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山西省太原市(包括6个市辖区1市3县)为研究区域,用太原市2000年、2004年及2008年的三期影像作为原始数据,利用景观生态学的理念、原理和景观格局的分析方法,在Erdas、Arcgis、Fragstats及Matlab软件的技术支持的基础上,选用了类型尺度和景观尺度上的8种景观格局指数和用马尔科夫预测模型,对太原市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分布、转化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与模拟预测,并提出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太原市草地和林地面积所占比例比较大,共占总面积的50%左右。建筑用地、绿化林地以及河道的疏浚和有意识的增加河流等都占用了大量的草地面积,造成在草地覆盖面积大量减少的同时,其斑块数量增加,破碎度增大。2、太原市在研究期8年期间,水体面积共增长1370.15公顷,水体面积的增加,主要与人为干扰密切相关。人为介入因素的增加,导致水体斑块数量增加,破碎度与水体这一土地利用类型的边界复杂程度增大。3、2000年—2008年建筑用地面积稳步增长,平均每四年增加1516.64公顷。其斑块数量减少。太原市的城市建设呈现较有规划性的特点,建筑用地的边界和结构特征都趋于简单化。4、耕地面积的变化趋势从2000年—2004年,在退耕还林、生态退耕的政策影响下,太原市耕地面积呈现了减少的趋势,减少的耕地面积主要转化成林地和草地。整体斑块数量减少,破碎度也随之降低。2004年—2008年,耕地面积呈现回升趋势,退耕还林政策受到进一步的调整,保证耕地面积的总量不减且小幅度稳步增长。5、未利用地大部分转化成了草地和林地,也有小部分被城市建设和补充耕地所占用。被开垦和利用的未利用地面积从2000年到2008年总共为6014.9公顷。从2000年汾河公园建成以来,太原市的生态绿化建设力度逐年增大。6、研究期八年期间,太原市林地面积的增加和幅度都是比较显著的,共增长27355.32公顷。林地的快速增长主要由退耕还林的耕地转化、生态建设过程中一部分草地转化和市区绿化等组成。7、2000年到2004年太原市的景观异质度降低,景观类型的发展趋势是趋向于简单化和不平衡化的方向,这与太原市建设用地的增加和耕地面积的大规模减少有关。景观的抗干扰能力和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都呈降低趋势。而从2004年到2008年景观抗干扰能力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8、对太原市从2012年到2032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的发展趋势的模拟预测结果表明:在未来20年间林地面积缓慢的稳步增加,水体面积受人为因素影响也在较有计划的增长;耕地面积在保证建筑用地不减少的原则基础上,稳步增长;草地面积逐步减少,多转换为林地和建筑用地;未利用地面积逐步被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占用。最终土地利用的转化逐渐趋于稳定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