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Xene基复合材料微结构设计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j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中和”与“碳达峰”重要战略目标的提出以及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开发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高安全性的电化学储能器件。以石墨为负极的传统锂离子电池性能已趋上限,难以满足高能量密度需求,有机电解液易燃易分解以及锂枝晶生长等问题导致安全隐患严峻。因此,开发兼具优异储锂容量与高安全性的电极材料迫在眉睫。另一方面,锌空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1086 Wh kg-1)、本质安全性与环境友好性等多重优势,然而氧还原(ORR)与氧析出(OER)反应动力学迟滞,导致电池极化较大、功率密度低、倍率性能差,Zn枝晶生长威胁电池循环稳定性与服役寿命。基于电极/催化剂微纳结构设计,优化其化学组成、原子配位、电子结构,可实现优异结构稳定性,同时改善其电化学活性及双功能催化活性,提升电化学反应动力学。二维过渡金属碳/氮化物(MXene)具备类金属导电性、独特的层片结构、丰富的表面氧化还原位点以及优良的亲水性与机械柔性等诸多优势,在电化学储能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本文立足于MXene基复合材料的本征结构特性,耦合分级结构设计、界面优化、缺陷态调控等策略,深入探究其在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与锌空电池正极催化剂/复合负极方面的潜在应用与电化学机理。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阳离子型活性剂分子诱导四乙氧基硅烷水解,结合低温镁热还原方法在Ti3C2 MXene表面原位生长Si纳米颗粒,构筑Ti3C2/Si复合材料。纳米级Si颗粒以Si-O-Ti键锚定于MXene表面,有效缩短Li+扩散路径,提供充足的锂合金化反应位点,同时有效抑制MXene纳米片的自堆叠效应,暴露出其电化学活性表面,促进电极与电解液充分浸润,提高活性物质利用率;而Ti3C2 MXene纳米片不仅能够作为导电骨架提高电子/离子传输速率,改善Si的本征绝缘性,而且能够缓解Si在循环过程中的体积膨胀,提高电极结构稳定性;MXene与Si之间的强界面耦合有效促进界面荷质传输,提升电化学反应动力学;同时,MXene纳米片具有丰富的表面氧化还原位点而表现出独特的赝电容特性,尤其在大电流密度下提供较大容量贡献,表现出“电池-电容”双储能模式。基于Ti3C2/Si组装的锂离子电池表现出显著提升的可逆容量、倍率性能与循环稳定性,在100 mAg-1的电流密度下能够提供1475 mAh g-1的可逆容量,在1.0 A-1大电流密度下稳定循环800次后容量保持在973 mAh g-1。2.调控刻蚀剂浓度制备不同空位缺陷浓度的Ti3C2 MXene储锂电极,并系统研究其电化学性能,探究Ti空位(VTi)缺陷与Ti3C2 MXene基电极首次库伦效率及循环稳定性的内在联系。VTi缺陷作为“能量陷阱”对Li+具有不可逆捕获作用,同时诱发电解液分解形成较厚且不均匀的SEI膜,增大荷质传输阻抗,促使锂枝晶生长,导致严重的不可逆锂消耗和循环性能恶化。本文提出在缺陷位点表面原位生长超小Al2O3纳米团簇策略,制备Ti3C2@Al2O3复合材料,实现缺陷位点的精准钝化。覆盖于缺陷位点的Al2O3纳米团簇不仅能够抑制VTi对Li+的陷阱捕获效应,提升Li+扩散传输动力学,而且能够促进更薄、更均匀的SEI膜形成,保护电极不受电解液侵蚀,减少副反应导致的不可逆Li+消耗,同时诱导均匀的锂沉积/剥离,抑制锂枝晶形成。基于Al2O3纳米团簇良好的缺陷钝化效应,基于Ti3C2@Al2O3负极的锂离子电池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首次库伦效率达到76.6%,在1.0 A g-1的大电流密度下循环500次后仍能保持285.5 mAh g-1的高可逆容量。3.采用可控原位转化策略制备Ti3C2MXene衍生的Ti3C2@SrTiO3复合材料。MXene部分转化生成的立方相SrTiO3纳米颗粒通过强界面耦合均匀地锚定于高导电性的MXene基体,提供丰富的催化活性位点,同时防止MXene纳米片自堆叠,暴露电化学活性表面,促进快速的电荷转移与离子传输。结构特性分析与DFT理论计算结果显示,MXene原位衍生的SrTiO3具有丰富氧空位,可增强氧中间体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作用,显著降低ORR/OER反应势垒。在原位转化反应中,Ti3C2的部分Ti原子被提取出后形成大量的富电子Ti空位,促进MXene基体向SrTiO3的界面电荷转移,进一步调控活性位点电子结构,优化氧中间体吸脱附行为,使MXene表现出重要的协同催化作用。另外,MXene与SrTiO3之间的界面键合能够显著提升界面荷质传输动力学与结构稳定性,赋予Ti3C2@SrTiO3催化剂优异的耐久性。得益于Ti/O双空位的高效协同作用,Ti3C2@SrTiO3表现出优异的ORR/OER双功能催化活性。基于Ti3C2@SrTiO3组装的锌空电池开路电压达到1.44 V,功率密度高达122mWcm-2,在10 mAcm-2的电流密度下稳定循环1000次以上。4.耦合电化学沉积、原位生长、聚合物渗透交联策略,制备电极-固态电解质一体化集成的MXene/Zn-LDH-array@PVA复合材料,应用于高性能柔性锌空电池。垂直取向的CoNi-LDH阵列与PVA聚合物链通过氢键充分交联,不仅有效降低PVA聚合物结晶度,促进局域链段摆动,而且能够提供快速的OH-离子扩散传输通道,显著提升离子电导率(55.3 mS cm-1)。LDH纳米片丰富的亲水-OH官能团与层间空间赋予LDH-array@PVA凝胶电解质良好的电解液吸收能力与保水性,显著提升载流子浓度。电极-固态电解质一体化集成设计具有稳定兼容界面,保证循环过程中良好的界面接触,降低界面电阻,促进快速、均匀的界面离子通量,抑制Zn枝晶生长。另外,电化学沉积制备的层状结构MXene/Zn能够进一步促进离子传输与电荷均匀分布,诱导均匀的Zn沉积/剥离过程。得益于优化的离子传输动力学和稳定兼容的电极-固态电解质界面结构,基于MXene/Zn-LDH-array@PVA组装的柔性锌空电池表现出显著提升的循环寿命(50 h以上)和更小的极化电压(0.85 V),功率密度达到92.3 mW cm-2,即使在弯曲应变条件下也能稳定服役,没有明显的性能衰减,表现出优异的实用性。
其他文献
土壤和沉积物中的有机质是地球上最大有机碳库,也是温室气体的主要碳源。碳循环被认为是地球上最重要循环之一。由于天然有机质(NOM)在全球碳循环中的重要角色,NOM在富含矿物系统中的稳定性引起了国内外众多研究者的浓厚兴趣。全球有机碳与无机矿物之间有密切联系,土壤/沉积物有机质在无机矿物表面的吸附被认为是其得以保留和稳定的重要方式,其中氧化铁在有机碳稳定上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有机-无机复合体不仅是土壤/
学位
背景:院外心脏骤停患者中约90%因救治延迟而死亡,而剩下只有不到10%患者能够获得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治疗。这其中又仅有29.7%能够实现自主循环恢复并被送至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然而,这部分幸存者还要经历“二次打击”即心脏骤停后综合征。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是心脏骤停复苏后继发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在这一心脏骤停至成功的复苏过程中:心脏骤停导致
学位
博(展)览会的兴起主要是源于商品经济与科技传播的需要,科技发明、文明传播以及商品流通,皆是博(展)览会组织者所关心的主题。在计划经济时期,中国流通领域存在高度集中垄断与封闭分割的体制特征,流通中的商品基本被计划管理控制。1981年正式提出商品流通体制向“三多一少”模式转变,实行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方式、多条流通渠道、减少流通环节。展销会是伴随工业自销而出现的,在改革开放初期兴起并快速发展,和信托
学位
风力发电场(WF)正常运行时要从电网吸收无功功率,可引起系统电压水平下降。电网出现扰动或故障时,风力发电机组需要从电网吸收较大容量的无功功率,不利于系统电压稳定和机组实现LVRT.风速不稳定时,容易导致WF输出功率波动,导致系统电压波动。风电场无功补偿容量不够时,接入点电压会发生波动,发生电压闪变。电网波动时等效的转子侧励磁电流的微分不等于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DFIG的转子侧数学模型。在电网电压不
学位
幼小衔接视角下的一年级数学教学,需要统观幼小教材全局。具体而言,需要梳理单元内容,贯通学段要求;做好学情调研,找准教学起点;通盘规划学程,并在学习方式上向幼儿园适度靠拢,注意内容主题化、活动游戏化;聚焦教学目标,延续学习方式,通过相应的评价活动对学生进行表现性评价。
期刊
量子色动力学(QCD)是描述强相互作用的基本理论,其在高能量下“渐进自由”的性质已被大量实验证实,可以采用微扰QCD求解。在低能区,由于夸克、胶子之间的强耦合效应,基于微扰论的QCD理论方法不再适用。其中“色禁闭”的来源和机制是粒子物理长期以来最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强子谱学建立了实验观测与QCD在非微扰能区有效自由度的联系。对于发展唯象模型和研究非微扰QCD理论有着重要意义。粲重子衰变的研究也为理
学位
期刊
期刊
快速城市化造成的生态环境负面效应已成为当今城市生态学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热点之一。城市化过程涉及城市用地、人口、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变化,其过程对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产生扰动,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又依赖于自然生态系统提供一系列服务。因此,在城市化过程中保持生态系统功能稳定,对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研究以我国典型的快速城市化区域—江苏省为研究区域,研究城市化与区域生态服务功能之间的关联,探索
学位
大量研究资料表明,电各向异性广泛存在于地下岩石中,且对大地电磁的数据有着显著影响。在电各向异性特征明显的区域,如果采用基于各向同性假设的反演方法来对大地电磁数据进行反演成像,往往无法准确揭示真实的地电模型。虽然任意各向异性反演算法更加符合实际地质情况,但是这种反演算法具有很强的多解性,目前的反演方法还不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此外,大多数大地电磁三维反演技术是在模型空间开发的,这种算法的内存消耗量依赖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