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微重力条件下鼠疫耶尔森氏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来源 :军事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ang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增多,人类踏足外太空环境频率增加,各类微生物或病原体也会随着宇航员机体和各类航天器材设备进入外太空环境。太空特殊的极端环境因素(微重力、辐射、昼夜节律、温差等)引发的微生物生物学性状改变,对宇航员健康和航天器寿命造成威胁。由于太空搭载资源的稀缺,限制了某些空间实验结果的重复观察与验证。目前很多研究在地面模拟微重力环境进行微生物的培养及相关分析。地面模拟微重力的实验条件能在一定程度上模拟太空环境下的微生物效应。在搭载间隙使用低剪切力模拟微重力方法进行系统分析,用于空间搭载菌重要生物学特性验证或预实验是十分必要的。鼠疫耶尔森氏菌(Yersinia pestis)是一种烈性病原体,可引发腺鼠疫、肺鼠疫和败血型鼠疫。在自然界中,以跳蚤为主要传播媒介,在野生啮齿动物间传播,偶尔人类被感染鼠疫杆菌的跳蚤叮咬或接触食用罹患鼠疫的动物时,引起人间鼠疫的发生。鼠疫菌在跳蚤前胃中附着形成生物膜,大量的生物膜生成可以堵塞跳蚤的前胃促使其不断叮咬宿主,而生物被膜中的鼠疫杆菌也会随着血液反流回宿主体内,这就促进了鼠疫杆菌的传播。本世纪初世界卫生组织将鼠疫列为重新流行的传染病之一,我国也将鼠疫列为甲类传染病,是重要的传统生物战剂。本文借助旋转细胞培养系统(RCCS)和与其配套的高截面比培养皿模拟微重力条件,使用菌株田鼠型鼠疫菌野生型201菌株,通过RCCS的水平和垂直放置,分别模拟正常重力(NG)条件和模拟微重力(SMG)条件,观察鼠疫菌在NG和SMG条件中生物学特性改变。比较两种条件下菌体形态、体外胁迫环境耐受性、巨噬细胞胞内生存实验、生物膜形成能力、细胞毒性实验、小鼠毒力测定。在此基础上,通过高通量的基因组测序、转录组测序和蛋白质定量分析等技术探究相关表型变化可能的分子基础。结果发现,NG和SMG条件下鼠疫菌菌体形态、体外应激耐受以及巨噬细胞胞内存活能力均未发生明显变化。与NG组相比,SMG组鼠疫菌侵染上皮细胞毒性减弱、小鼠致病性明显减弱,生物被膜成膜能力增强。RNA-seq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相对于NG组,SMG组鼠疫杆菌有218个基因发生显著的差异性表达,其中91个基因表达上调,127个基因表达下调。在表达下调的基因中,毒力相关基因普遍表达下调,如编码III型分泌系统基因(如:yop H,yop E,ysc W,ysc A,ysc B,lcr H)、与铁代谢相关的基因(如fyu A,irp和ybt cluster)、编码荚膜抗原的caf 1基因及其相关基因caf1M、caf1A,以及编码纤溶酶原激活蛋白酶的pla基因。其他与感染、分泌系统、二元调控系统等毒力功能相关的通路,也发生了表达下调。qRT-PCR验证结果与RNA-seq结果趋势一致。这就说提示模拟微重力条件可能通过诱导鼠疫菌毒力相关基因普遍表达下调来减弱其毒力效应。蛋白质组学定量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NG组,SMG组鼠疫菌有213个蛋白发生显著性差异表达,其中95个蛋白表达上调,118个蛋白表达下调。与RNAseq和qRT-PCR结果一致,yop E、ysc C、caf1M、caf1、pla等基因编码的蛋白质表达水平下降,udp、psa A等基因编码的蛋白质表达水平上调,进一步验证上述SMG条件下鼠疫菌毒力表型的分子基础。尽管鼠疫菌在SMG环境下生物膜形成能力增强,转录组和蛋白质组分析中却未发现鼠疫杆菌生物膜相关基因(hms T、hms P、fur、rcs A、rcs B、yba C、yba D、rov M)的表达调节。本文发现了SMG条件下鼠疫菌重要生物学特性——毒力和生物膜——的改变,并试图寻找相应表型的分子基础。尽管暂时没有找到SMG条件下鼠疫菌生物膜形成能力增强的分子证据,为空间环境下烈性病原菌的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和方法借鉴,为鼠疫菌生理和致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其他文献
同时定位与建图(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简称SLAM)算法赋予机器人在未知环境下进行自主定位和建图的能力,是实现移动机器人完全自主控制和真正智能化的关键算法之一。随着移动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与进步,SLAM算法也被广泛应用于自动驾驶、虚拟现实、环境勘探、灾情救援、仓储物流等领域。由于单目相机具有价格低廉、结构简单、易于部署等独特优势,采用其作为传感器
学位
军事无人机安全问题至关重要,一旦无人机在任务途中失事坠毁或被俘获,可能造成军事机密泄露甚至重要控制系统被侵袭控制的风险。民用无人机尽管成本相比军事无人机较低,但其控制安全仍不可忽视,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可能对经济和人员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后果。为了实现无人机的控制安全,智能无人机安全控制技术成为研究热点。本文聚焦无人机安全控制方面的问题,基于韧性系统设计、在线安全评估、实时智能控制等理念,研究无人机安全、
学位
陆基大气层核爆探测与识别能力对于我国应对核威胁的快速反应能力建设非常重要,而大气层核爆的光辐射效应特征规律明显,有关理论成熟,适用于核爆识别、爆炸方式判别与当量估算。本文重点围绕陆基核爆监测在光干扰条件下的大气层核爆光辐射信号识别问题,通过实验采集闪电、阳光本底、雨水天气和水面反射光等条件下的光干扰信号数据,综合运用现代数字信号处理和模式识别方法,对目标信号与光干扰信号进行分析,探索核爆光辐射信号
学位
随着金融产业数字化的进程不断深入,金融欺诈行为和手段也不断演变出新形式。新型金融欺诈犯罪活动更加难以监管,会给民众的财产安全带来严重损害,降低金融平台可信度,冲击国家金融信用体系,给国家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因此,有效检测潜在金融欺诈犯罪行为对保障国家金融安全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基于规则的金融欺诈检测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和领域专业知识来建立完整可靠的欺诈检测体系;而基于机器学习的欺诈检测方法由于缺失
学位
近年来,用于脑功能调控的神经调控技术蓬勃发展,很多方法已在临床上被推广应用。目前,物理性刺激的神经调控技术主要包括:电极深部脑刺激、经颅磁刺激、光遗传技术、超声深脑刺激等。但是这些调控技术各存在刺激靶点改变灵活性差、刺激深度与空间分辨率不足、需要注射病毒转染和调控机制不明确等问题。与这些技术相比,光调控则能以较高的时空分辨率、无需引入外源基因的方式对神经活动进行干预。红外光神经刺激作为光神经调控的
学位
硫芥类化合物危害巨大,实际筛查环境复杂多样。本论文以核磁共振氢谱和一维同核选择性激发为技术方法,通过系统研究硫芥类化合物的化学位移规律,优化和开发一维选择性激发技术,设计合理的筛查方案,构建核磁谱库自动检索匹配,实现了对复杂样品中硫芥类化合物的无损筛查。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具体如下:(1)硫芥类化合物~1H NMR化学位移影响因素研究。以硫二甘醇为代表化合物,研究了不同溶剂、浓度、酸碱度、离子强度条
学位
生物医学研究中,转录组数据挖掘是揭示药物(疾病)的生物反应机制、发现及解读关键基因的重要手段。高通量测序技术带来海量的数据信息,为系统化的生物信息分析带来挑战。一是构建有效分析流程提取大规模数据中生物学信息存在难度;二是bulk RNA测序数据的分析方法相对成熟,但在表征数据的生物意义时仍存在不足;三是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数据的分析方法开发蓬勃发展,仅细胞类型自动注释工具就高达一百多种,高效选择合适的
学位
有机磷神经性毒剂(OPNA)作为化学战剂,已被《禁止化学武器公约》明令禁止,但由于其致死性高及易被合成和滥用等特点,仍会对国家和社会安全产生巨大威胁。OPNA暴露后,对中毒现场的环境和生物样本进行即时检测和溯源性分析,可为指称使用化学战剂以及人员中毒救治快速提供参考和信息支撑。本论文基于目前OPNA暴露的现场快速检测(POCT)方法难以区分不同毒剂类型的现状,以梭曼(GD)和维埃克斯(VX)膦酰化
学位
日军在侵华战争期间,将大量未加任何处理的化学武器掩埋到我国领土或投掷于我国境内江河湖海中,使我国至今仍面临严峻的毒剂泄漏风险。日遗化武毒剂在水气、冰气界面的环境归趋性影响是评估其对我国环境风险的重要方面,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环是测定日遗化武毒剂在水膜或冰膜的吸附分配系数。(1)本工作设计加工了一种新型的流通管反应器,以典型的日遗化武毒剂-苯氯乙酮和芥子气为目标物,开展其在空气/水界面的吸附分配研究。该
学位
目的探究柑橘橘络提取物对低氧暴露条件下小鼠耐缺氧能力和肠道功能的影响,并对其类黄酮物质进行分析测定。旨在为橘络的开发利用提供新思路,并为新型抗缺氧营养制剂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60只健康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Blank control)、红景天对照组(Rhodiola control,400 mg/kg)、柑橘橘络提取物低剂量实验组(Experimental-L,15 m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