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民歌学术史整理与研究 ——以汉文版的民歌集、专著、学位论文为例

来源 :西北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f159508006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蒙古民歌作为蒙古族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中国史上珍贵的文化遗产,其以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底蕴为蒙古族历史增添了靓丽的色彩。本文以蒙古民歌为研究对象,在文献考证的基础上,与田野调查的方式相结合,对国内汉文版的蒙古民歌集、专著及学位论文成果作了较为全面的梳理、总结。纵观汉文版蒙古民歌相关研究成果,蒙古民歌集成在众多学者的积极倡导下,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与此同时,汉文版蒙古民歌的理论研究也逐步发展,日趋成熟。本论文以问题意识为前提,力求探索汉文版蒙古民歌的发展状况,并对其文本内容进行深入的剖析。论文主要由绪论(包括选题缘起、选题目的及意义、选题方法等)及其之外的三章内容组成。第一章主要对蒙古民歌集成的相关成果进行梳理、阐释。通过历时性地对20世纪下半叶和21世纪初的蒙古民歌集进行梳理,对蒙古民歌集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揭示其发展规律。蒙古民歌集紧随时代的发展,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蒙古民歌多反映政治革命方面的内容,受时代、技术等条件的局限,其民歌的艺术性未能得到更好的呈现,搜集与整理工作也未能全面性的开展。21世纪,在党和广大学者的积极倡导下,蒙古民歌集的搜集整理工作得到了更好的发展,但是纵观其成果,由于蒙古人民在各地区居住的不集中、时代的久远等导致一手资料的遗失,许多著名的、年迈的民间歌手的去世等问题也使蒙古民歌集的搜集整理工作留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第二章从历史学的角度对蒙古民歌的理论研究进行梳理与总结,分别对20世纪下半叶和21世纪初的蒙古民歌相关理论著书进行了阐述。通过对这一时期的理论著作进行梳理,可以发现有关蒙古民歌的研究在前期取得的成果较少,随着时代的发展,蒙古民歌的研究逐渐步入轨道,有了更为深入的发展,不仅突破前期仅仅关于蒙古民歌音乐史、音乐特征等方面的研究,还出现了关于蒙古长调民歌和短调民歌、蒙古民歌审美内涵等更为细化的研究。第三章对蒙古民歌的学位论文进行了探讨,分别对蒙古民歌博士论文和硕士论文进行梳理、探析。蒙古民歌博士论文的研究,主要从民俗角度和文学角度进行阐释;蒙古民歌硕士论文方面的研究,则主要从音乐形态角度和美学角度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蒙古民歌学位论文成果的梳理,我们可以发现蒙古民歌博士论文的相关成果虽然较硕士论文成果来讲较少,但也为审视蒙古民歌全貌提供了借鉴。
其他文献
本文是一篇汉译英翻译实践报告,所翻译的内容是水利专家刘树坤等人编著的《水与生态环境》一书中的第六章第二节《流域生态补偿研究与实践》。在完成本次翻译实践后,作者归类并分析了翻译过程中的难点,且成功运用语篇衔接理论解决了这些困难。译者选取的文本有着鲜明的特点,比如:内容专业性强、逻辑清晰、行文简洁等。这无疑给作者翻译带来了难度。具体困难有:1)中英衔接方式不同;2)中英文之间逻辑关系表示形式不同;3)
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毋庸置疑的事实,全球平均气温预计到2100年将上升3.5-5℃,极端气候的发生概率也会增加(IPCC,2013)。气候变化加剧现有气候风险,未来频发的极端气候会造成一系列的生态后果和社会经济后果。面对极端气候给农业带来的不确定性的风险,为了达到缓解极端气候给农业带来的威胁的目标,农户应采取有效的极端气候适应性行为。在农户应对极端气候漫长的过程中,有哪些因素阻碍了农户进
《弹乐》是孙文明重要的代表作之一,他所创作的《弹乐》有两个版本,一个是由上海中国唱片厂录制。其特点为音色浑厚、松弛稳健,有模仿苏州评弹中的三弦之意。另一个版本是由上海音乐学院录制,该版本旋律更加灵动,变化颇多。本文共分为三个章节,以孙文明的代表作《弹乐》的两个版本为蓝本,通过对其创作背景、演奏风格、曲式结构与特殊演技巧分析,与本人实际学习、演奏经验相结合,探究孙文明的二胡演奏技艺,从而更好的发现和
人口平均寿命的增长使得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在我国日益突出。老龄化的问题的日益严峻、国家不断推出的各项方针政策,都促使基本养老保险问题被推到台前得到国家和公民的一致关注。黑龙江省作为我国东北的重要省份之一,长期以来一直深受老龄化问题的困扰。老龄化、基金收支不足等因素无不制约着黑龙江省基本养老保险的发展。这些问题一方面影响黑龙江省养老保险的可持续性发展,另一方面也为黑龙江省财政支出带来了负担,潜藏着难以估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我国经济取得飞跃式的增长,然而随之而来的还有资源环境的极大消耗和破坏。面对资源环境瓶颈的制约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更高的追求,人们开始反思传统工业化模式存在的问题,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绿色发展既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又将生态发展的可持续性考虑在内,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便显得尤为重要。经济增长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一直是经济学关注的重点,其研究成果也颇为丰富。但是以绿色发展为视角
近些年,随着总承包模式的发展,水运工程建设项目也越来越多的运用设计-采购-施工的总承包模式。水运工程项目普遍施工期长、施工环境恶劣,多为野外作业和水上作业,受地质、气候等影响极大。随着海上交通运输的蓬勃发展,伴随着海岸线的不断开发,为提高海岸线的利用率,保障不同船舶在不同的水深通航及停靠,现在水运工程的施工与传统施工环境、施工条件及施工方法相比艰难很多。码头自动化、信息化、无人化发展,要求各参建单
近年来,与旅游业密切相关的酒店业发展迅速、竞争环境日趋激烈,同时酒店产品的相似度大幅提升。主题酒店作为酒店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备受关注。实施有效的品牌营销策略有利于主题酒店在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长远持续发展。逸海明珠大酒店作为天津高端主题酒店的代表,拥有一定品牌特色,具有相对完善的经营管理模式和相对广泛的受众,同时在其品牌营销过程中也暴露出一定的问题,因此具有研究价值。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主题酒店品牌
学校需要将体育教育作为核心,来实现社会对于素质教育的需求,不断培养学生的社会发展能力、塑造学生的个人品格和魅力。体育教材是传播体育教学内容的重要媒介,在素质教育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然而对于不同教育阶段学生的体育教育来说,其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却存在着相当大的不合理性。不同阶段的体育学习内容的衔接性极差,其整体性不强,各学段的体育教学的协调发展能力不足。上述原因导致了教材内容的冗余性,由此设计整体
在全球化、现代化进程下,大量农村劳动力由农村涌入城镇以求寻找新的工作机遇,劳动力的流动与传统社会间存在着隐蔽的矛盾,对我国传统社会结构造成冲击。进城务工人员长期离乡,使得农村中出现大量留守青少年,他们正处于身心发育发展迅速的青春期,受外界主流环境的影响,加之长期与父母分离,造成父母亲情的缺位,同时隔代抚养无法满足他们成长发育中的心理需求,他们的个人生存和发展难以获得保障。成长环境中安全感、归属感不
水果经济是现代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识别和监测果园分布对掌握农村发展状况、农业种植结构和农民生活状况,制定农业政策具有重要意义。Landsat遥感影像为果园大区域、长时间段识别和监测提供了数据支撑,机器学习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等计算机技术为果园识别和监测提供了技术手段。目前对果园的识别和监测主要集中在平原地区,对山地丘陵区尤其是以云南为代表的云贵高原地区的果园提取比较少。山地丘陵区果园分布较为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