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实践哲学视域下生活世界理论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riveadvan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世界是验证人存在的一个基本事实,是各个时代的哲学界广泛研究且普遍指向的概念。古希腊时期,哲学作为智慧之学,促使哲学家们发问“世界的本原是什么”,意识到对象和人有主客二分的关系,从而展开向“本体论”的探秘。中世纪经院哲学所引发的“唯名论”与“唯实论”之争,随着人类启蒙意识的觉醒发生了主体性的转向。近代自然科学,在击倒上帝权威的同时,推崇客观主义的实验证明,但具体科学和哲学的对立关系使得哲学研究的出路成了一个问题。面对欧洲自然科学危机,胡塞尔以理性批判的视角,第一次提出生活世界这一术语。脱胎于胡塞尔的现象学,现代西方哲学家们对生活世界理论做了不同方面的深化和开拓。无论是传统的古希腊哲学还是近现代的西方哲学,在回归生活世界的道路上都因局限于唯心史观和本体论的束缚以失败告终。
  与西方哲学的生活世界理论并非同源,马克思的生活世界理论是在批判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政治经济学及其各类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上一脉相承的。是以唯物史观的哲学视角探索资本主义剩余价值规律和无产阶级生存境遇的实践哲学。实践成为思考与研究一切问题的出发点,打破彼岸世界不彻底的唯心史观,从而为此岸世界的人的共同幸福而服务。其核心就在于哲学源于生活,哲学也应当回归生活。马克思哲学观念由幼稚到成熟的转变历程贯穿着实践思维的逻辑脉络,同时也具有超越前人的存在的合理性。首先,马克思塑造唯物史观,将哲学从天上拉回人间,纠正前人纯粹理论式的赘述和错误的回归方法,面对人类现实的生存瓶颈,构筑新的思维方式,突破认识论的局限,引领主体社会与自然世界的统一。其次,在历史逻辑的验证下,马克思赞同实践的第一性和直接现实性,发现了面向生活世界的工具。最后,马克思肯定并关照现实的人的主体价值和生存愿景,将人与动物做了区分。现实的人可以通过生产劳动摆脱异化状态、物化扭曲,诉诸革命解放进一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总言之,在实践哲学的视域下,马克思的生活世界是指由现实的人的实践创造并衍生的、人化自然和现实的人组成的一体化集合,它将自然和历史通过人的实践辩证地联系起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证明,我们党取得巨大成功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创新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考量中国对美好生活的愿景,认识到马克思的生活世界理论对处于改革开放深水期和攻坚期的中国也具有深远的指导价值。因此,对二者关系的考察必须要借助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哲学,从追溯历史积淀的角度来进行更深刻的说明。在维护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上,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进一步推动国家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工作建设,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长足发展。
其他文献
期刊
近代工业革命以来,生产力得到极大释放,经济获得高速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是生态环境遭受前所未有的破坏,因此,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文明意识也由此催生。我国经济在改革开放后呈现高速发展态势,发展成果有目共睹,但是长期把视线聚焦在经济发展上,生态环境由于未受到重视而遭到肆意破坏。虽然近些年来,我们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也取得一定成效,但是与理想目标还存在很大差距。人
话语是思想的外壳和情感的再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作为思想沟通、情感交流、彼此相互理解的有效媒介,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发展进程中伴随而来的多元化、个性化、娱乐化话语需求的“陌生人社会”对过去“熟人共同体”逐渐解构,多元文化的相互交融与渗透,各种社会思潮的碰撞与冲击,话语场域的不断开拓与更新,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对意识形态的教育引导有待提升。破解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困窘,从在国内外广受欢
期刊
期刊
期刊
刘伯承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也是卓越的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家。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年代和和平建设时期,刘伯承以渊博的学识和卓越的才能,组织指挥了许多重大战役,不仅战功卓著,对军队建设也做出卓越贡献,形成了内容丰富的军队政治工作思想。“兵之胜败本在于政”,中国共产党人十分重视政治工作,认为政治工作是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我们党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保证。刘伯承作为坚贞的共产主义者
学位
重视思想建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根本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高度,聚焦新时代,立足新方位,突出强调要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根本上筑牢党的思想防线,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锻造坚强的领导核心。  新时代背景下,世情、国情和党情发生深刻变化,迫切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回答时代之问。关注思想建党,深化思想
期刊
实践是马克思哲学的核心和灵魂。坚持知行合一、行胜于言,是王阳明致良知学说的精髓。1845年,从批判以往的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来解释何为世界的本原出发,马克思一针见血地指出只解释世界是不够的,“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当我们回顾近五百年中国思想发展历程,总是不能不追溯到王阳明及其“致良知”学说。致良知学说坚持“知行合一”,强调在做中体悟、在事上磨炼来致良知。由此看来,二者都将无畏无惧探索真理、身体力行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