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危不救的法经济学分析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vi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见危不救”一类的情况屡见不鲜,且此类事件每一次的出现都会引发整个社会的争论。尤其在2006年南京“彭宇案”出现之后,关于救不救的选择又陷入了两难的境地——救,可能被冤枉;不救,又有失道义。由此可见,见危不救行为目前是社会中存在的一个比较典型的热点问题,本文旨在通过运用法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见危不救行为进行剖析,并逐步归纳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本文由导论、引言、正文四章和结语构成。  第一章简要叙述了见危不救的内涵、分类以及实例。通过对中国古代文献的阐述,以及现代定义的分析,梳理出见危不救行为的大致内涵。然后通过比较三位学者对于见危不救的定义,最终总结出一个较为合理的见危不救的基本内涵,并将见危不救的本质归结为一种对道德义务的违反。在见危不救的内涵基础上,从违反的义务;主体身份;危难的类型;先行行为等四个方面对见危不救行为进行分类。本章最后还列举了十年来比较典型的见危不救的案例。  第二章主要是从法经济学的角度对为什么会产生见危不救行为进行了分析。笔者从法经济学的基本概念、风险规避者的选择以及博弈论等法经济学的基本分析理论入手,对见危不救行为进行了分析。之后用法经济学的理论对两个典型的基本案例进行了分析。最终提出见危不救行为从法经济学的角度看,是一个选择的过程,而种种特定和不特定的要素影响了人们的选择,我们需要通过一定手段来引导这些要素的出现,从而影响人们的选择。为了更为全面的窥探见危不救行为,又从心理、文化、道德、社会等多个视角对见危不救行为进行分析。  第三章探讨国内外规制见危不救的一些方法,并对见危不救立法进行了成本效益分析。首先对欧美有代表性的国家规制见危不救行为的做法进行了分析,列举了美国、法国、德国和新加坡等过的一些做法。第二方面对我国古代和我国现代规制见危不救行为的做法进行了分析。并对我们当地针对见危不救立法的一些争议进行阐述。第三个方面对见危不救立法进行了成本效益分析,最终认为不宜采用单独立法的方式,但是可以用修订现有法律的形式对见危不救行为在法律上进行规制,同时提出仅仅依靠法律对见危不救进行规制是不够的。  第四章针对上述分析对见危不救的规制方法进行了总结,提出了规制这一行为的一些设想。包括法律的规制手段和非法律的规制手段,并且提出了法经济学进路的三个规制方法,以期能够多方面、多角度的解决见危不救行为。  结语部分笔者对文章进行了总结,再一次明确了要规制见危不救行为,不仅要通过完善我国现有法律对见危不救行为进行规制,还要通过非法律的行为,从法经济学的进路,动用政府和社会的多种力量,才能真正达到规制见危不救行为的目的。
其他文献
鸦片战争开启了中国一个半世纪的社会转型的大幕,在晚清的最后半个多世纪里,上演了一连串的社会转型大戏,从洋务运动的“改革开放”尝试,到戊戌变法的政治改革,再到预备立宪的顶层
伦理教育作为培养个体道德品质,为人类集体生活实践提供伦理准则的教育活动,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锡伯族是我国北方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之一,在其接受汉
通过现患率调查,可了解医院感染发生的重点部位和重点环节,为开展目标性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本院是安徽省医院感染监控网络医院,于2009、2010、2011年连续3次参加全省监控网医
期刊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学好语文的基础和关键。随着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给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笔者通过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相关理论,对
语文是学生生涯中最基本的学科,并贯穿到学习的各个阶段。语文的学习对其他学科的学习都起着最基础的作用,而阅读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部分,文字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根本目的,因此
期刊
根据桩静载荷试验、深层平板载荷试验结果,对以砂卵石层为桩端持力层的人工挖孔桩桩端阻力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其地基潜力,同时提出了桩端阻力特征值的取值.
该文在论述亮珠河古河道地层电性特征、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 ,对古河道地层孔隙水的供水意义进行了分析及评价 ,认为亮珠古河道区可作为尚志市的供水水源地 Based on the d
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化城市逐渐崛起,城市规划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其中园林绿化逐渐成为重要的角色。园林绿化不仅是对生态的改善,更是城市的形象,传达城市的文明。园林绿化
历经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社会在利益重新分配的基础上全面分化,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利益矛盾问题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如何提高中国共产党的利益整合能力也成为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