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往往从宏大叙事出发来描述和理解社会和群体表现的外在性内容,忽略了日常生活中的人的心态世界和情感世界,本研究尝试探索个体生命历程中的情感体验,追随社会学对精神世界和心灵秩序的关注。90年代开始中国城市化浪潮兴起,城市化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和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动力。城市的迅猛发展吸收了大量的资金和劳动力,其中数以亿计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打工,城市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改变着30年前禁锢在农村的绝大部分中国人。这种变化给从农村流入城市的人的心理世界和情感世界带来了何种影响。本文以2012-2013年在成都一家四星级酒店做的3个月的田野调查和9篇涉及青年农民工城市生活的小说文本为分析资料研究青年农民工的都市体验。由于体验与个体生命历程相关,本文在生命历程中个体经历的“时间性”,即过去-现在(经历)-过去与未来(重构)的框架下来研究青年农民工的都市体验。试图了解青年农民工对城市的整体印象和认知,分析都市作为一个社会-技术装置如何将从农村来的人塑造为适应城市系统的生存和生活,都市实践使青年农民工对城市、城市生活以及农村的家园有了何种认知,并在此基础上探讨青年农民工的个体命运。城市作为一种技术装置对个体进行塑造,首先表现在生产系统中职业规范和制度对身体的强制性规训使其转变为适合城市劳动力市场的身体,然而在核心的消费领域却无法给予平等的对待。城市对农民工而言成为一个仅可以用眼睛消费的美丽景观。从青年农民工的角度看,城市已成为一个有无穷吸引力的符号,原来的家和农村则成为轻视和竭力想要逃离的地方。对城市的向往导致了青年农民工们主动塑造自我习得城市人形象特质。然而受经济条件和户籍制度等各种因素的制约他们无法在城市安家,城市生活的流动性又使得难以维持稳固的社会关系,这一切都造成了对城市生活的害怕与个体的孤独感。城市消费系统中低廉的大众娱乐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这种孤独和不安,但是在另一层面上也使得个体迷失其中,忽略了对自身状况的思考。青年农民工的都市体验是整个中国近代化和现代化过程中各种社会机制的历史建构。城乡二元分隔体制、工业化过程中资本主义市场对农村劳动力的整合,以及中国以城市化为核心动力的发展模式不仅制造了农村与城市在物质上的差距,而且此种差距已然成为一种文化,导致了他们对城市的向往,对农村生活的不满与逃避,对自己社会出身的轻贱和面对城市时的自卑感。由此形成了一种双重隔离,这种隔离包括城市对他们的隔离,更重要的导致了他们对自身的隔离,他们漂泊的命运难以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