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城市书写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qinsi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言”为晚明文人冯梦龙编撰的话本小说,一经刊行,即引起轰动。“三言”吸收了大量前人所作的传奇、笔记、文言小说等,在编撰过程中,掺杂了明代特有的政治、经济现状和文化心理,而这些都突出体现在“三言”的城市书写中,因此,本文拟从“三言”对汴京、江南和西南三个区域的城市书写,探讨其小说史意义。绪论部分论述“三言”的研究现状与城市文学研究情况,阐述本文的选题意义、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第一章以“三言”中的北宋都城汴京为对象,确定涉及到的宋元话本与明话本具体篇目,探讨其极具特色的城市建筑与宋明两代人的追忆梦华,并且在靖康之变这个历史伤痕中,明人是如何与现世的辽东之祸相观照,在城市的旧梦中感知着盛世下的危机。第二章围绕明代江南特有的城市文化展开,探讨在日渐奢靡的城市生活中,时人在城市中游走于科举制度下的文化身份与经济身份,影响着“三言”笔下人物身份与心理的书写,江南特有的水路交通使天下的货物聚集于此,商品的消费与欲望化让“三言”的笔触亦变为对物的极尽描绘,在江南这个特殊的城市舞台中,明人享尽繁华,“三言”书写着晚明最后的浮世绘。第三章将目光关注到殊方异域的西南地区,论述由于云南的纳入版图、贵州的归顺与平播之战的胜利等历史史实,使明代对西南地区的开发远胜以往,而对云贵川这样的“内部他者”,明人的知识系统、思想观念与治理手段始终处于一种强调正统又游离的状态,面对着“天下”变为“万国”的残酷现实,明人将自己种种复杂的心态都投注于贵州那一座在“三言”中归顺的城里。第四章以冯梦龙的小说观念、“三言”对城市的真实书写与忧患意识三个方面,讨论“三言”对后世小说的在文本真实与社会醒世的影响。结语部分总结论文内容,点出“三言”中三个区域城市不同的特点。在“三言”的城市书写中,与之前的本事相比较,不变的是故事情节,变化的是城市面貌、风气、心理等书写的加强,以及作者寄寓其中的历史、现实感慨的凸显,体现出“三言”城市书写的小说史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也应运而生。在新媒体时代,传统的媒体正在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冲击,积极实现广播电视节目在新媒体时代的转型已迫在眉睫,其中制约节目转型的主要
<正>一、"形散神不散"散文观的形成及其影响"形散神不散"散文理论出现于被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者称为"散文年"(1)的1961年,它是"十七年时期"的社会与文学思潮、散文写作等综合
2012年11月29日,财政部印发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将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上升到了国家层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为事业单位的一员,如何将单位的管理尤其是财务
制造业属于国民经济的第一梯队,是国家经济建设的排头兵和主力军。同时,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和调整,制造业内部管理改革的迫切性也日益突出。基于此,以SAP系统和笔记
锆石SHRIMPU-Pb年龄测定表明,科克赛花岗闪长斑岩体形成年龄为(317±6)Ma.结合区域地质及物探成果分析,判定科克赛花岗闪长斑岩体形成时代为晚石炭世.据近年发现的与该岩体有
当今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播媒介也从传统的电视、广播、报纸发展到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趋势,作为传统媒体之一的电视,其画面
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数字电视(DTV)不同于模拟电视的鲜明特点,其次初步分析、探究了我国数字电视的几个发展趋势——高清电视(HDTV)、网络电视(IPTV)、卫星直播数字电视和移动多媒体
从文学翻译的角度来看,大多数译者都是采取比较自由的方法,尤其是在诗歌翻译这里,对于韵诗的翻译方向做出了几种不同的尝试。从新文化运动以降,许多译者都做出了各种不同的尝试,从
青花椒在快速干燥过程中可以抑制叶绿素的降解,但油胞破坏性青花椒除外。为了探讨这个现象背后的发生机制,本实验将对油胞破坏性青花椒的叶绿素和相关酶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
以叶黄素酯为原料,对万寿菊花中叶黄素酯皂化反应的工艺进行优化,考察反应溶剂种类及用量、皂化温度、皂化时间等因素对皂化反应的影响,采用薄层层析法计算皂化率,确定叶黄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