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疾病预防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们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最终达到健康生活的目的。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是去除健康危险因素的源头,青少年时期是养成良好生活方惯的重要阶段。本文以呼和浩特市某中学239名七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利用学生身高、体重两项指标,以初中学生身高标准体重对照表和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BMI)分类标准评价学生的营养健康状况;同时进行了疾病知识、健康态度及行为方面相关的问卷调查,根据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进行疾病预防教育的教学策略;最后对相关教学策略的效果,以及疾病预防教育前后学生疾病知识、健康态度及行为进行对比评价。主要结果如下:(1)进行疾病预防教育前,学生营养不良率为2.52%,低体重率为10.04%,正常体重人数占67.79%,超重人数占10.87%,肥胖人数占8.80%。学生获得疾病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家庭其他成员(42.8%),电视、网络(38.0%),报刊、杂志、书籍(35.9%);其次为同学或同伴(24.7%);通过学校课堂获得的较少(18.2%);通过医生获得健康知识的最少,仅有14.9%。绝大多数学生非常渴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疾病预防教育。中学生疾病知识知晓率(57.66%)、健康态度端正率(60.34%)和健康行为正确率(45.68%)相对较低,但绝大多数学生(89.12%)愿意改变自己目前不良的生活习惯。(2)根据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健康教育的“知、信、行”模式,结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教学内容及相关教学理论,对初一学生进行了疾病预防教育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结果发现课堂问题驱动式、情境体验式、基于合作学习的同伴教育等教学策略,是对青少年进行健康教育的较为有效的策略。有效的教学策略不仅有利于健康教育的渗透,也是对初中生物教学中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策略的有效探讨,有利于全面落实新课程标准、提高教学质量。(3)为期半年的疾病预防教育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生疾病知识的知晓率明显提高,由原来的57.66%上升到92.66%,干预前后差异显著(t=7.912,P<0.01);健康态度也有很大转变,其端正率由60.34%上升到85.06%(t=3.86,P<0.01);健康行为形成率由渗透前的45.68%上升到58.96%,干预前后差异不显著(t=2.03,P>0.05)。学生生物学的学习兴趣也有了明显的提高。改变一些不良生活行为习惯需要长期的、有针对性的综合干预,由于本研究周期较短,所以在健康行为的形成过程中有一定限制,取得的进展不大,但疾病知识知晓率有很大提升,态度也发生了明显变化,说明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在生物学科教学中渗透开展疾病预防健康教育是可能的,也是可行的。但是单一的学科渗透是远远不够的,还应与学校、家庭、社会等其他部门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进行长期的综合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