灰石(-铜)矿床中厘定出两期石榴子石,分别为第一期深棕色石榴子石Grt1和第二期浅棕色石榴子石Grt2.电子探针成分分析(EMPA)表明,两期石榴子石均属于钙铁榴石-钙铝榴石固溶体系列,其中Grt1相对富Fe(Adr_(62.4)G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