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长管蚜的生物型分化及其遗传和分子基础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bluebirdmengm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麦长管蚜Sitobionavenae是一种世界性害虫,主要取食麦类作物及禾本科杂草。研究表明,麦长管蚜不同地理种群和不同寄主来源种群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分化,说明该蚜具有分化出不同生物型的潜力。但目前对麦长管蚜不同寄主来源克隆之间遗传分化的研究还不是特别充分,关于该虫生物型分化和地理分布的研究极其有限,而该虫生物型分化的遗传基础和分子机制方面的研究更是空白。本研究使用微卫星分子标记技术对来自中国9个省份大麦和小麦上的麦长管蚜进行了基因型检测,同时使用不同小麦/大麦品种(系)对各基因型麦长管蚜进行了生物型的鉴定,并结合生态学、行为学、分子生物学和转录组学等方法对麦长管蚜生物型分化的遗传基础和分子机制进行了探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微卫星分子标记分析结果显示,麦长管蚜不同地理种群之间的遗传多样性存在明显区别。基于基因多样性(Hs)、有效等位基因数(Ne)和Shannon指数(I),江苏、湖北和青海省的麦长管蚜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分子方差分析(AMOVA)的结果显示不同地理种群之间存在显著的遗传分化。成对固定指数(FST)、主成分(PCoA)、NJ系统树和STURCTURE的分析结果也都显示我国西北省份(如青海、甘肃和新疆)和中东部省份(浙江、江苏、河南、安徽和湖北)的麦长管蚜种群之间存在较大的遗传结构差异。不同地区的麦长管蚜种群之间的基因流动也不明显。此外,麦长管蚜不同寄主克隆之间的遗传多样性存在较大的差异。大麦上麦长管蚜克隆的近交系数(FIS)明显高于小麦上克隆的近交系数。成对固定指数(FST)显示,江苏、安徽、甘肃、浙江和新疆不同寄主来源克隆之间存在着明显的遗传分化(FST分别为0.070、0.098、0.109、0.090和0.286)。主成分分析、NJ系统树和STURCTURE的分析结果也表明以上省份麦长管蚜小麦克隆和大麦克隆之间存在明显的遗传分化。
  2.麦长管蚜生物型的鉴定:使用蚜量比值法,从25个大麦和33个小麦品种(系)筛选出了10种抗性品种(系)(中4无芒、郑麦366、186-TM12-34、盐2129引-56、肚里黄、驻大麦4号、早熟3号、藏青25、甘啤6号和西引2号)。根据麦长管蚜在5种抗性小麦/大麦品种(系)(中4无芒、186-TM12-34、肚里黄、早熟3号和西引2号)上的致害性,检测到6种麦长管蚜生物型,建立了基于这5个品种(系)的麦长管蚜生物型鉴定系统。该系统中所有品种(系)对生物型1均表现为抗性;生物型2能克服早熟3号的抗性,对其表现出较强的致害性;生物型3则能克服该系统中所有3个大麦品种(肚里黄、早熟3号和西引2号)的抗性;生物型4对小麦品系186-TM12-34的致害性较强;生物型5克服了早熟3号和西引2号的抗性;生物型6的特征是只有186-TM12-34对其表现为抗性。主成分(PCA)分析也清晰地显示出了不同生物型的寄主致害性差异。生物型1为该蚜的优势生物型(所占比例最高)。同时发现麦长管蚜生物型的地理分布不同,如生物型2只发生在陕西、青海、甘肃和新疆,生物型5和生物型6分别只在新疆和浙江被发现。
  3.通过对各麦长管蚜生物型在不同小麦/大麦品种(系)上的生活史性状和致害性的比较,对该虫生物型的分化进行了验证。相比中4无芒、186-TM12-34、肚里黄、早熟3号和西引2号,生物型1在铭贤169、矮抗58和西农979上的若虫发育历期较短,成虫体重和10天产蚜量较大(寄主适合度高)。而生物型3在所有大麦品种(肚里黄、早熟3号和西引2号)上的寄主适合度比在小麦上的更高。此外,麦长管蚜生物型的鉴定结果在各生活史参数的主成分分析结果中也得到确认。同时使用选择试验检测了麦长管蚜生物型对不同寄主植物的选择行为。6h时,所有生物型对测试大麦品种的选择率均较高,大麦可能对各麦长管蚜生物型均不存在驱避抗性。除生物型6之外,其它生物型对中4无芒的选择率均较低,这表明生物型6同时克服了该品种的抗生性和驱避性,而中4无芒对其他生物型存在较强的驱避性。此外,生物型3对矮抗58,生物型3、5和6对186-TM12-34的选择率较低,这表明矮抗58和186-TM12-34分别对相应的生物型具有一定的驱避性。
  4.取食行为(EPG)的结果表明,相比小麦矮抗58,麦长管蚜生物型1在大麦西引2号上的E2波(韧皮部被动取食波)时间显著减少,非刺探波(Np波)和刺探波(C波)的次数和时间明显增加;而生物型3在两种寄主植物上以上取食行为完全相反。这表明大麦品种西引2号对生物型1的抗性较高,而小麦品种矮抗58对生物型3的抗性更高。E2波时间的差异可能与两个生物型对大麦和小麦中特异次生物质的不同解毒能力有关。两个生物型在大麦和小麦上F波的次数和时间均无显著差异,这表明小麦品种矮抗58和大麦品种西引2号对麦长管蚜的物理抗性可能无明显区别。相比生物型3,转寄主后生物型1显示出了更高的取食行为和生活史性状的可塑性。生物型1和3的取食行为(如Np波次数)可塑性与其相对适合度分别存在显著正相关和负相关。表明生物型3对取食行为可塑性的维持可能需要付出较大的代价,而生物型1维持可塑性的代价可能较低。以上结果表明,该蚜取食行为和生活史性状的可塑性与其生物型分化可能存在密切的关联。
  5.微卫星标记分析结果显示,基于有效等位基因数(Ne)和Shannon信息指数(I)等参数,生物型1在所有生物型中的遗传多样性最高,而生物型6遗传多样性最低。FST值表明该蚜生物型之间存在较高的遗传分化(如生物型1和3之间FST=0.157;生物型2和3之间FST=0.181)。PCoA和NJ系统树的分析结果也清晰地显示出了不同生物型之间遗传结构的差异。同时其中某些生物型(如生物型1和生物型2,以及生物型3和生物型6)之间存在着密切的遗传和进化关系。此外,不同麦长管蚜生物型之间的遗传分化关系与其在不同寄主植物上致害性表现相契合,这表明不同的麦长管蚜生物型通过微卫星等分子标记技术进行区分是可能的。使用16SrDNA特异PCR方法对6个麦长管蚜生物型体内的次级共生菌进行检测。不同生物型体内次级共生菌的组成和含量均存在差异。如U型共生菌Regiellainsecticola在生物型3和6中均无感染,但在生物型4的所有克隆中均有感染;T型共生菌Hamiltonelladefensa在生物型3和6中的感染率较高。生物型和共生菌感染情况之间的对应分析结果表明共生菌的侵染可能对麦长管蚜生物型的分化具有一定的作用。
  6.转录组分析显示,当取食小麦和大麦时,麦长管蚜生物型1和3之间分别检测到了3392和2246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有1528个基因在蚜虫取食小麦和大麦时,在两个生物型之间均差异表达。GO和KEGG富集分析表明,消化和防御相关的基因大量存在于这1528个共有差异基因中。其中差异较为显著的防御相关基因包括3个过氧化物酶(PODs)、两个UDP-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s)、两个表皮蛋白(CPs)、1个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1个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1个酯酶(EST)基因。取食小麦时,生物型1和3之间有36个特异防御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如PODs、P450s、UGTs和CPs等。在大麦上时,两个生物型之间只有13个特异防御基因的差异表达,包括4个P450s、4个UGTs、两个CPs、1个ABC转运蛋白和1个POD等。小麦和大麦特异诱导了不同数量和功能的防御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这可能反映了小麦和大麦中次生代谢产物组成和含量的差异。这些防御基因在麦长管蚜生物型的分化中可能具有关键作用。
  7.响应寄主转移时,麦长管蚜生物型1和3中分别检测到了127和865个可塑性(差异)基因,其中39个可塑性基因在生物型1和3中共有。大多数的共有可塑性基因与防御有关,如UDP-葡萄糖醛酸转移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碱性磷酸酶和半胱氨酸蛋白酶等基因。此外,共有可塑性基因(如半胱氨酸蛋白酶和碱性磷酸酶基因)的表达与麦长管蚜的繁殖力存在显著相关性。生物型1和3中的特异可塑性基因中分别检测到了5和9个转录模块。生物型1的繁殖力与模块P1中的表皮蛋白基因(CP5)和模块P3中的P450基因(CYP6DA2)的表达显著相关,而生物型3的繁殖力与模块T8中的UDP-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基因(UGT2B2)的表达密切相关。这些基因和转录模块对生物型1和3定殖其他植物时可能具有重要作用。GO和KEGG分析显示,特异可塑性基因中存在解毒和防御相关基因的显著富集。此外,两种生物型之间可塑性转录本的差异不仅体现在差异基因的数量和种类上,还体现在表达可塑性程度和模式上。响应寄主转移时,生物型3的转录可塑性程度低于生物型1。相关性分析表明防御相关基因的表达可塑性在生物型1中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如CYP6DA2),而在生物型3中则相反(如UGT2B2),这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两种生物型转录可塑性程度的差异。以上结果表明转录可塑性在麦长管蚜生物型分化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水稻和小麦作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对于维护粮食安全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水旱轮作种植体系是我国长江流域特有的一种种植方式,在全流域均有分布,其中稻麦轮作主要分布在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江苏省是全国重要的稻麦轮作种植区之一,而太湖流域又是江苏主要的稻麦轮作产区,是全国粮食储备的重要保障。但是,从目前的生产情况来看,农民为了追求高产而大量甚至过量施肥的现象极其普遍,这不仅使肥料资源不断地浪费,更使环境污染问
学位
设施蔬菜生产中过量化肥施用造成一系列土壤问题:土壤酸化、次生盐渍化等。减少化肥投入,寻找可替代或减少化肥用量的措施,成为当下可持续农业的研究热点。本研究单项试验选取连作5年以上蔬菜大棚,设置7个处理,其中2个对照:不施肥和常规施肥,5种替代化肥的措施:蔬菜专用肥、高温闷棚、叶面肥、增施有机肥和生物有机肥,进行小白菜大田试验,从四个方面(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和小白菜产量和品质)进
学位
我国秸秆资源产量丰富,但利用率不高,长期以来,大量的秸秆被弃置或焚烧,不仅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也给农田土壤生态系统带来严重破坏。秸秆的主要成分木质纤维素结构较为复杂,在自然条件下分解较难,在秸秆的利用过程中,一般需借助微生物分泌降解酶类使其分解。研究发现,木质纤维素的高效降解并不是某种单一微生物分泌单一的酶类完成的,而是多种微生物同时分泌多种酶类的协同作用。因此,筛选和研究高效秸秆降解菌群是解
学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园林绿化产业规模日益扩大。大面积绿化(公园、公共绿地、行道树等)产生的树枝、树叶、残遗花草等园林废弃物量日益增多,以往焚烧或填埋等园林处理方式不能满足资源化利用和城市环境保护的要求,更不能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相适应。而园林废弃物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营养元素,通过无害化处理可以资源化循环利用于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生物质炭化是将生物质废弃物通过热裂解转化成生物质炭的过
随着杉木高世代良种的大量应用,杉木人工林对林地养分和造林技术需求提高。研究杉木人工林林地生产力下降机理以及研发土壤肥力维持关键技术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许多研究表明,林龄和密度是影响人工林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的重要因素。探究杉木人工林土壤性质变化趋势的林龄和密度效应,对于杉木人工林科学经营,维持土壤肥力,保障杉木人工林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分别以江西省分宜县大岗山中国林业科学
利用FACE(Free—Air CO2 Enrichment)系统平台研究了大气CO2浓度升高(对照+200μmol.mol-1)对不同N供应水平下水稻(C3作物)与稗草(C4杂草)竞争关系的影响。  常N水平时,大气CO2浓度升高显著增加无竞争条件下生长的水稻和稗草生物量、根生物量、根体积、根长和根直径,且水稻的增长率高于稗草;低N水平时,FACE条件并没有显著提高水稻的生物量,而对稗草有显著的
学位
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许多研究表明,CO2浓度升高能够促进作物的光合作用,提高作物的生物量与产量。番茄是世界上种植范围最广、消费最多的蔬菜作物之一,有关CO2施肥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早就受到科学家的关注。但以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CO2浓度增加对番茄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和生理反应的影响,以及环境因素(光照、温度、臭氧(O3)、紫外线.B辐射(UV-B)、NaCl、水分)与CO2交互作用对番茄的影响方面
学位
本文以长期定位试验为平台,系统研究了不同施肥方式土壤氮库变化规律及该变化对水稻植株氮吸收和作物产量的影响。同时分析了不同施肥方式的增产潜力,探讨了稻田生态系统合理的施肥方式,为稻田进行合理的养分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经过25年的试验,不管以哪种施肥方式施入氮素,土壤氮库均呈现增加趋势。施入氮量越多,土壤氮库增加越快。有机肥和化肥氮配施的处理,其土壤氮增加较多,仅施入化肥氮的处理
学位
蚜虫是危害严重的农业害虫。利用蚜虫的天敌(如寄生蜂)和微生物病原菌等对蚜虫进行生物防治是综合防治策略中的重要环节。病原微生物感染和寄生蜂寄生激发蚜虫的免疫防御系统,启动一系列免疫反应以抵抗感染和寄生。深入了解蚜虫的免疫防御机制是生物防治蚜虫的前提。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是研究蚜虫及半翅目昆虫的重要模式昆虫。然而,目前对豌豆蚜免疫系统抵御病原微生物感染的作用机理的研究和解析
学位
豌豆蚜虫(Acyrthosiphon pisum)是豆类作物上的重要害虫,是研究生态物种和分子生物学的模型生物。我们设计了一组实验,以评估高温对豌豆蚜虫在各种豌豆品种上的种群参数的影响,温度分别为27,30,33,36和39℃。对于活若虫,发育期(从出生到成年)在27℃时最高,在390C时最低。在所有温度下,幼虫发育迅速,而在39℃时,记录的发育时期缓慢。从27℃到最佳36℃的未成熟发育速度迅速增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