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不同地貌区耕地细碎化与耕地质量空间关联特征及作用机制研究

来源 :沈阳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zhouyiai1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人口众多、耕地资源稀缺现状以及耕地细碎化的经营格局导致粮食安全问题面临严峻挑战。耕地的细碎化问题不仅影响着耕地利用效率和粮食产能的提升,还与耕地质量之间存在关联性和作用机制。本研究选择辽宁省不同地貌类型区耕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不同地貌区耕地细碎化评价、耕地质量评价以及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分析,运用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研究耕地细碎化对耕地质量的作用机制,揭示不同地貌类型区耕地细碎化与耕地质量的空间关联特征和作用关系,以期为耕地细碎化角度开展耕地质量保护提供理论支撑和方法借鉴。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地貌区耕地细碎化程度总体较轻,区域差异显著。在耕地细碎化表征方面,耕地面积细碎化程度最高,耕地形状细碎化程度次之,耕地分布细碎化程度最低,耕地面积细碎是辽宁省耕地细碎化的主导特征。不同地貌区耕地细碎化程度从高到低为:东部山地区>西部丘陵区>中部平原区。不同地貌区耕地综合细碎化以及耕地面积、形状、分布细碎化指数整体上均存在空间正相关性,局部上以高-高(H-H)型集聚和低-低(L-L)型集聚为主,其中西部丘陵区耕地面积、形状、分布细碎化分别以H-H型(10.26%)、L-L型(24.83%)、L-L型(26.22%)集聚为主。中部平原区耕地面积、形状和分布细碎化均主要表现为L-L型集聚,三类占比分别为12.55%、28.72%、26.74%。东部山地区耕地面积、形状、分布细碎化分别以H-H型(25.24%)、L-L型(17.24%)、L-L型(21.21%)聚集为主。(2)不同地貌区耕地质量评价结果表明,西部丘陵区耕地质量总体水平最低,高质量耕地集中分布在中部平原区以及东部山地区的西南部。不同地貌区耕地质量在全局和局部水平上均存在较强的空间正相关性,全局Moran’s I表明空间正相关性的强弱关系为:东部山地区(0.876)>中部平原区(0.826)>西部丘陵区(0.679)。高质量耕地(H-H型)集聚分布在辽西丘陵区东侧、辽中平原区中部、辽东山地区西南侧,耕地面积占比依次为12.19%、22.52%、27.09%,低质量耕地(L-L型)集聚分布在辽西丘陵区西南部、辽中平原区东西两侧、辽东山地区北部,所占耕地面积比例分别为15.71%、22.19%、16.28%。(3)通过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分析,不同地貌区耕地细碎化与耕地质量之间普遍存在空间负相关性,其中西部丘陵区以局部高-低(H-L)集聚型为主,耕地细碎化程度高且耕地质量低;中部平原区以局部低-高(L-H)集聚型为主,耕地细碎化程度低且耕地质量高;东部山地区4类耕地细碎化指数与耕地质量的局部空间集聚特征差异较大,其中耕地形状细碎化对耕地质量的负向影响更显著,山地区北部耕地形状细碎化程度高且耕地质量低(H-L型),东南部形状细碎化程度低且耕地质量高(L-H型)。(4)不同地貌区耕地细碎化指数对耕地质量存在差异化的作用机制特征。西部丘陵区聚集度(AI)对耕地质量表现为正向促进作用,当AI增加1时,耕地质量指数提高0.8156,且当评价单元内AI值=95.85,对耕地质量提升的促进作用最强。中部平原区斑块数量(NP)、边界密度(ED)对耕地质量表现为负向抑制作用,当NP、ED分别增加1时,耕地质量指数分别降低0.3438、1.2255,且当评价单元内NP值=247,对耕地质量提高的抑制作用达到最强。东部山地区的斑块数量(NP)、面积加权形状指数(AWMSI)、平均最邻近距离(MNN)对耕地质量为负向阻碍作用,当NP、AWMSI、MNN分别增加1时,耕地质量指数分别降低0.1876、0.2055、0.2159,且当评价单元内耕地NP值=790,AWMSI值=1.84,MNN值=83.68时,对耕地质量提升的阻碍作用最强。
其他文献
土壤温室气体排放是影响全球变暖的关键因素。东北黑土开垦种稻后,不同种稻年限土壤有机碳含量存在较大差异,水稻秸秆还田对黑土不同种稻年限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特征的影响如何?目前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以黑土不同种稻年限(0 a、12 a、35 a、62 a和85 a)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13C标记水稻秸秆示踪技术,采用室内淹水培养试验(温度为20℃,淹水层为1 cm),研究水稻秸杆添加(1%添加量)对黑土不
学位
针对地铁站的现场实际情况,从围护结构的渗漏水和结构混凝土的渗漏水这两个方面,对渗漏水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常见的围护结构和结构混凝土渗漏情况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
期刊
阿特拉津作为一种典型除草剂,长期过量施用导致水体和土壤环境严重污染,同时对土壤中的后茬作物产生毒害作用。生物炭常作为一种吸附剂,用于有机污染物的治理,受原料种类、制备温度等因素限制,生物炭的吸附能力有限,通过改性可以增强生物炭的理化性质从而提高吸附能力。本试验以玉米秸秆为生物质原料,先后通过氯化锌活化以及壳聚糖负载,制备了两种改性生物炭Zn BC与CBC,系统的研究了这两种改性生物炭及其改良土壤对
学位
辽南地区长期采用秸秆移除及单一旋耕的耕种模式,导致土壤肥力下降,限制了玉米的持续高产稳产。因此,本课题组于2018年在辽宁海城建立了玉米秸秆还田模式与氮肥用量田间小区定位试验,试验采取裂区设计,主区为:两年免耕秸秆覆盖还田+一年深松+旋耕秸秆混合还田,简称两免一松(NPT);连续三年深松+旋耕秸秆混合还田,简称深耕混合还田(PT);旋耕混合还田(RT)。副区为:不施氮肥(N0);80%施氮量(N1
学位
长期以来,“高投入则高产出”农业种植误区使我国耕地出现用养失调、土壤板结、水土流失等。耕地质量问题凸显,弱化了其持续稳定产出粮食的能力。因此,如何实现耕地用养结合受到学者们关注。保护性耕作技术为耕地质量保护提供一条新的路径,相较于传统耕作模式,其是以农业机械设施为支撑,核心技术包括秸秆覆盖、免耕少耕、病虫草害防治等,具有保障土壤质量、保护耕地生态环境及促进作物增产增收的效用。但是,农户作为耕地直接
学位
生物炭作为一种新兴的土壤培肥材料,在很多研究中已经体现出对于土壤碳库、土壤养分释放和土壤生物学上的益处。但是,目前缺乏生物炭与传统土壤培肥材料(玉米秸秆、猪粪堆肥)的比较研究,尤其是缺乏长期定位试验支撑的相关研究。因此,为了比较生物炭与传统土壤培肥材料(玉米秸秆、猪粪堆肥)对于土壤生物学和非生物学因子的长期效应,开展了本项研究。选择生物炭的两种利用方式,即作为土壤改良剂直接施用和作为化肥缓释增效载
学位
农业是万民之根本,现代农业是高投入高产出的农业,以化肥为主要保证,采用何种综合管理措施才能在保证产量的前提下不对环境造成过度污染变得尤为重要。提高肥料利用率是养分精确管理的目标,目前对养分管理的策略和方法虽在一定程度提高了肥料利用率,但缺少进行预测的方法,土壤供养分量和肥料利用率关系密切,改善肥料利用率实质上是控制土壤供养分量在最佳水平。本研究对2006-2007年东北地区主要玉米和水稻产区“34
学位
在地铁车站和隧道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中,变形缝、施工缝等接缝在富水碱性地质条件下,容易出现渗漏水情况,严重影响施工和运营安全。为解决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混凝土接缝渗漏水的质量问题,结合工程实际采取防水新工艺、新材料:当地铁车站混凝土主体结构超长时,选取新型二道堵漏工艺,将变形缝的止水带中埋式改进为后埋式,另外把接水槽固定式优化为可拆卸式;隧道区间施工时,针对富水碱性地质环境,采用添加质量占比为5%石墨的
期刊
受到耕地面积、种植条件等综合因素的影响,连作已经成为农业生产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大部分作物在重茬后会出现连作障碍,对作物生长状况、产量、品质等均有,严重制约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以沈阳农业大学2011年建立的生物炭和炭基肥田间定位试验为依托,试验共设置5个处理:处理1(玉米连作)、处理2(玉米-花生轮作)、处理3(花生连作)、处理4(花生连作+化学改良剂),处理5(花生连作+生物改良剂)。采集20
学位
我国设施蔬菜生产快速发展的同时,出现土壤结构恶化、土壤养分失衡等土壤问题。如何通过施肥管理改善或解决这一问题是当前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本文以连续7年设施番茄栽培定位施肥田间试验为依托,开展不同施氮量化肥(N0、N1、N2、N3素用量分别为0、187.5、375.0、562.5 kg·hm-2)及其与有机肥(M,75000 kg·hm-2)配施对土壤团聚体腐殖质组分含量及其光学特性的影响。主要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