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势头,有力的推动了国民经济快速健康的发展和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然而与此同时,我国的性别工资差异也日益增大,性别歧视的程度甚至超过了改革开放之前。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采用从1989年到2006年间7年的中国居民营养健康调查数据,选取工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统计分析和difference-in-difference模型,探讨我国性别工资差异的变化,研究贸易自由化程度对工人性别工资差异的具体影响。
文章首先对1989年到2006年的性别工资差异做了时序上的分析,发现伴随着贸易自由化程度的加大,工人的性别工资差异从1989年的23.5%逐年缩小到2004年的14.9%,直到2006年,性别工资差异重新增长到20.1%。接着用2006年数据做了截面上的分析,把样本按贸易自由化程度划分,发现贸易自由化程度高(开放度102.9%)的地区,工人的性别工资差异为17.1%,而贸易自由化程度低(开放度在10%以下)的地区,性别工资差异为35.9%,大大高于前者。结果与国际贸易理论中H-O模型的预测基本符合。接着文章又对样本中7年的数据分别用工资方程进行回归,发现在控制了可观测的个人特征和所在的环境特征后,性别工资差异依然存在,这一部分不能解释的性别工资差异即为性别歧视。为了具体研究贸易自由化对各类人群性别工资差异中性别歧的影响,文章将数据样本分别按受教育程度、所在企业所有制类型和职业分类,运用difference-in-difference模型进行回归。这种回归模型可以有效避免贸易开放度的内生性,防止遗漏重要变量。结果显示,按受教育程度划分时,贸易自由化程度显著扩大了低教育程度工人性别工资歧视程度,而缩小了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工人性别工资歧视程度。按所在企业所有制类型划分,所在企业所有制类型为私营/个体的工人的性别工资歧视程度显著降低。按职业划分的情况下,职业为非熟练工人的性别工资歧视程度也显著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