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果酸通过下调TGF-β3抑制结肠癌细胞生长的机制研究

来源 :上海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rdee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结肠癌是一种临床中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在全球的发病率较高,位居第三。近几年研究数据显示,我国患结肠癌的患者数量正逐年增加。熊果酸(Uursolic Acid,UA)作为一种中药单体成分,具有镇静、抗炎、抗菌、抗肿瘤、降低血糖等生物学效应。本研究旨在讨论熊果酸通过下调TGF-β3对结肠癌细胞的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为熊果酸进入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熊果酸对肿瘤细胞的作用:将人结肠癌HT-29细胞和SW620细胞分为对照组和熊果酸组,应用不同浓度熊果酸(10μM、20μM、30μM、40μM)作用后,用CCK-8(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熊果酸对两组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并计算出这两种细胞的50%抑制浓度(50%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流式细胞术检测熊果酸对HT-29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情况;应用qPCR法检测药物作用后两组细胞中凋亡蛋白(Bax、Bcl-2)mRNA的表达水平;qPCR法检测药物作用后HT-29细胞中TGF-β3mRNA、miR-140-5p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TGF-β3蛋白的表达水平。2.熊果酸对TGF-β3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使用TGF-β3的抑制剂2-甲氧基雌二醇(2-Methoxyestradiol,2-Me OE2),将HT-29细胞分为NC组、2-Me OE2组、UA组和UA+2-Me OE2组,用CCK-8法检测TGF-β3被抑制后熊果酸对HT-29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qPCR法检测HT-29细胞中TGF-β3、β-catenin、Cyclin D1 mRNA的表达水平的改变。3.熊果酸通过miR-140-5p对TGF-β3的调控作用:构建miR-140-5p过表达和干扰表达模型,将HT-29细胞进行分组,分别是过表达组(mimics NC组和miR-140-5p-mimics组)和干扰表达组(inhibitor NC组和miR-140-5p-inhibitor组),qPCR法检测药物作用后HT-29细胞中miR-140-5p、TGF-β3 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TGF-β3蛋白的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miR-140-5p表达改变后熊果酸对HT-29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情况。结果:1.不同浓度的熊果酸均可对人结肠癌HT-29细胞和SW620细胞产生抑制作用,随着熊果酸药物浓度的增加,对细胞的抑制率不断增强;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HT-29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随药物浓度的增加,G1期阻滞的细胞增加,细胞凋亡率增加;两种细胞中凋亡相关基因Bax mRNA表达均随药物浓度增加而升高,而Bcl-2 mRNA均表达下降;HT-29细胞中TGF-β3表达随药物浓度增加而降低,miR-140-5p的表达随药物浓度增加而增加。2.CCK-8结果显示2-Me OE2组较NC组熊果酸抑制HT-29细胞增殖的作用增强;流式细胞术显示UA组中的细胞在G1期阻滞的比例和细胞凋亡率较NC组增加,结果和2-Me OE2组一致,且细胞G1期阻滞和细胞凋亡的下降水平尤其以UA+2-Me OE2组作用更明显;UA组中TGF-β3、β-catenin、Cyclin D1 mRNA的表达也较NC组降低,结果和2-Me OE2组一致。3.过表达组中,miR-140-5p-mimics组相比于mimics NC组miR-140-5p的表达增加,TGF-β3表达下降;CCK-8结果显示miR-140-5p-mimics组较mimics NC组抑制HT-29细胞增殖的作用增强,流式细胞术显示miR-140-5p-mimics组G1期阻滞的细胞增加、凋亡率增加;干扰组则相反。结论:1.熊果酸可以抑制人结肠癌细胞的增殖,并能够引起人结肠癌HT-29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使凋亡相关蛋白Bax表达增加,Bcl-2表达下降,促进细胞发生凋亡。2.熊果酸可通过抑制TGF-β3的表达下调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结肠癌细胞的生长。3.熊果酸可通过上调miR-140-5p抑制TGF-β3的表达。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和比较消癌方联合HIFU与单纯HIFU治疗对肝郁脾虚型Ⅲ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肿瘤控制情况、体力状况、中医证候积分、肝功能等的影响,评价消癌方联合HIFU治疗肝郁脾虚型III期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为中西医结合治疗Ⅲ期肝癌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平行、随机、迭加设计的试验方法,从上海市中医医院肝病科住院患者中纳入符合研究标准的患者72例,按1: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
学位
目的:慢性荨麻疹(chronic urticaria,CU)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皮损反复发作,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以辨证论治为基础的中医药治疗慢性荨麻疹优势明显。本研究通过对2019.2-2020.2来院就诊的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一般情况和病情资料的调查,总结慢性荨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其常见中医证型的特点,分析相关因素与证候之间的相关性,为今后指导临床和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制定慢性荨麻疹流
学位
目的:本次研究通过四君子汤联合多西他赛对RM-1前列腺癌荷瘤小鼠的影响,探讨四君子汤联合多西他赛对RM-1前列腺癌荷瘤小鼠的抗肿瘤作用和影响免疫功能的机制。为提高前列腺癌的疗效、增强化疗后的免疫功能提供新的实验依据。方法:1.第一部分实验一:将RM-1荷瘤小鼠随机分四组,荷瘤组(Model)、多西他赛+四君子汤低剂量组(DXT+SJZ-L)、多西他赛+四君子汤中剂量组(DXT+SJZ-M)、多西他
学位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健脾固肠方治疗结肠癌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筛查健脾固肠方潜在活性化合物、作用靶点及结肠癌靶点。依据网络药理学实验结果对部分结果通过CCK8法等细胞实验进行验证。结果:(1)健脾固肠方8味中药共102个潜在活性化合物、481个潜在作用靶点。(2)棕榈酸为复方关联最多潜在活性化合物。(3)TP53、TNF、AKT1、IL6为复方与结肠癌共关键靶点。(4)复方8味
学位
目的: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多种病因导致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一种炎症反应,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其临床症状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发热,严重时可能出现休克、黄疸等症状。AP是通过释放促炎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启动,导致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在胰腺中富集,从而形成局部炎症过程,其会导致其他器官或系统的衰竭,如急性呼吸衰竭、急性肾衰竭、心力衰
学位
目的 探究低氧诱导小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tery smooth muscle cells, PASMCs)游离铁减少的机制及其在PASMCs增殖和肺血管重塑中的作用。方法 (1)体外培养原代小鼠PASMCs,分为常氧组(C)、常氧柠檬酸铁铵组(C+FAC)、常氧雷帕霉素组(C+R)、低氧组(H)、低氧柠檬酸铁铵组(H+FAC)、低氧雷帕霉素组(H+R)。C组、C+FAC组和
期刊
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在风湿免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研究时间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风湿免疫患者共100例,根据数字随机表法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临床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分析两组患者满意度、情绪状态以及疼痛感。结果 实施循证护理的患者满意度较优,差异较大,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焦虑和抑郁分数较低(P<0.05),另外疼痛分值方面,观察组数据也较低
期刊
目的:观察头针联合镜像神经元激活训练改善脑卒中后非流利性失语症的作用。比较头针、镜像神经元治疗以及两者联合治疗对脑卒中后非流利性失语症患者语言、认知以及交流能力的作用。方法:选用Excel实现随机分组,参照随机数排列将45例评价为非流利性失语的脑卒中后患者分为3组。其中头针组15例、镜像神经元组15例以及联合治疗组15例。患者每天接受常规言语训练30min。在此基础上另分别进行额外分组训练,时间3
学位
目的:比较各组的疗效差异,通过体外冲击波结合传统中医推拿的临床观察,验证体外冲击波、传统中医推拿这两种疗法的临床疗效、对患者的肩关节功能、疼痛症状的影响以及治疗机理,做出科学、客观的疗效评价,为临床治疗肩袖损伤的方法提供一些参考意见。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康复科门诊就诊的75例肩袖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冲击波结合推拿组、冲击波组和推拿组各25例,冲
学位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情况、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表达水平与中医证型、临床、病理、影像学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为进一步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提供更多辅助参考依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