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血流代偿与转流技术的评价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w19880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1.探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转流管应用的优缺点及对侧颈动脉闭塞及前后交通动脉开放对其的影响;  2.探讨对侧颈动脉闭塞对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  1.回顾性分析自2002年5月—2012年3月共308例颈动脉内膜切除手术病例,首先根据是否应用转流技术分为两组,转流组63例,未转流组245例,比较两组术中微栓子,术后卒中及死亡率,并比较两组中对侧颈动脉狭窄程度以及前交通动脉、后交通动脉开放的比例,分析其对转流的影响;  2.根据是否伴有对侧颈动脉闭塞分为两组,对侧颈动脉闭塞组17例,对侧颈动脉通畅组279例。分析两组在危险因素、症状表现等方面的特征,并比较两组的疗效。  结果:  1.转流组微栓子中位数为25,未转流组为1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术后1个月内缺血事件发生率,转流组患者卒中1例(1.6%),死亡0例。未转流患者卒中6例(2.4%),死亡4例(1.6%)。两组的卒中及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术前对侧颈动脉狭窄程度,转流患者中有8例闭塞,8例重度狭窄,47例轻中度狭窄或无狭窄,未转流患者中分别为9、36、20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前交通动脉及后交通动脉均未开放患者,转流组35例,未转流组8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对侧闭塞组转流应用率(47.1%)高于对侧通畅组(18.8%),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  结论: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使用转流管虽增加微栓子数量,但并未增加围手术期卒中及死亡率。术前伴有对侧颈动脉闭塞的患者或前、后交通动脉均未开放的患者使用转流管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患者,但并不增加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死亡的风险。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总策展人:欧宁策展人:碧翠斯·盖里里、太田佳代子、侯唯唯、姚嘉善展期:2009年12月6日~2010年1月23日展场:深圳市民中心、深圳湾大街、益田假日广场活动安排:12月6日:18∶00
新闻教育的大众化是在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所必须经历和解决的一个问题。新闻教育的大众化的实现对提高全民素质,实现媒体与受众的互动有最直接的关系。新闻教育大众化的实
期刊
目的:分析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动态浓度在新生儿HIE不同时期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影像学、神经电生理学方面的特点与相关性,为临床验证一种检测便捷,同时与H
在教育发展的新阶段,我们应不断进取,在新的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指引下不断改革创新,深入探索对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模式,保持艺术设计教育的持续良性发展。经过对我国艺术设计教
化学加固岩层的方法为矿山建设开辟了新方向。这种新方法在松软岩层的竖井掘进中,起到了积极防水效果。此外,它在井筒掘进直径轮廓线外围形成永久性的保护层,可作为竖井掘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