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灾害报道中我国国家形象的建构与变迁——以《人民日报》2004-2021年相关报道为例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furongya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地震、台风、泥石流、山体滑坡、水患、虫灾等灾害形式在全国范围内分布广泛,这其中作为严重破坏性力量的气象灾害更是发生频繁,对我国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国家安全和基础设施建设都造成了巨大影响,气象灾害报道因此也成为国内各大主流媒体司空见惯的新闻话题。早在1998年的抗洪救灾工作总结中,朱镕基总理就提出抗洪救灾宣传“为党和国家树立了良好的形象,把坏事变成了好事”。自此以后,国内主流媒体开始注重汲取成功经验,在坚持新闻原则的前提下,针对救灾、抗灾、防灾等环节的国家行为,积极塑造和宣传国家形象。这些媒体实践一方面已成为“自塑”国家形象的重要场域,对于宣扬执政为民的治国理念和凝聚士气人心意义重大,另一方面在新闻报道的叙事技巧、话语构型以及价值负载等方面也开创了新的可能性,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本文以《人民日报》2004至2021年共13起重大气象灾害报道为例,综合运用话语分析、统计分析和案例分析的方法,对我国主流媒体18年来通过气象灾害报道建构国家形象的历史脉络、技术手法、话语实践等问题展开论述。在技术路线上,本文沿循诺曼·费尔克劳夫批判性话语分析的逻辑进路,着眼于相关报道的文本层面、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层面三个向度进行阐述分析。具体来说,本文在文本层面借助新闻语料,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验证有关国家形象高频词汇的使用情况,借以阐明词汇搭配的惯常范例;话语实践层面主要关注报道主题、互文性技巧和话语风格等问题,着力考察依托于气象灾害报道所建构的国家形象在历时性维度上呈现出来的整体变迁;社会实践层面从舆论引导、救灾政策议程、社会历史发展等角度探究了气象灾害报道中国家形象变迁的内外部制约因素。研究发现,在气象灾害的新闻议题上,国家形象建构存在多条进路,新闻报道文本与国家形象文本之间在建构主义的视角下可以进行互补调试,使得气象灾害报道成为国家形象建构的重要契机。在对国家形象的建构实践中,我国的气象灾害报道已形成能够伴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的话语组合方式、话语秩序以及表述体系。从语篇的层次来看,气象灾害新闻报道在涉及国家形象时信息量不断趋增,平衡性逐步提升,结构布局也不断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在语篇内部,从词汇选择、语境建构、修辞技巧等角度考察发现,新闻报道中的救灾行动呈现为一种由国家政府主导的叙事,在其中受灾情影响的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成为国家行为体的首要价值选择,这一过程还通过营造战争隐喻来强化动员效果并勾勒出具有急迫感的语境,从而塑造出在灾难面前首当其冲、行动高效的国家形象。在跨语篇的层次上,气象灾害报道中有关国家形象的议题呈现出历时性的流变,而且逐渐强化科学性和人文主义立场,并在互文性的表达策略中携带越来越多的民生话语入场,同时语言风格更趋柔性,这些要素共同凸显出一个多元立体、科学理性、以人为本的国家形象。根据批判性话语分析的理论框架,本文在社会实践层面进一步探讨了气象灾害报道中国家形象塑造的多重影响和制约性因素,包括媒介体制、主流价值观、救灾政策议程以及更为宏观的社会历史发展等,提供了一个更为宽泛的文本解释框架。在研究过程中,本文发现我国主流媒体气象灾害报道在塑造国家形象的实践中还存在政治性刻板话语凸显、议题零散化等一系列问题,文章最后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从古登堡的印刷机到互联网,“新闻始终由技术塑造”。技术发展不仅改变了新闻工作者的工作流程和传播方式,影响了新闻产品及新闻从业者与受众之间的关系,还为新闻从业者的职业道德带来新的困惑。当前,数字新闻学新范式正在将技术逻辑引入到新闻生产中,培育新的新闻业态与样态,改造新闻从业者的信息认识论。长期以来,新闻职业伦理一直依靠外部的伦理规范指导,例如以道德规范为代表的制度规范和行业准则。这些由国家传统或行业
学位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广泛普及,移动社交媒体已进入青少年们的生活中。武陵山片区作为中国区域发展和脱贫攻坚规划里的连片特困区,也拥有较高的移动互联网普及率,尤其是在青少年群体中。由于武陵山片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贫困人口分布广,留守青少年现象较其他地区更为突出和集中,移动社交媒体已经成为武陵山片区留守青少年学习之外消遣娱乐、沟通交流、获取信息、购物消费的重要平台。留守青少年作为众多学科的重点关注对象,其社会
学位
本研究借助Bibexcel、CiteSpace等科学计量分析和网络绘制工具,结合布拉德福定律、普赖斯定律、词频分析法以及引文分析法等一系列文献计量学理论及研究方法,通过知识图谱这一可视化方式对1998-2021年共24年我国CSSCI期刊上刊载的8本编辑出版学研究期刊共39510篇论文进行分析,从关键词、参考文献、来源期刊、作者以及机构等角度对自获得学科行政合法性以后的编辑出版学研究进行了全景式的
学位
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方法,结合建设性新闻六大核心要素,即解决方案、未来导向、包容与多元、赋权于民、解释新闻、协同创作,对国外建设性新闻代表媒体《卫报》的建设性新闻栏目516篇报道进行深入分析,考察建设性新闻的报道特征,总结建设性新闻的经验,为我国新闻媒体的“建设性”实践提供借鉴路径。通过对《卫报》“对策与创新”、“正面”栏目的报道进行内容分析,本研究总结了建设性新闻的报道特征,发现建设性新闻关注气候
学位
早在20世纪30年代,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说“世界图像时代”已经来临。进入到当代社会,图像已成为视觉表征的主体,在意义和文化生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思想家们不约而同地描绘着同样的一幅现实图景,比如阿莱斯认为如今我们已经身处于视觉主因的“图像时代”,卡斯卡蒂认为图像已占据先于“事物本身”的位置,当今世界“可以用‘图像先行’来定义”。著名媒介学家德布雷在历时的维度上将人类文明划分为“逻各斯域”“书写域”和
学位
近年来,全球女性整容手术的数量爆发式增长,这带来了社会各界对整容手术的普遍关注。社交网站是促使整容手术逐渐“流行”的重要推手之一。社交网站中含有大量的整容广告与呈现理想美形象的信息,这可能使青年女性产生盲从整容的念头,对她们整容手术的接受度产生影响。本研究基于社会比较理论、社会文化理论和三重影响模型,在中国本土化背景下考察青年女性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对整容手术接受度的影响,并探究向上社会比较和理想美
学位
传染病防治素养作为健康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传染病的防控形势异常严峻,传染病防治素养的研究更加重要和紧迫。本文使用Wister等人构建的健康素养影响因素模型和详尽可能性理论,利用2021年重庆市市民传染病防治素养调查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交叉分析、相关分析和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旨在探究媒介使用对市民传染病防治素养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
学位
“数字化”和“老龄化”是当前中国社会相互交织融合的两大浪潮。在老龄化趋势加速的进程中,伴随风险社会与后真相时代的双重语境,老年群体不仅身体机能逐渐下降,还面临着社会结构转型与风险社会带来的不适应感以及焦虑心理、新闻媒体传播机制的变革与网络时代媒介素养的割裂、后真相时代网络健康类谣言肆虐的侵害风险。老年人因难以识别微信平台健康类谣言而带来对谣言的深信不疑与乐此不疲地转发行为,经常会导致亲友的不解与倦
学位
如何形象化、故事化又富有深意地表达宏大严肃的主题,是媒体人一直思索的难题。主旋律电视节目中,脱贫攻坚主题节目《青春在大地》脱颖而出,同期收视领先并获得业内认可,其亮点值得深究。因此,笔者基于叙事学理论框架,从“故事”和“话语”两个层面探究该节目的叙事策略,回答该节目讲述怎样的故事,通过哪些叙事手段讲故事,以及有何种独创性与叙事效果三个问题。叙事故事层面:笔者首先从故事元素入手,分析故事人物、环境及
学位
近年来,得益于数字技术的日益渗透,互联网已成为帮助人们进行医疗保健的重要工具。中老年群体面临生理与认知状况下降的双重威胁,较之年轻一辈,他们对健康保健的需求更高,且外出就医不便、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等限制使得中老年群体的自我健康管理尤为重要,而在线健康信息搜寻正是他们实现健康目标的重要方式。然而,电子健康素养不足等问题会使中老年群体难以独立满足其健康信息需求。面对这种情况,作为“数字土著”的子代给予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