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中国经济稳步发展,在2010年已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与此同时,对外直接投资额不断攀升,截至2014年底,中国对外投资额达到1231.2亿美元,1.85万家境内投资者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近3万家,分布在全球186个国家(地区),与之相对应的是中国跨国公司的外派员工数量日益剧增。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相比,中国跨国公司虽然发展迅速,但起步较晚,国际化经营能力薄弱,尤其对外派员工的国际化人力资源管理等相关经验严重匮乏。然而,外派员工可以帮助跨国公司降低搜寻信息的成本、监督成本,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全面执行和完成母公司的发展战略和意图。可见,在跨国公司实施全球经营战略过程中,外派员工的作用不可忽视。 然而,已有研究表明,跨国公司向海外外派员工要付出高昂的成本,但员工执行外派任务的失败率却高的惊人。对于起步较晚的中国跨国公司而言,要实现快速发展,赶上甚至超过西方发达国家跨国公司,这是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学术界对此展开了深入的研究,结果发现与母国环境的明显差异,不能适应东道国生活和工作,以及来自于工作本身的巨大压力,导致外派员工不能很好地融入东道国,这些都是造成外派任务失败的直接原因。因此,到底是什么因素会影响和帮助外派员工适应东道国的陌生环境不仅是让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感到困惑的难题,同时也是学术界所关注的焦点问题。 在2002年,美国管理学家luthans将心理学中“心理资本”这一概念引入管理学中,成为继人力资本、财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之后的第四大资本,心理资本主要包括自信,乐观,希望和心理韧性四个主要因素。这为解决外派员工适应东道国这一难题提供了解决思路,也为制定针对外派员工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根据心理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心理资本可以对行为个体的行为和态度造成非常明显和直接的影响,而积极的心理状态不仅可以促进员工保持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状态,还可以帮助他们抵御来自外部的压力甚至逆境。但是,已有的文献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HRMP)、心理资本对外派员工适应的影响研究方面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和局限,针对中国跨国公司外派员工的相关研究更是严重滞后于现实发展的需求。首先,中国情境下的相关研究还不足,尤其是针对心理资本在管理学中的应用方面的研究。当前在管理学领域针对心理资本的大多数研究都是针对西方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员工展开的,都以解释和帮助西方员工适应东道国环境为核心展开研究,而帮助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的外派员工适应东道国环境的文献非常有限。其次,研究方法较为单一。目前已有的针对心理资本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方面的研究,大都仅采用定性研究或者定量研究中的一种,国内的相关研究大多采用定量研究验证变量间的回归关系。一方面,定性研究主观性较强,且研究过程较为复杂,保证研究过程和结论的严谨性和科学性难度较高,但是,定性研究有助于解释和揭示之前研究所没有的关注或涉及到的问题和现象。另一方面,定量研究可以通过数据发现现象背后的规律,但是缺乏应有的研究弹性。 因此,要保证研究过程的严谨性、科学性和真实性要综合使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方法,尤其是针对之前较少被研究的中国跨国公司外派员工适应东道国的相关问题,更应该首先通过定性研究挖掘现象背后的事实,再使用定量研究对定性研究的发现和结论作进一步的表征和验证。最后,研究视角较为单一。目前无论在人力资源管理管理领域还是国际商务领域,都客观存在缺少跨层次研究的现实。根据多层次理论,跨国公司是一个包含多个层次,层层相扣的复杂组织,涵盖了团队层面和个人层面等不同层面,处于不同层面的因素之间以及不同层面之间都存在相互影响的作用关系。但是,目前研究学者对此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人为割裂不同层次变量间的联系,也由于受到跨层次研究方法等研究工具发展较慢的局限,导致目前大多数研究视角单一。近年来,随着多层次线性模型(HLM)等研究工具的出现和成熟,学界中才逐渐出现了少量真正以跨层次视角展开的相关研究。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以中国跨国公司外派员工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基于双因素理论和积极心理学理论的研究视角,通过使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探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心理资本对外派员工适应的影响关系,再根据多层次理论,通过构建多层线性模型从不同的层次探讨和分析三者之间的跨层次影响路径。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步骤如下: 第一章为导论。本章主要介绍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详细阐述了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设定了研究技术路线图,系统、全面地震示了本文的文章结构安排。 第二章为文献综述。主要包括:四个主要理论的相关文献回顾,外派人员实践、心理资本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三个主要变量的相关文献回顾,以及三者关系的文献回顾,在此基础上,找出目前的研究不足,为本文的后续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为中国跨国公司外派人员适应的扎根理论研究。为了进一步发现和完善积极心理学理论有关心理资本方面的内容,在本章基于构建主义扎根理论对中国工商银行的24名外派员工进行深度访谈资料和对300名外派员工进行问卷调查数据资料进行严格的逐级编码,开放式探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心理资本和外派人员适应间的关系,自下向上得出研究结论,深入解释预测现象和确定变量间的关系,用系统的观点揭示相互关联的构念间的关系,拓展已有理论的解释边界和范畴,并一定程度上为后面的章节进行相关假设的提出和模型的验证奠定基础。 第四章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心理资本对中国跨国公司外派员工适应影响的定量研究设计。根据文献回顾和上一章扎根理论研究得出的结果,本章构建理论模型并提出理论假设,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初步的检验,分别对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测量模型、心理资本测量模型和外派员工适应测量模型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 第五章为跨层次模型验证。本章通过构造多层次线性模型对入力资源管理实践和心理资本对外派员工适应影响的情境效应和心理资本的跨层次中介效应进行检验,揭示处于不同层次变量间的影响路径,全面系统地阐释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心理资本和外派人员适应之间的跨层次影响关系。 第六章为结论与展望。本章将对扎根理论研究结论和多层线性模型的验证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在此基础上提炼出本文的研究结论。然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并总结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创新点、局限性以及对下一步的研究做出展望。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有: (1)研究内容上:首先,本文运用跨层次理论,研究影响我国外派员工在东道国适应适应因素,既考虑了员工自身层面的因素,也考虑了员工所在的团队层面的因素。其次,本文从跨学科的视角,以外派员工适应这一变量为核心展开研究。通过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和双因素理论,针对心理资本对HRMP和外派员工适应关系的跨层次中介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最后,本文在一定程度上了突破了目前针对外派员工适应东道国的研究只停留在单层次的局限,拓展了管理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研究边界。同时为中国外派员工适应东道国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为构建了跨学科的理论体系、丰富有关国际商务领域的研究理论做出了探索和贡献。 (2)研究方法的应用上:本研究综合运用了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定性研究方法可以对现象之间的关系进行描述,而定量研究方法可以在此基础上,对现象之间的关系作进一步的表征和验证,从而保证了整个研究过程和结果更为真实,系统和严谨。一方面,本文通过使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论对搜集到的文字和资料等数据进行分析,实现了对外派人员适应适应东道国工作和生活的理论解释,从而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有力支撑;另一方面,本文通过使用多层线性模型(HLM)揭示了HRMP、心理资本和外派员工适应三个变量处于组织系统中不同层次的跨层次关系和互相作用的机理,同时HLM的运用也为跨层次研究中国跨国公司的相关问题提供了研究范例。 (3)实践政策建议上,本研究揭示了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差距,对已有研究成果和现实情况之间的差距予以解释,并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未来发展做出了大胆的假设和猜想。同时,根据研究结果,从提升员工心理资本和营造良好团队心理氛围的角度,对中国跨国公司招聘和选拔外派人员,对外派人员的相关培训,以及制定针对外派员工的HRMP等方面也提出了对策建议,这也是本文的主要贡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