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FDG PET/CT在肺孤立性结节中的影像学诊断价值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fxj88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对18F-FDGPET、PET/CT和CT评价95例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pulmonarynodule,SPN)的对照研究,探讨PET/CT对SPN定性诊断的价值。 材料与方法: 孤立性肺结节95例,所有病例均行PET/CT检查,一个月内行手术治疗。18F-FDGPET/CT检查采用Philips公司的GeminiPET/CT一体机进行显像。CT图像分析由三名有经验CT医生采用盲法独立阅片,根据肺癌的CT诊断规范按以下标准进行诊断:(1)不考虑恶性:组织密度均匀、边界清晰、光滑、有钙化,直径<10mm;(2)恶性可能性小:组织密度均匀、边界清晰、光滑、有钙化,直径>10mm;(3)恶性可能性大:密度不均匀,有分叶、毛刺;(4)高度考虑恶性:密度不均匀,分叶、毛刺明显、有血管集束征或胸膜凹陷征、直径>10mm。符合上述(1)、(2)的诊断为良性、符合(3)、(4)的诊断为恶性。PET图像由三名有经验的核医学医生独立观察PET征象,同时按照最大SUV的70%勾画浓聚灶的感兴趣区(ROI)测量最大SUV和平均SUV。参照目前普遍采用的标准,以平均SUV>2.5诊断为恶性,平均SUV≤2.5诊断良性为标准。PET/CT影像判读参照PET和CT诊断以及PET/CT融合图像,如果PET和CT诊断相符合,则PET/CT依此诊断为良性或恶性。如不符,按以下原则进行诊断:(1)CT诊断符合CT诊断条件(4),不管FDG摄取情况,PET/CT诊断为恶性;(2)ET显像平均SUV>2.5,不管CT征象,均诊断为恶性;(3)其它不符合情况,则讨论决定。对PET/CT征象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并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并创建ROC(RecelveOperatingcharacteristics)曲线,以选择按SPN的平均SUV和回归方程的概率值判定良恶性的最佳临界值,并评价PET、CT和PET/CT多元回归概率的诊断效率。单因素分析采用x2检验(对数似然比方法)或两样本t检验。多因素分析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以P<0.05作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本研究95例SPN,手术病理证实,恶性结节66例。95例SPN分良恶性两组。良、恶性组体重和血糖无统计学差异(t=0.816、P=0.41,t=1.677、P=0.097)。良、恶性组间病变上、下及前、后位置无显著差异(x2=1.726、P=0.189,x2=0.482、P=0.487),大小方面,结节长径,恶性组>良性组(t=2.388,P=0.019)。良、恶性组间,边缘、分叶、毛刺、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CT诊断SPN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及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是84.8%、48.3%、73.4%和78.9%、58.3%。 观察并记录到的主要PET征象包括结节平均SUV、边缘,分叶及FDG分布是否均匀等。良、恶性组间,结节平均SUV和FDG浓聚灶边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恶性组中,肺泡癌平均SUV明显低于腺癌和鳞癌,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良性组中,结核、非特异性炎症及炎性假瘤平均SUV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PET诊断SPN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及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是92.4%、58.6%、81.0%和83.6%、77.3%。与CT比较,二者各项诊断指标经x2检验在统计学上虽无显著性差异(均为P>0.05),但均高于CT诊断。 良、恶性病变组,CT和PET诊断相符73例,不符22例,PET/CT诊断SPN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及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是97.0%、48.3%、82.0%和81.0%、87.5%,其灵敏度、准确率和阴性预测值高于CT和PET,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较CT具有统计学差异(x2=4.09、P<0.05,x2=3.89、P<0.05),较PET无统计学差异。 以PET、CT中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平均SUV,FDG浓聚边缘,CT边缘、分叶、毛刺及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7种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管集束征、CT分叶、平均SUV共3个因素进入Logistic回归方程,获得Logistic回归模型为:P=1/1+Exp(4.537-2.209X1-1.671X2-0.976X3),其中P越接近1,SPN为恶性可能性越大,P值越接近0,SPN为恶性可能性越小。以概率值0.5作为交界点,得出此概率模型判断SPN良恶性的灵敏度为89.4%、特异性为72.4%、准确率为84.2%。准确率和特异性有明显提高,特异性较CT、PET/CT均有统计学差异(x2=3.53、P<0.05)。 分析ROC线可发现平均SUV2.5和回归方程概率值(P)0.48分别为PET,PET/CT进行SPN定性的最佳临界值,以平均SUV>2.5和P>0.48定义为阳性,PET和PET/CT回归方程概率诊断SPN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92.4%、58.6%、81.0%和90.9%和72.4%、85.3%。回归方程概率诊断SPN的特异性、准确率较CT有统计学差异(x2=3.53和3.904,P<0.05),特异性较PET/CT有统计学差异(x2=3.53,P<0.05)。PET平均SUV和回归方程概率值诊断SPN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1和0.919,具有统计学差异(t=14.97,P<0.05)。 结论: PET和CT在SPN的定性诊断方面均具有明显价值,CT征象中,SPN的边缘、分叶、毛刺、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等与恶性病变有关。但CT诊断SPN的特异性和阴性预测值较低。PET诊断SPN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高于CT,但无统计学上的差异。PET平均SUV在良、恶性组间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但依然存在一些交叉,PET诊断SPN特异性仍然偏低。 PET/CT真正实现了功能图像和解剖信息有机统一和优势互补,在诊断SPN方面,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明显高于CT和PET。Logistic回归分析能够较系统分析肺结节的PET/CT特征,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对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量化分析也显示了较高预测水准,是一种有效的诊断辅助手段。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检测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心肌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表达水平,分析TGF-β1、CTGF与CHD类型(紫绀型及非紫绀型)、心肌纤维化程度、年龄等的关系,探讨TGF-β1和CTGF在CHD心肌重塑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同期行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45例,其中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25例(非紫绀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0.5-9岁,平均
目的:肾纤维化是指在各种致病因子的作用下导致的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目前对延缓肾纤维化的进展尚无有效的干预措施。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观察羟苯磺酸钙(安多明)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模型大鼠肾组织形态学、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羟苯磺酸钙延缓肾纤维化的作用机理。方法:SD大鼠28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8只、羟苯磺酸钙治疗组10
目的:制作脂肪管模型模拟人体骨骼肌脂肪的分布状态,解释骨骼肌1H—MRS中脂峰的形态特征、基本原理及影响因素。测定3T场强下,骨骼肌代谢物的驰豫时间值,以水为内部参照,实现骨骼肌代谢物的1H—MRS的定量分析。评估骨骼肌代谢物的1H—MRS的定量分析的有效性、可行性和可重复性,论证骨骼肌1H—MRS的临床应用价值。最后,通过1H—MRS定量分析一组初发Ⅱ型糖尿病患者的IMCL,初步判断中国人Ⅱ型糖
学位
目的:利用美国Agilent公司的Agilent sureselect富集液相芯片靶向序列捕获技术和Illumina二代测序平台构建的HIVID方法对20种亚型的HPV在维吾尔族宫颈癌患者基因组中的整合情况进行检测,探讨该人群中HPV宿主细胞基因组整合特点,为维吾尔族女性宫颈癌的防治提供分子流行病学依据。方法: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防治研究所获得40例既往显示HPV感染阳性的维吾尔族宫颈癌
学位
目的: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恶性程度最高的肿瘤,研究表明: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后的化疗治疗无可替代,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方案被视为标准方案,作为一线化疗方案广泛应用于临床。近年来,尽管新的化疗药物层出不穷,但晚期卵巢癌患者 5 年生存率仍得到有效提高,其主要原因是化疗耐药。本研究从卵巢癌化疗耐药这一临床实际出发,在本课题小组前期工作(在细胞水平证实氯化镧在体外可增强卵巢癌顺铂耐药细胞化疗敏感性)
学位
囊性肾癌(cystic renel cell carcinoma,CRCC)是指影像学中表现囊性改变或囊实性改变的一种肾脏肿瘤,属于一类特殊少见的肾细胞癌亚型,占所有肾癌的 10%-15%。囊性肾癌由于影像学特征表现复杂多样,与不典型及复杂性的肾囊肿往往难以鉴别,包括感染性囊肿、出血性囊肿及单纯分隔性囊肿等。因此在肾脏囊性肿块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容易引起误诊而导致对患者的延误治疗,这
学位
目的:  观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行单膝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Neuromuscular joint facilitation,NJF)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作用。  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1月于我院骨科关节组住院治疗、符合本实验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的病人1
目的:探讨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血清Dickkopf-1和Dickkopf-3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规律。  方法:选择2016 年12月~2017 年6月于河北大学附属医院、保定市第二医院行股骨粗隆间骨折复位固定术老年患者70例,分别采集患者术前1d及术后1、3、5d空腹静脉血样,检测血清中Dickkopf-1(后文简称Dkk-1)和Dickkopf-3(后文简称Dkk-3)蛋白水平并进行统计学
目的:脱嘌呤/脱嘧啶位点(AP site)是DNA损伤最常见的形式,通常由碱基切除修复途径修复,而APE1是该修复途径的一个重要成分;Bcl2是细胞内一重要的肿瘤蛋白,它的致癌活性因抑制多种DNA修复途径引起,包括碱基切除修复途径,Bcl2能抑制NNK诱导剂的DNA损伤后产生AP位点的修复,但其机理仍不清楚,为了探索Bcl2抑制DNA损伤AP位点的修复的分子机理,进行Bcl2与APE1是否直接相互
背景:原发性帕金森病(Idiopathic Parkinsons disease,IPD)是一种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其典型表现有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和姿势反射异常等症状。最初认为PD患者没有认知功能方面的改变。1817年James Parkinson首次描述PD时写道:这是一种感觉和智能没有损害的震颤麻痹。近年来,随着对该疾病的认识,许多IPD的非运动症状(Non-motor sympt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