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钢组合K形偏心支撑框架结构振动台试验及抗震性能研究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ming2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强钢组合偏心支撑框架结构兼有偏心支撑框架和高强钢的优势,在大震作用下,通过耗能梁段充分发展塑性耗散地震能量,而框架梁柱和支撑由于采用高强钢仍保持弹性或部分进入塑性,合理利用了高强钢强度高,在相同设计条件下较普通钢构件尺寸小,自重轻,成本低的优点。本文对高强钢组合K形偏心支撑框架结构的动力性能及抗震设计方法进行研究,以期推动高强钢的工程应用。主要工作如下:(1)对一个三层高强钢组合K形偏心支撑框架结构试件进行了振动台试验研究,试件缩尺比例为1/2,耗能梁段为剪切屈服型。测量了试件在不同水准地震作用下的加速度响应、位移响应和耗能梁段应变响应,分析了试件的剪力分布和层间位移角。试验研究表明:结构在8度多遇地震作用下处于弹性状态,在8度罕遇地震作用下刚度略有降低,多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最大层间位移角远小于抗震规范的限值要求。(2)在振动台试验的基础上,以耗能梁段长度、耗能梁段腹板高厚比,结构高跨比和支撑布置方式作为参数,对高强钢组合K形偏心支撑框架进行动力弹塑性分析,研究以上参数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耗能梁段长度、耗能梁段腹板高厚比、结构高跨比和支撑布置方式对结构的自振周期、层间位移角、楼层剪力分布、框架柱受力、耗能梁段的剪力和转角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关设计建议。(3)对四组12个K形偏心支撑钢框架结构进行了增量动力分析,每组算例包括一个传统偏心支撑钢框架和两个不同钢材组合的高强钢组合偏心支撑框架。从层间位移角、耗能梁段转角和楼层剪力几个方面对高强钢组合K形偏心支撑框架和传统偏心支撑钢框架的抗震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以地震峰值加速度作为地震动强度参数、以结构层间位移角作为结构性能参数,得到结构的概率分位曲线和地震易损曲线,评估了高强钢组合偏心支撑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以框架梁柱或支撑屈服作为高强钢组合K形偏心支撑框架的极限状态,结构弹塑性层间位移角达到规范限值作为传统偏心支撑钢框架的极限状态,对比分析了两种结构的最大层间位移角、最大耗能梁转角和能够承受的最大水平地震作用。研究表明:相同水准地震作用下,高强钢组合K形偏心支撑框架的变形较传统K形偏心支撑钢框架大,且层数越高变形越大;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高强钢组合K形偏心支撑框架结构层间位移角达到规范限值概率很低,满足抗震规范的限值要求;达到定义的极限状态时,与传统偏心支撑钢框架相比,Q690和Q345组合的偏心支撑框架能够承受的地震作用和耗能梁段转角均更大,而Q460和Q345组合的偏心支撑框架能够承受的地震作用和耗能梁段转角最小;极限状态时,Q460和Q345组合的偏心支撑框架的弹塑性层间位移角小于规范限值,Q690和Q345组合的偏心支撑框架的弹塑性层间位移角大于规范限值。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关设计建议。(4)采用基于增量动力分析的能力谱法,对比分析了高强钢组合K形偏心支撑框架结构和传统偏心支撑钢框架结构的结构影响系数R、结构超强折减系数R?和位移放大系数Cd。研究了R、R?、Cd与结构的钢材强度、层数的关系。根据研究结果,对高强钢组合K形偏心支撑框架结构的R、R?和Cd提出了相应的设计建议,为该类型结构基于强度和性能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随着高铁、城市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隧道工程所占的比重和地位日益突出。中国已经是隧道工程的超级大国,未来还会修建更多的隧道工程。在隧道灾害中,隧道火灾虽然是小概率事件,但因其灾害严重,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隧道火灾不仅会威胁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火灾高温还会造成混凝土材料力学性能的劣化,从而造成衬砌不同程度的破坏。隧道衬砌的损伤评估及安全评价,是保证火灾后隧道安全运营的基本条件。基于此
众所周知,数学中的矩阵代数、保角变换、小波变换、傅里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等在土木工程及工程力学中有着广泛而深入的应用。事实上,就数学本质而言,保角变换、小波变换、傅里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等都属于数学中的半群范畴,而矩阵代数实则是矩阵半群。因而从数学理论出发,研究半群理论及其在土木工程及工程力学领域中的应用,是有意义的。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几类广义正则半群的代数理论及它们的代数结构。(1)定义并研究
我国古代社会遗存至今的建筑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作为不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一种重要类型多数暴露于室外环境中,这使得这类遗产不可避免地面临自然环境突变带来的灾害破坏风险,尤其是近些年发生的“汶川5·12大地震”、“玉树地震”、“海地大地震”、“印度洋海啸”、“尼泊尔大地震”、“日本熊本大地震”等骤发性自然灾害对各国建筑遗产造成了难以估计的损害,引起国际遗产保护领域的高度重视。过去很长一段
幼儿园职初教师与家长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有助于班级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利于家园共育工作的质量优质优化提升。职初教师与家长的无效沟通会使其关系逐渐疏远,有效沟通则有利于家长和职初教师形成教育幼儿的亲密纽带。提升职初教师与家长有效沟通的能力,需考虑有效沟通的构成要素及影响他们与家长沟通的障碍因素,建议通过完善职初教师的知识储备,构建平等的话语情境、提升职初教师的专业自觉水平,形成沟通主体间的视角互易、健
含碳耐火材料因具有较高抗熔渣侵蚀性和热震稳定性而被广泛应用于转炉、钢包、电炉、AOD炉及连铸等炼钢装备。但含碳耐火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向钢液增碳、散热量大导致炉壳变形、消耗较多鳞片石墨资源等问题,因此高性能低碳耐火材料的研发对钢铁冶金企业提质增效、绿色生产具有重要意义。高性能防氧化剂的制备与应用是低碳耐火材料领域的重要研究热点之一。本论文利用燃烧合成法低成本制备含AlB2复合粉,并研究其对低碳耐火
钢结构仿古建筑是中国古建筑和现代钢结构相结合形成的一种新型结构体系,它不仅保持了中国古建筑的古典之美,还具有钢结构质量轻、抗震性能好、布局灵活等优点。国内外学者已经对钢结构的基本受力行为及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本文在此基础上对仿古建筑钢结构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及减震进行系统研究。设计了8个模型比例为1:2的仿古建筑钢结构双梁-柱节点。针对现有梁端约束装置的不足,设计了一种独特的古建筑双梁-柱节点梁端
扁蜉科(Heptageniidae)是蜉蝣目(Ephemeroptera)内的第三大科,全世界已报道37属600余种。但中国只有零星报道,且已有描记和图片非常简略,往往只知单一虫态,与国外研究水平相比存在一定差距。此外,我国具有很多独特、原始种类,它们对重建该科的系统发育关系极为重要,相信对它们开展深入研究,可为目前仍不清楚的扁蜉科内部系统发育关系提供新材料和新观点。同时,该科种类众多、生物量大、
当下,"双减"政策深入民心,走进校园。"双减"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面对家长对孩子升学问题的焦虑,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面对家长对学校的殷切希望,一线教师应该怎么做?教育教学工作怎样开展?我认为,作为语文教师,要认真学习"双减"政策,
期刊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室内居住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居住品质提高与能耗增加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尖锐。从改善建筑材料的功能性角度入手,研发节能环保的新型建筑材料在提高室内居住品质的同时实现节能减排,是实现建筑节能的根本途径。本研究以TiO2光催化材料、相变调温材料、多孔调湿材料为基元材料,制备具有光-热-湿协同性能的建筑多功能复合材料。首先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Ce-La/TiO2空心微球,选
飞机发动机涡轮叶片的热障涂层在服役时,遭受高温气流的长时间作用,会在叶片基体与粘结层界面处发生严重的元素扩散现象,使基体和粘结层的成份和组织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导致粘结层的失效和基体力学性能的降低。因此,本课题以Ni基合金Rene N5基体与Ni Cr Al Y粘结层界面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界面扩散行为和反应区的形成机制,阐明了界面传质及结构演变规律;运用YSZ(氧化钇部分稳定的氧化锆)活性扩散阻挡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