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背景理论视角下英语分裂句焦点结构的认知分析

来源 :三峡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jia11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分裂句是英语中一种常见的句式,该句式通过自身的分裂结构将句子中的某一部分凸显出来,从而成为焦点。在语用上,人们常常利用分裂句对某种事物进行强调,因而,从语用学角度来说这类句子也可以被称为强调句。由于分裂句的分裂结构的主要作用是凸显其焦点,分裂句的分裂结构又是其焦点结构。  英语分裂句及焦点的研究一直是语言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纵观国内外研究发现,以往的学术成果多集中在对分裂句及其焦点的定义、分类、结构及语用等基本方面,而对于分裂句的形成及理解背后的认知机制相关研究有待深入。作为一种有着特殊句法结构并且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句式,关于分裂句及其焦点结构的认知研究对于研究语言结构的生成和理解有着重要的标本意义。同时,由于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图形-背景理论为分析英语分裂句中焦点结构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本文在前人对分裂句及其焦点结构的研究成果基础上,采用质性研究的方式对一些英语分裂句的标本例句进行分析。在图形-背景理论的视角下,对英语分裂句中焦点,也就是图形,的确定和分裂句图形与背景之间的相互转化进行了分析。从而得出了以下的结论:  (1)分裂句通过其特有的焦点结构将焦点成分的地位进一步强化,实质是认知语言学中图形的强化。焦点被置于凸显的位置,成为图形;句子的其他部分则成为背景。因此认为,图形与背景也不是固定不变,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2)图形与背景的形成和相互转化背后的驱动力是人们的注意力,而注意力聚集和改变的主要因素是说话人的意向性。意向性是语言表达的基础性因素,说话人的意向性包括意向内容和意向态度。其中意向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说话人要凸显的实体,而意向态度决定了说话人对该实体的主观态度以及凸显程度。因此,同样的意向内容,也就是同样的图形在不同的意向态度的作用下可以产生不同的语言表达。  (3)分裂句的生成经历了一个“现实-认知-表达”的过程。分裂句焦点结构的生成是由多个认知过程组成的。一般来说,人们通过自身的器官获得对客观事物的直接感知,经过心理扫描,意向性选择形成对该事物的整体印象。经过焦点调整机制,最终形成语言表达。而对于分裂句焦点结构的理解则是一个逆向的过程,即根据语言表达的形式通过自身的认知能力在人们的大脑中逆推还原现实。
其他文献
本文从神话原型批评的角度,分析了福克纳后期作品《寓言》中的耶稣式人物形象,并结合二十世纪具体的文化语境,探索了福克纳塑造耶稣式人物的原因及其深层意蕴。同时,本文还结合美
27年前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请荣毅仁等工商界五老吃火锅。这顿火锅宴,吃的是极普通的北京涮羊肉,可这顿火锅并不平常。火锅宴设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请客的主人是邓小平,客人是
“烟恋上了手指,手指却把香烟给了嘴唇,香烟亲吻着嘴唇,内心却给了肺,肺以为得到了香烟的真心,却不知伤害了自己!是手指的背叛成就了烟的多情,还是嘴唇的贪婪促成了肺的伤心
期刊
夏目漱石是日本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其作品立意深远,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梦十夜》是夏目漱石的前期作品,是依托梦境的文学创作。国内外学界对《梦十夜》的研究涉及爱情、命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由于小说翻译中风格不对等之难点,所以这种现象在诸多方面都缺乏有深度的理论研究。作者采纳利奇、申丹等学者的文体分析方法和奈达的功能对等原则,试图在对翻译实践中产生的文
目的探讨沿海非高碘盐地区育龄妇女的碘营养状况,为进一步制定碘缺乏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碘盐覆盖率低的8个市(县)1 161名15~55岁的育龄妇女食用盐样和尿样,采用
威廉·福克纳是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南方作家,194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一生共写了十九部长篇小说及近百篇短篇小说,其中15部长篇与绝大多数短篇的故事都发生在虚拟的约克纳帕
拍摄地点:日本·大阪至东京的途中在水气充足、微风及大气层稳定的情况下,当接近地面的空气冷却至某程度时,空气中的水气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的能见度
全党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即将胜利结束。从哲学的层面上思考这次教育活动取得的成功经验,使其升华为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成果,有助于发现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内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