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实现现代化和全面小康的核心问题之一。而“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村劳动力素质教育问题又是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所在。 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3%,我国农民科技、文化、健康和心里素质较低,与农村现代化建设不相适应,是客观存在的基本现实,加上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巨大的城乡差异,使得农村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依然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农民贫困是中国社会最大的问题。农民贫困表面上看是农民收入低的问题,但本质是素质低的问题,“人的素质差,才是所谓落后的本质规定”。因此,提高农民素质是脱贫致富的关键,是促进社会公平的平衡器,更是农民全面发展、农村稳步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的推进器。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农村劳动力素质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没有农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面的小康社会。因此,探讨农村劳动力素质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现状、找出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形成的原因、提出解决农村劳动力素质问题的对策及措施等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村小康、早日达到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较低、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通过对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教育进行初步的研究,其中重点分析研究了我国当前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的特点,认为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现状与我国整个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分析了农村劳动力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形成的原因,认为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与农民自身的观念落后有关,也与国家的投入不足及现行教育体制有关;在借鉴国外对农村劳动力素质教育方面先进做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现阶段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教育的目标及应采取的措施,认为要提高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切实加强农村教育,创新农民受教育模式,推行农民培训计划,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