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术一体化加工技术及白术饮片等级研究

来源 :贵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x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初步优选白术产地加工与炮制一体化工艺,探讨白术产地加工与炮制一体化技术的可行性,为产地加工与炮制一体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2.本实验收集不同产地36个批次的白术生品饮片,参照2015版《中国药典》白术外观性状及相关文献[1]对白术饮片进行等级划分,利用数学统计方法对传统性状鉴别指标和与品质相关联的现代化学指标对白术饮片等级进行相关性分析,明确外观性状、内在化学指标与饮片等级之间的关系,为白术饮片等级划分提供参考。
  方法:1.以白术内酯Ⅰ、Ⅱ、Ⅲ、白术总多糖、浸出物为评价指标,研究白术一体化(鲜切)加工方法和传统加工方法对白术质量的影响,优选白术传统产地加工方法和饮片切制方法,得到白术最佳产地加工方法和最佳饮片切制方法,并制备白术传统饮片,通过白术一体化加工方法的优化,得到白术一体化最佳加工方法,并制备白术一体化饮片,一体化饮片(鲜切)再与传统饮片进行比较。建立白术HPLC指纹图谱共有模式,对白术一体化加工方法和传统加工的饮片进行HPLC指纹图谱对比研究。建立小鼠脾虚模型,以小鼠肠推进率、体质量、脾脏指数为指标以及环磷酰胺诱导免疫抑制小鼠模型,测定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含量,研究白术一体化加工所得饮片与传统饮片对小鼠健脾作用与免疫系统的影响。2.白术生品饮片等级研究:(1)样品的收集:收集全国不同产地的白术饮片,共计36个批次,根据药典和传统外观性状分为三个等级,对白术不同等级饮片外观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2)相关指标含量的测定:建立白术3种内酯成分和白术总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含量,参照2015版《中国药典》对白术不同等级饮片中浸出物、水分、灰分进行测定。(3)白术饮片相关性研究:利用SPSS19.0对生品饮片外观性状与白术不同等级中各成分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最终得到其内在联系。对白术指标成分进行主成分分析可知和聚类分析。建立白术HPLC指纹图谱共有模式,对白术不同等级饮片进行HPLC指纹图谱对比研究。建立小鼠脾虚模型,以小鼠肠推进率、体质量、脾脏指数为指标,研究白术不同等级饮片对小鼠健脾作用的影响。
  结果:1.通过对白术传统产地加工方法的优选,得到白术直接干燥法得到的样品各成分含量较发汗法高。通过白术传统饮片切制工艺的优选,得到白术最佳切制工艺为:白术原药材,除去杂质,筛去灰渣,用药材1倍的水量抢水洗后浸泡2h,沥去水分,闷透软化1h,切成2~4mm厚片,50℃下干燥。对白术一体化加工方法进行优选,结果显示白术一体化加工方法得到样品中3种内酯含量均呈现烘干温度升高含量降低的趋势,当烘干温度为60℃时,白术多糖含量最高,浸出物、水分、灰分均无显著性差异,且厚片与薄片问各成分含量无显著性差异。采用综合评分法初步优选出白术一体化最佳加工方法为白术鲜切后晒干,白术一体化饮片与传统饮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一体化饮片各成分含量高于传统饮片。与白术对照指纹图谱共有模式比较,白术一体化加工方法和白术传统加工方法的饮片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在0.900以上,表明相似度良好,化学成分较稳定。白术药效学实验结果显示,白术2种加工方法中,白术一体化饮片高、中、低剂量组和白术传统炮制饮片高、中、低剂量组对小鼠健脾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小鼠免疫系统的影响则与剂量相关,高、中低剂量对小鼠血清中IL-2和IFN-γ的含量有促进作用,对小鼠血清中IL-4含量无显著性差异,但在相同给药浓度下,一体化饮片与传统饮片无显著性差异。2.对白术饮片外观性状采用传统方法划分,可将饮片分为三个等级,对白术不同等级饮片外观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可知,第一主成分特征根为5.748,方差贡献率为96.398%,其累计贡献率>85%,故选择断面颜色、油室、裂隙、蜂窝状、菊花纹、质地作为白术分等级的外观指标。将不同等级饮片含量测定得白术内酯Ⅰ含量范围为0.0092~0.1929%、白术内酯Ⅱ含量范围0.0115~0.0436%、白术内酯Ⅲ含量范围为0.0119~0.1302%,白术多糖含量范围为15.85~50.54%。白术一等饮片含量范围:白术内酯Ⅰ为0.016~0.1929%、白术内酯Ⅱ为0.0171~0.04%、白术内酯Ⅲ为0.0173~0.1302%、多糖含量为22.11~49.48%;白术二等饮片含量范围:白术内酯Ⅰ为0.0109~0.0739%、白术内酯Ⅱ为0.0167~0.0436%、白术内酯Ⅲ为0.0128~0.0755%、多糖含量为16.33~50.54%;白术三等饮片含量范围:白术内酯Ⅰ为0.0092~0.0732%、白术内酯Ⅱ为0.0115~0.0323%、白术内酯Ⅲ为0.0119~0.0747%、多糖含量为15.85~48.51%。一等饮片各成分含量与二等饮片、三等饮片具有显著性差异,二等饮片与三等饮片各成分含量无显著性差异。对白术饮片不同等级指标成分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主成分主成分特征根为2.397,贡献率为27.710%,第二主成分特征根为1.088,贡献率为20.426%。第三主成分特征根为0.928,贡献率为20.116%,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8.252%。第一主成分主要包括白术内酯Ⅰ、Ⅱ、Ⅲ,第二主成分包括白术多糖,第三主成分包括浸出物,三大主成分基本可以反映白术饮片信息。对白术进行聚类分析,由分析结果看,白术生品饮片大致分为两类,白术一等饮片聚为一类,白术二等饮片和三等饮片聚为一类,通过Persoon相关性分析可知,白术外观性状与内控指标具有相关性,数理统计结果显示,白术内酯Ⅰ、Ⅱ、Ⅲ及总多糖含量越高,其等级越高,断面颜色深、油点多、菊花纹明显、有裂隙和蜂窝状的饮片质量较优。与白术对照指纹图谱共有模式比较,白术不同等级饮片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在0.900以上,表明相似度良好,化学成分较稳定。在小鼠脾虚实验中,白术一等饮片对小鼠健脾的作用均大于二等饮片与三等饮片,且二等与三等饮片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1.通过对白术一体化加工方法的研究,表明白术产地加工与炮制一体化技术具有良好的可行性。2.根据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可将白术饮片分为两个等级:即一等饮片断面深红棕色或深褐色、油室多且密集、有裂隙、蜂窝状较多、菊花纹较明显、质地坚硬、长3~9cm、厚度2~4mm、白术内酯Ⅰ不得少于0.016%、白术内酯Ⅱ不得少于0.017%、白术内酯Ⅲ不得少于0.017%、多糖不得少于22%、浸出物不得少于35.0%、水分不得过15.0%、灰分不得过5.0%;二等饮片断面红棕色或黄白色、油室少或无油室、少有裂隙、蜂窝状较少、有菊花纹、质地坚硬或易折断、长3~8cm、厚度2~4mm、白术内酯Ⅰ不得少于0.01%、白术内酯Ⅱ不得少于0.011%、白术内酯Ⅲ不得少于0.012%、多糖不得少于15%、浸出物不得少于35.0%、水分不得过15.0%、灰分不得过5.0%。本试验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将白术饮片传统的外观性状与内在质量相结合对白术生品饮片等级进行划分,为饮片质量及饮片等级划分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实验,分别建立葛根芩连汤全方,各药效拆方及其单味药组UPLC-MS/MS药代-药效指纹图谱,结合体外指纹图谱,对比体外-药代药效指纹图谱三者的异同,并对葛根芩连汤治疗大鼠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的药效动力学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探索正常大鼠与UC模型大鼠口服葛根芩连汤后体内黄苓苷与汉黄芩苷的血药浓度动态变化,并与药效动力学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明确两成分血药浓度与药效信息之间的相关性,有助于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方法:1.采用UPLC-MS/MS法进行药代指纹图谱及药效指纹图谱研究,样
目的:研究苗药嘎说沙的化学成分,寻找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为苗药嘎说沙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用硅胶、凝胶和MCI等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运用光谱数据结合参考文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
  结果: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27个化合物,其中解析鉴定了21个化合物,它们分别是β-谷甾醇棕榈酸酯(β-sitosterol pahnitate,PW-1)、伊谷甾醇(β-sitosterol,PW-2)、β-胡萝卜苷(β-daucosterol,PW-3)、7β-甲氧基-豆甾-5-en-3β-醇(7β-
摘要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不仅意味着教育现代化的未来指向,而且意味着教育历史的继承和发展。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美术教育的创新是一项崭新的课题,我们要遵循教育发展规律,采用现代科技手段,更好地服务于美术教育事业,促进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关键词创新教育;现代高校;美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62-0146-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企业间的竞争更加激烈,逐渐演变成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在供应链环境下,如何提高企业的采购水平,对于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非常重要。对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采购特点进行分析,并对供应链管理思想的贯彻实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供应链;采购;管理;特点;实施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62-0168-01    企业竞争环境的变化
期刊
目的:建立施秉太子参质量溯源过程中种植加工四个关键环节标准(种参规格等级标准、产地加工技术规范、包装标准及仓储技术规范)及太子参UPLC指纹图谱,以期为施秉太子参的质量溯源及种植加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方法:1.选用资源卫星三号的多光谱数据,通过对比典型地物的光谱特征和各波段组合的OIF指数,得到最佳波段组合影像;依据采集的太子参地块GPS信息与调研结果识别地物类型,通过监督分类对太子参种植面积进行提取。2.以太子参种参直径、单个种参重两个外观性状为分级指标,将太子参种参划分为一级、二级、
目的:
  建立贵州苗药“水金凤”药材四个来源及易混品准确、快速、高效的鉴别方法,拟订“水金风”药材科学、合理、可行质量评价方法,以保障“水金凤”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指导“水金凤”的临床使用和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指导和科学理论依据。
  方法:
  1.对“水金凤”药材四个来源原植物和同属易混品的植物叶片、花、果实和种子的外观形态进行观测;
  2.通过光学显微镜对“水金凤”及其易混品的叶表皮、粉末、茎和叶横切面的组织构造进行观测;
  3.按《中国药典》(2015版)四
蜘蛛果为《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研究增补品种,来源于桔梗科轮钟花属植物轮钟花Campanumoea lancifolius(Roxb.)Merr.的干燥根,为贵州苗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常用药物,具有补虚益气,祛瘀止血,散结止痛等功效,用于治疗气虚乏力,跌打损伤,肠绞痛等。在贵州民间,除了使用轮钟花的根作为“蜘蛛果”入药,还将其茎叶入药使用,具有益气补虚,祛淤止血,散结止痛等功效。部分地区还采摘其成熟果实作为水果食用。
  本文以蜘蛛果药材为研究对象,按照《中国药典》中药质量标准研究制定技术
目的:研究全缘凤尾蕨Pteris insignis Mett.ex Kuhn的化学成分,寻找结构新颖的先导化合物,为合理开发、利用全缘凤尾蕨资源奠定科学基础。
  方法:将实验药材干燥粉碎后用95%甲醇冷浸提取,采用MCI反相柱、C18反相柱、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制备型HPLC和重结晶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质谱(MS)、核磁共振(NMR)谱等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
  结果:从全缘凤尾蕨中共分离得到25个单体化合物,鉴定了其中19个化
目的:通过公司提供的银耳多糖研究其防护辐射损伤的作用机制,从体外和体内两方面阐述银耳多糖的辐射损伤防护的作用机理。期望获得疗效更好、毒副作用更低的辐射防护剂用于临床,降低肿瘤患者化疗时可能产生的辐射损伤,并且能服务于广大的核能和放射工作者。
  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的银耳多糖对正常小鼠肠上皮细胞(IEC细胞)经X射线照射后的细胞毒性,并选择适当的银耳多糖浓度进行后续的相关实验;采用细胞克隆法检测经银耳多糖预处理后的IEC细胞在照射后的增殖情况;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银耳多糖和电离辐射联合处
目的:复方黄苦膏是贵州中医药大学全国骨伤名医沈冯君教授治疗湿疹的外用验方,处方由黄柏、苦参、黄芩、马齿苋、蛇床子五味药材组成。以清凉解毒、燥湿苦寒的黄柏和清热燥湿的苦参为君药,配以凉血止血的马齿苋和泻火除湿热的黄芩,佐以祛风燥湿、温肾补阳的蛇床子[1],共奏清热燥湿,杀虫疗疮,祛风止痒之功效。本研究将其制成外用软膏剂,并对制剂的制备工艺、质量标准、稳定性和初步药效进行了研究,为该经验方新药的临床前研究奠定基础。
  方法:1、制备工艺研究:1)提取工艺研究:根据临床方剂处方剂量及预实验结果,确定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