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楞严经》,古人有“自从一读楞严后,不看人间糟粕书”的说法,可以说是对这部典的极大的称赞。《楞严》一经,包罗万象,有禅有净,有教有律,有显有密,诸宗教义,皆有涉及,禅宗、天台宗、华严宗等中国佛教宗派都将其奉为必读经典。
明末时期,佛教内部戒律不持,清规扫地,与《楞严经》中所说阴魔乱世相吻合。本文以《慨古录》为主要依据,对当时丛林的状况做了简单的叙述和分析,试图将其真实面貌呈现出来。而这正是灵峰蕅益大师(1599—1655)所生活的时代背景,大师深感时局之痛,竭力挽回,高倡《楞严经》,用以救世。
蕅益大师因读诵《楞严经》而下定了出家之志,从此结下良缘,终身与之为伴。大师一生佛学思想浩繁,禅、净、性、相、天台、律无所不包,所依靠的最重要的经典正是该经。本文试图对大师禅、净、律等思想与《楞严经》思想之间关系的进行梳理,说明《楞严经》对大师的影响之深。
就禅宗思想而言,与当时所流行的以参话头为主要方式的祖师禅不同,蕅益大师禅的思想是以《楞严经》为中心的如来禅。他对祖师禅不读经典,只是参究话头这样的方式,非常不满,倡导读经诵典,《楞严经》“二十五圆通”,门门都能引人开悟,皆是良方妙法。并且认为,佛法之所归,无非是“现前一念心”,此心便是出于《楞严经》中佛祖为阿难七征之心。大师认为此心摄一切法,性相二宗,只是体用之别,以此来融通性相。
蕅益大师的净土思想归处是《大势至菩萨圆通章》所说的弥陀净土。他倡导念佛,认为念佛三昧是三昧之王,且又特别推崇持名念佛之法,愚夫愚妇,都能够修持,最是方便,也是进入极乐净土的最直捷的法门。
蕅益大师以《楞严经》中“四种清净明诲”作为戒律总持,除淫心,断杀心,绝偷盗心,禁妄语。以此四者,加持修行,则能脱六道轮回,登三摩地。明末教内,种种混乱都是因不能遵守这四条基本法则而生。
大师以《楞严经》的思想为中心,将诸宗并解,真正做到了融通诸宗。所以《楞严经》可以说是蕅益大师佛学思想的来源,又是其实践修行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