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面板数据的财务危机预警研究——兼合并报表与母公司报表有效性的比较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l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3年来,中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财务安全总指数一直呈下降趋势,宏观市场经济面临调整,实体经济出现的经营和财务困难不容忽视,企业财务风险将进一步加大,这更加突出了正确认识上市公司财务危机和加强财务危机预警的重要性。目前国内关于财务危机预警研究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企业财务危机定义不明晰,财务危机样本选择标准不合理。本文基于对以往相关文献的综述,对企业财务危机定义进行了重述,并基于定义对发生财务危机的企业样本选择范围进行了扩展,解决了目前国内财务危机预警研究中财务危机定义与样本特征前后不一致的问题。另外,本文引入一个新的视角,即比较合并报表与母公司报表的财务危机预警有效性,并且按照母公司的盈利模式,分为经营主导型企业和投资主导型企业分别进行比较研究。  本文的主要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文献综述,包括对财务危机预警研究和合并报表与母公司报表比较研究的回顾,并基于此提出了本文的四个研究假设;第二部分为样本与预警变量的选择;第三部分为实证检验,本文综合应用主成分分析法与Logistic回归分析法,基于面板数据建立了有效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并且比较了不同盈利模式下合并报表和母公司报表的财务危机预警有效性。  经过实证检验可以得出以下四点结论:第一,引入非财务变量可以增加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准确性;第二,总体来说,合并报表的财务危机预警有效性优于母公司报表;第三,对于经营主导型的母公司而言,合并报表远期预警有效性更优于母公司报表,而预测企业近一年内是否会发生财务危机,债权人应更加看重母公司报表信息;第四,对于投资主导型的母公司而言,合并报表的预警有效性明显优于母公司报表,债权人应主要考察合并报表的信息。  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两点:第一,本文在选择发生财务危机的企业样本时,突破了以往研究中只选择ST公司作为研究对象的局限性,而是从财务危机定义出发,扩展了财务危机样本;第二,本文在建立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同时,有效地比较了合并报表与母公司报表的财务预警有效性,并且按照盈利模式的不同,将母公司分为经营主导型和投资主导型分别进行了比较,丰富了合并报表与母公司报表的比较研究。本文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三点:第一,样本容量不足;第二,企业财务危机的累积演化周期与会计年度可能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因此用年度数据来构建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很可能会掩盖企业财务危机演化过程中某些重要阶段的重要信息;第三,公司治理结构变量的不足。
其他文献
学哲学是全党思想提高认识统一的根本──陈云同志提倡干部学哲学的论述及其重要意义王正萍陈云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在理论上,他不仅是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经济
采用鳍波动推进和喷射推进复合方式进行游动的墨鱼,兼具机动性和快速性.本文模仿其肌肉结构,采用在柔性硅胶中嵌入形状记忆合金丝的结构设计,分别研制了一种能够柔性弯曲的柔
每届奥运会的举办都受到了全世界的瞩目,很多企业也利用这样的影响力营造诸多商机,利用事件营销已经成为很多企业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品牌价值的重要手段。很多企业积极参与奥运
自上世纪90年代核心竞争力的首次提出以来,核心竞争力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关注。如何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以及如何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也日益受到重视。企业
信号发生器的倍频电路容易受外界环境因素和器件尺寸的影响,工作稳定性差,影响信号发生器的性能.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梁结构机电耦合系统的倍频信号产生方法,并给出了倍
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产品同质化的现象较为严重,品牌就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和重视。有关品牌的研究在市场营销学和消费者行为学领域中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品牌沟通理论理论
通过观念转变和理论与技术创新,大庆油田在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深层火山岩天然气勘探获得重大突破,使火山岩由原来的油气勘探“禁区”变为“靶区”.从而带动了全国的火山岩
小微企业作为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在扩大就业、促进创新、稳定增长、繁荣市场和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微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最灵活的因
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其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其大而不强、制造水平落后、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等问题仍然存在,而生产性服务业可以为装备制造业注入新要素、新的产业增值点。2017年6月15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服务业创新发展大纲》中明确指出鼓励产业融合,强化服务业对制造业全产业链的支撑作用。近年来,我国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趋势日渐明显,且逐渐呈现复杂性融合。因此研究二者复杂性融合
随着房地产行业宏观调控形势的日趋严峻,限购、限贷、房产税、大量保障房项目的开启等政策使得住宅市场进入了寒冬期。一些房地产企业被政策所迷惑,不知道该采取怎样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