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市公司资格在我国一直是一种稀缺资源,争取和保护这一资源对我国企业而言十分重要,尤其是亏损上市公司。为了维持宝贵的上市资格,亏损上市公司利用盈余管理手段,为企业实现扭亏,进行盈余管理已成为普遍性的现象,导致了财务报表信息失真,阻碍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因此,本文的研究目的:一是从整体上判断亏损上市公司在扭亏当年是否进行了盈余管理;二是理论上分析我国对亏损上市公司的监管政策,进一步研究亏损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直接动机,为有效抑制其盈余管理行为提供依据;三是要对亏损上市公司采用的主要盈余管理手段进行探讨,让人们认清盈余管理的方式;四是实证分析不同亏损上市公司扭亏当年运用的盈余管理手段,以期识别不同亏损时间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特点;五是提供有效的对策建议来防范盈余管理行为,希望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本文理论上分析了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直接动机是为了配合监管政策。对EPS和ROE描述统计分析,验证了亏损上市公司扭亏当年存在盈余管理行为,而且亏损时间越长,盈余管理的倾向越严重。通过描述统计和回归分析发现:利用变更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手段,亏损时间越长,变更的频数越加频繁。而且T1倾向于坏账政策,T2喜欢存货政策,T3习惯折旧政策;利用非经常性损益手段,证明了超过70%的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起到正面的作用。而且T1是营业外收支净额和投资收益,T2是营业外收支净额、投资收益、补贴收入,T3是营业外收支净额;利用关联方交易手段,说明了亏损时间越长,关联交易程度越深,扭亏作用越大。并在实证分析基础上,从理论上提出对策建议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