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铜布线阻挡层技术的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deon01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半导体工艺中特征尺寸的日渐减小,使得集成电路互连线的有效电流承载密度逐渐增大,电迁移问题越来越明显,极大地影响到半导体器件的稳定性,传统的Al互连系统已经难以满足集成电路快速发展的性能需求,而Cu以其低电阻率、优良的抗电迁移性能,逐渐取代Al,成为当前应用最广泛的互连金属。然而,Cu在Si衬底及其氧化物中非常容易发生扩散,Cu金属进入Si器件中会成为深能级受主杂质,形成高电阻率的化合物,使得电路系统的漏电流增大,半导体器件的性能退化甚至失效;另外,Cu与Si、SiO2等材料接触结合力较差,且在空气中易发生氧化,致使互连线电阻率增大。所以,必须在Cu金属与半导体衬底间加一层可以有效阻止两者相互扩散的阻挡层材料。研究电阻率低,可靠性高,性能优良的扩散阻挡层,并以阻挡层+铜互连金属的膜系结构作为互连系统是集成电路快速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本课题主要的研究内容。本文选用的扩散阻挡层是以氮化钬薄膜为基础的复合膜层,辅以Ti单金属层作为过渡层,增加互连系统各层之间的结合力,降低接触电阻。Cu、Si分别作为互连金属和半导体衬底,以磁控溅射作为主要工艺。深入地研究了膜系结构、磁控溅射制备工艺、退火条件对互连系统性能的影响,并且研究了氮化钛作为阻挡层的作用机制,其在高温环境下的失效机理。制备了完整的Cu基半导体金属化布线系统,研究互连系统与Si直接接触的结果,为Cu互连工艺的实际应用提供可靠的实验数据。本课题的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分析研究了Cu互连系统的扩散机制与失效机制,研究了不同溅射工艺对阻挡效果的影响,设计并制备出Ti(15 nm)/TiN(25 nm)/Ti(15 nm)的复合膜系结构作为阻挡层。测试结果证明,这种复合阻挡层的最高失效温度可达900℃,稳定性极好。2,以磁控溅射技术为主要工艺,设计并制备出结构为TiN/Cu/Ti/TiN/Ti/Si的完整的Cu互连系统,采用XRD,四探针等测试设备,分析表征该Cu互连系统的稳定性、电阻率等性能。该Cu互连系统能够在同一真空周期内一次性完成制作,可操作性好,具有产业化应用价值。3,分别在n型和p型Si上制备了 TiN(20 nm)/Ti(15 nm)/Si结构的薄膜样品,结合退火工艺,深入研究了退火对金属Ti与n、p型Si之间接触结果的影响,并测量阻挡层以及互连系统的方块电阻。测试结果表明,Ti金属层与p型Si,n型Si均可以形成欧姆接触。
其他文献
近年来,假冒伪造商品在市场上频繁出现,严重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在现代商品的生产和销售中,商品真伪信息的自动识别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大量防伪手段应用而生。信息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法中药治疗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患者的临床疗效。材料与方法:60例原发性IgA肾病患者(病理类型为Lee氏Ⅰ-Ⅲ级),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30)给予
非稳波导混合腔光场特性是高功率射频板条CO2激光器的重要理论问题,与外光路整形、放电增益、热稳定性等关键工程设计技术相互影响,共同决定着射频板条CO2激光器的性能。本文
飞秒光丝是指强飞秒激光脉冲在透明的光学介质中传输时所形成的一段光强钳制的细丝状等离子体区域。由于飞秒光丝具有高强度、长距离无衍射传输、等离子体导电等特性,光丝在
分析了地铁杂散电流的产生、影响因素及危害,讨论了目前地铁所采用监测与防治杂散电流系统存在的问题。研制了地铁杂散电流综合监测与防治系统,建立了一套分布式计算机监测系
在新生代,西太平洋岛弧和边缘海地区已成为强烈的构造活动区。至晚第三纪以来,在西太平洋岛弧带上还发生了强烈的火山作用。在西太平洋岛弧的外侧发育着地球表面上最深的地沟带
无线通信领域在过去的数十年中实现了迅速发展,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射频电路集成度的不断增加,性能的不断增强,功耗的不断降低有力地推动了无线通信领域
二战之后,以现代主义为主导的西方城市物质空间规划与设计,推崇城市秩序下的简单功能主义,抹杀了城市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城市内部越发像一部没有生命的机器。大规模的城市建设
本文以影片《通天塔》为例,读解影片所反映的主题,即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冲突与隔膜。该片以全球化的视野和老到的表现手法,展现了人与人间之关联的脆弱性,展示了种族和文化间
陀螺仪是广泛应用在汽车导航和武器制导领域的重要部分,而基于表面声波陀螺的惯性器件相对于传统的MEMS振动陀螺具有抗冲击能力强、高可靠性和低成本等优势。本文基于惯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