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肾化湿颗粒调控TGF-β1/Smads通路改善db/db小鼠肾小管损伤的实验研究

来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wenwu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随着全球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发病率越来越高,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作为DM最重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发病率也随之升高,并成为终末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主要原因。Megalin/cubilin蛋白复合受体是肾小管上皮细胞上负责重吸收蛋白的主要结构,众多研究表明在DKD发病初期即可出现megalin/cubilin蛋白复合受体表达减少,并成为早期蛋白尿形成的重要原因。TGF-β1/Smads信号通路可以促进细胞外基质沉积于肾组织从而加快肾间质纤维化形成的过程,有研究表明TGF-β1/smads通路可以下调肾小管上皮细胞中megalin/cubilin蛋白复合受体的表达,通过干预TGF-β1/Smads通路的表达和激活可以抑制肾小管损伤及肾间质纤维化。目前中医药在治疗DKD方面效果显著,其中益肾化湿颗粒在改善早期DKD患者尿蛋白及肾功能方面具有很好疗效,但是,其治疗DKD的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拟通过动物实验观察益肾化湿颗粒对早期DKD小鼠模型体重、血糖、尿蛋白、尿NGAL、肾功能、血脂、肾脏病理、肾小管上皮细胞megalin/cubilin蛋白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关系。目的观察益肾化湿颗粒对早期DKD小鼠模型血糖、尿蛋白、尿NGAL、肾小球基质指数、肾间质纤维化指数、megalin/cubilin蛋白及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对DKD早期肾小管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将18只SPF级雄性db/db小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db/db)、西药组(db/db+缬沙坦)、中药组(db/db+益肾化湿颗粒),每组6只;另外6只同品系非糖尿病db/m小鼠为正常对照组。中药组每日予益肾化湿颗粒5g/kg灌胃,西药组每日予缬沙坦13.33mg/kg灌胃,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等量去离子水灌胃。以上均每日一次,连续灌胃治疗12周。观察小鼠一般情况,定期测量体重、空腹血糖,12周后留取24小时尿液、血液及肾脏标本,称取肾脏质量,检测24小时尿蛋白、尿ACR、尿NGAL、生化指标,光镜下观察肾脏病理形态学改变,统计肾小球系膜基质指数及肾间质纤维化指数,免疫组化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megalin/cubilin蛋白表达,Westernblotting法检测肾组织TGF-β1、Smad2/3及Smad7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体重和肾重db/db小鼠对比db/m小鼠体重明显升高(P<0.01),用药后西药组和中药组小鼠体重对比模型组无明显改变(P>0.05)。db/db小鼠肾脏质量与db/m小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空腹血糖db/m小鼠至实验结束时血糖仍保持较低水平,db/db小鼠对比db/m小鼠血糖明显升高(P<0.01)。用药后西药组和中药组小鼠血糖对比模型组小鼠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血液生化各组小鼠CRE、BUN水平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UA、TG、LDL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小鼠UA、LDL水平明显下降(P<0.05),TG指标水平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小鼠LDL水平明显下降(P<0.01),UA、TG水平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4、尿蛋白及尿NGAL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尿NGAL、24小时尿蛋白、尿ACR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小鼠尿NGAL、24小时尿蛋白水平均下降(P<0.01,P<0.05),尿ACR稍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尿NGAL、24小时尿蛋白水平均下降(P<0.05,P<0.01),尿ACR稍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肾脏病理光镜下观察肾脏病理改变,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基质增生,肾小球及肾小管间质轻微胶原纤维增生,中药组和西药组较模型组肾脏病理均有改善。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肾小球系膜基质指数及肾间质纤维化指数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西药组和中药组肾小球系膜基质指数及肾间质纤维化指数均明显下降(P<0.01)。6、megalin、cubilin 蛋白表达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上megalin、cubilin蛋白的表达均明显减少(P<0.01),与模型组相比,西药组和中药组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上megalin、cubilin蛋白的表达均上升(P<0.01,P<0.05;P<0.05,P<0.05)。7、肾组织TGF-β1/smads通路的表达在Smad2/3及TGF-β1指标方面,模型组小鼠与正常组小鼠对比有上升趋势,西药组和中药组小鼠较模型组有下降趋势,在Smad7指标方面,模型组小鼠与正常组小鼠对比有下降趋势,西药组小鼠较模型组小鼠有上升趋势,中药组小鼠较模型组小鼠未见明显变化趋势。各组小鼠之间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实验发现,益肾化湿颗粒可以有效降低db/db小鼠血UA、LDL、尿NGAL、24小时尿蛋白指标,并改善小鼠肾脏损伤,降低肾小球系膜基质增生及肾间质纤维化,同时上调肾小管上皮细胞megalin/cubilin蛋白复合受体的表达,说明益肾化湿颗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db/db小鼠早期肾小管损伤并抑制其纤维化进展,并且该作用的实现可能与TGF-β1/Smad2/3信号通路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将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3.0,整理张玉珍教授近年来在门诊防治POI的经验处方,进一步总结探究张玉珍教授防治POI的用药规律和学术思想,以期更系统化总结及继承张玉珍教授的中医药治疗学术思想。方法:采集2015年2月至2021年3月就诊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已确诊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病人共计216首处方。纳入的研究对象应符合研究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如为复诊患者,每次就诊的处方单独纳
学位
本论文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现代中西医研究进展的文献综述、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证治特点探讨及滋肾调肝方治理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网络药理学机制分析。本研究依托课题为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项目(重点攻关)“基于精准医疗模式的糖尿病中医防治与管理”(项目批号:首发2016-1-4151)1.文献综述:总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现代中西医研究进展,为从肝肾论治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提供理
学位
报纸
背景:艾灸疗法是将点燃的艾绒作用于穴位或体表特定部位进行烧灼和熏烫,以调整人体的生理机能,提高身体抵抗力,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艾灸对于中风后康复、原发性痛经、放化疗导致的恶心呕吐、肠易激综合征导致的腹泻、原发性失眠、便秘、高血压等疾病均有较为明显的疗效,应用前景较好。艾绒作为艾灸的主要原料,其质量与艾灸的疗效及安全性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艾绒质量的标准化对于艾灸至关重要,亟待建立一种
学位
目的:对古今针灸治疗突发性聋的临床文献研究进行检索、整理和总结,对针灸治疗突发性聋的取穴规律进行探究。同时对针灸治疗突发性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等指标进行系统评价,寻找针刺治疗突发性聋的循证医学强力支持,在针灸治疗选择的方法上提供适量帮助。方法:制定检索策略、纳入和排除标准等,对四大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维普网(CQ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
学位
报纸
目的:探讨慢性心衰患者出现肾功能不全和院内死亡的临床特征,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及中医证型分布情况。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22年1月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的病例资料,包括患者住院期间的一般情况、中医四诊信息、合并疾病、理化检查、治疗药物和死亡事件发生情况。根据GFR将患者分为肾功能不全组(GFR<60 ml/min/1.73m2)、肾功能轻度受损组(60 ml/min/1.73m2 ≤GFR<9
学位
报纸
研究目的编制研究运动神经元病证候要素诊断量表初稿,建立一个以证候要素为最小单位、以病证结合为特点的运动神经元病的中医量化诊断工具,完善运动神经元病病证结合的证候要素诊断标准,使运动神经元病的中医辨证更加标准化、客观化,为运动神经元病辨证标准的建立提供些许参考依据。研究方法1形成四诊信息条目池,编制《运动神经元病中医四诊信息调查表》通过本团队前期的文献调研和德尔菲法专家咨询的工作基础,结合三甲医院脑
学位
目的:通过比较心房颤动患者伴/不伴认知功能障碍在一般情况、危险因素、中医证型等方面的资料,初步探索何种中医证型的心房颤动患者更容易发生认知功能障碍,并进一步分析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与中医证型间的关系,为后续的中医药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采取横截面的研究方法,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心内科门诊以及病房2021年5月至2022年3月间就诊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患者本人或家属情的情况下,收集姓名、年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