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2011年12月5日,Z省印发了《关于推进县级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围绕“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综合改革配套政策同步实施”的原则,率先启动县级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2012年12月Z省又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县级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县级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的实施,必须与医保、财政、卫生、医院管理等综合改革政策配套同步进行;并制定了实施医药价格改革应合理控制县级公立医院患者门诊和出院次均费用,总体不增加患者实际医药费用负担的原则。为了解医药价格政策实施前后医疗服务行为情况,本研究以医疗服务行为研究为焦点,通过对比Z省8家县级公立医院在医药价格政策改革前后(2008~2013年连续六年间)医院收支情况与费用构成的变化,运用经济学等相关理论分析医疗服务行为变化的影响因素,探讨改革目标实现的归因及有效途径,为进一步改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理论研究。采用文献研究和政策研究等方法构建问题,明确研究界限,提炼本研究问题的主要理论依据,进一步提出理论假设。梳理并分析我国公立医院改革相关政策以及实施效果等相关资料,分析效果与政策环境、配套措施等之间的关系,为本次研究提供基础。2.实证研究。建立医疗机构行为评价经济学模型,确立研究变量,提出假设。收集Z省八家县级公立医院2008~2013年连续六年间改革前后医疗机构财政数据以及手术与非手术病种医疗费用数据,运用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分析县医院改革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检验假设。应用Epidata3.0软件双份数据录入,并校验。运用SPSS Modeler 14.1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统计描述,T检验/U检验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寻找影响因素。结果1.从整体看改革后八家试点医院职工数、床位数、门诊人次和住院人次增加,平均住院天数减少。2.改革后各医院药品收入占比呈不同程度下降,医疗收入比例增加,财政补偿有增有减,其中g医院政府投入力度最大,财政补偿比14.7%。但总体上,改革前与改革后财政补偿收入、医疗收入和药品收入没有统计学差异。3.改革后各医院的总收入和总支出均明显增加,增幅分别在38.1%和27.4%以上。总结余增加,其中d医院改革后明显高于改革前(p<0.01)。4.改革后各医院人员经费支出率均有增加,平均增加幅度3%。工资性支出均增加,平均增长1.8倍。对绩效津贴数据进行u检验,改革后人均绩效津贴明显高于改革前(p<0.05)。5.改革后各医院药品收入占比均下降,平均下降幅度为11.1%,其中f医院药品收入占比下降最明显,下降了15.7个百分点;诊疗比、治疗比以及护理比等得到了提高。6.改革后三家医疗机构脑出血、胆囊良性病变和剖宫产三种疾病的医疗费用出现不同程度上升,其中d医院改革后的医疗费用均明显高于改革前,c医院脑出血手术和胆囊炎手术两个病种改革后费用上升,但明显低于d医院。从费用结构来看,c、g两家医院不仅药占比均明显下降,药品费用也明显减少;d医院脑出血手术(药占比由43.3%下降为34.8%,药品费用由9631元升至10096元)和外科胆囊炎手术疾病(药占比由33.6%下降为27.6%,药品费用由2666元升为2723元)药占比虽然下降,但是药品费用不降反升,剖宫产和内科脑出血患者药品费用降幅较小。7.从八家医院总收入相关系数权重来看,政府财政补助与总收入的相关系数由改革前的0.435上升至改革后的0.735,而药品支出系数则由改革前的0.979下降为0.471,其他权重系数变化不大。结论1.从整体来看,八家试点医院医疗价格体系调整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改革前后全院医疗费用无明显增长、药占比下降,诊疗比等劳务性费用比例上升,收支结构由原来的药品收入为主转为医疗收入。2.从具体医疗服务行为来看,D医院仍存在不合理的医疗服务行为,有转移成本、过度提供价格高的医疗服务嫌疑,有待进一步建立合理的监管机制。C医院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改革效果优于D医院,但是收支基本持平,结余较少,因此为避免改革给医院带来经营风险,应该在实行价格改革的同时加强医院的成本管理,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