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式吊车系统的部分反馈线性化控制研究

来源 :浙江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vie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桥式吊车作为一种货物运输工具,其被广泛的应用于车间、仓库和造船厂等诸多工业场所。此外,桥式吊车作为一种典型的非线性欠驱动系统,其控制量的个数少于系统自由度,给其控制器设计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性。因此,桥式吊车的欠驱动特性使得其控制问题不仅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而且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为此,桥式吊车的控制问题受到了众多控制领域研究学者的关注,已经成为了控制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桥式吊车系统的基本任务是将货物从初始点运送至目标位置,并且抑制和消除运送过程中的货物摆动。随着通信、计算机和自动控制技术的快速发展,已有众多学者对桥式吊车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将一些方法应用于桥式吊车系统的控制。然而,这些方法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为此,本文针对桥式吊车系统的抗摆定位控制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概括如下:1.二维桥式吊车系统的抗摆定位控制。为了提高闭环系统的抗摆控制性能,提出了一种增强阻尼的控制方法。首先,基于一个与负载摆动有关的能量函数引入了一个阻尼信号。随后,构造了一个Lyapunov函数并设计了一种相应的非线性抗摆控制方法。利用Lyapunov方法和La Salle不变性原理证明了闭环系统在平衡点的渐近稳定性。最后给出了实验结果以验证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此外,为了证明所提方法优越的控制性能,论文还给出了所提方法与现有方法的对比测试。2.基于分段分析的桥式吊车控制器设计。为实现台车的精确定位与有效的消除负载摆动,本文通过分段控制分析构造了一个新的Lyapunov函数,并设计了一种非线性控制器。理论分析证明了闭环系统的稳定性。最后,借助仿真与实验测试对本文所提方法的控制性能进行了验证。3.三维桥式吊车系统的轨迹跟踪控制。为了提高吊车系统的灵活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增强抗摆的跟踪控制器,其既可用于轨迹跟踪控制,也可用于调节控制。论文将吊车系统转换为由两个子系统组成的一个互联形式,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轨迹跟踪控制器。理论分析证明两个子系统和互联系统均为输入-状态稳定的,并且闭环系统在平衡点是渐近稳定的。最后,论文对该方法的轨迹跟踪控制和调节控制效果进行了大量的实验测试。4.三维桥式吊车系统的调节控制。为提高吊车系统的运送效率和保证系统的安全性,本文基于能量整形的方法,设计了一种性能良好的调节控制器。首先,通过求解偏微分方程,得到了一个合适的能量函数,进而提出了一种调节控制器。随后,借助Lyapunov方法和La Salle不变性原理分析了闭环系统的稳定性。最后,为证明该控制策略的实际控制性能,论文提供了详细的仿真与实验测试结果。
其他文献
市政工程预算是以货币形式来反映市政工程的价值。提高工程预算编制质量,对于搞好基本建设计划和投资管理、降低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推行投资包干和招标承包制等有重大意
目的:评估阿帕替尼在晚期胃癌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寻找与预后相关的临床特征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153例服用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的患者临床
杨柳矿北翼胶带大巷为矿区主要开拓大巷,由于断层等地质条件影响导致地层变化多样,在正常掘进层位遇到8煤,又因该矿为高瓦斯双突矿井,故需要进行安全揭煤技术研究。
“既能提供和支持丰富的车载应用,又能提供准确及时的响应,同时保障系统安全可靠的运行,这就是QNX最大的竞争优势”。QNX亚太区销售总监Kimm Krueger笑容满鞠地向记者介绍道。
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患者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根据X线片、CT及MRI检查结果对21例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实施手术治疗,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3个月患
酒糟酒粕是酒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却含丰富的酵母菌、益生菌等有效菌种和保湿美白营养因子,如果不充分利用其成分,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还不符合当前可持续发展的国
【正】油坊、粉坊、豆腐坊、酒坊之类的小作坊,在我国北方有着悠久的传统。如果将这些小作坊和其他一系列的农业经济活动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综合利用体系,会产生出良好的经济
加强以江西省消防部队为依托的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尽快建立一支当地政府可以直接领导和指挥,能够承担综合性应急救援任务的常备应急救援力量,是有效应对突发事件.提高现场处
目的:分析肝内胆管癌(ICC)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 PVT1(lncRNA PVT1)和miR-30d-5p的表达,探讨其与ICC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5年9月间经手术切
在球/平面接触条件下,微动磨损可分为四种基本运行模式,即:切向微动、径向微动、扭动微动和转动微动。目前绝大多数的研究集中于切向微动模式,实际的微动现象十分复杂,往往是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