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人学理论视域下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的演变分析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dump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我国为保障大学生就业,制定了一系列推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这些措施为毕业生充分就业提供制度和政策保障,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学生就业的压力。目前,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不在少数,但大多数研究集中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对策研究上,而大学生就业政策作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从不同角度出发,对大学生就业政策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本文试从就业政策的概念入手,简要论述了就业政策、大学生就业政策和马克思人学理论等概念。在此基础上,首先介绍了我国不同时期大学生就业政策的主要内容。本文是按照历史时期的发展演变为主线,从统包统分阶段、由供需见面向双向选择过渡阶段、以市场为导向的自主择业阶段和现行的相关大学生就业政策阶段四个阶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其次,以上一章的内容分析为前提,总结和归纳不同时期就业政策的主要特点,对就业政策进行了价值评述,并尝试从马克思人学理论视角出发去分析和思考问题;简要归纳建国以来我国不同时期的大学生就业政策演变的内在规律和启示;最后,根据就业政策演变的规律和特点,并结合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和就业政策现状分析,提出完善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的一些展望。从整体看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就业政策自身的不断完善,大学生就业政策将会向着合理科学的方向继续发展。然而,每一时期的大学生就业政策都有一定的缺点,但是在具体的历史阶段仍是有它的可取之处的。本文主要是视角上创新,从马克思人学理论角度出发分析和研究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有别于一般比较宽泛的探讨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论文;较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在实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总结归纳,最后提出建议。利用历史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进行研究,探求建国以来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发展过程和不同时期、不同历史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内容,揭示其发展规律和特点。
其他文献
生命责任意识是尊重人类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基础。随着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迅猛发展,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浮躁扭曲的社会风气,多元文化的冲击,西方自由主义、享乐主义、拜
讨论了模式识别的基本问题之一——图像的细化处理,将模板匹配法和八邻域分析法应用于数字识别的细化预处理中。着重比较了两种算法在数字识别中的细化结果,指出两种算法在数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政府作为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与核心,有必要在管理中发挥好自身的作用。本文以香港公立大学发展中的政府作用为切入点,研究政府在公共教育事业管理中
近年来,笔者采用针灸配合中药治疗黄褐斑6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65例均为女性;年龄28~55岁;病程5个月~8年。均有明确诱因如日光照射、化妆不当、肝肾
当代中国正处于大变革时期,各种利益纠葛与矛盾也集中爆发,人们思想活跃,价值观、世界观复杂多样,特别是处于青春萌动期的高校学生尤为甚者,加之信息的快速传播使得高校面临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多党合作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从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成为了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伴随着中国现代化历程的跌宕
我国硕士研究生2000年招生人数为10万人左右,随着近年研究生的扩招,截止2014年招生人数已达到惊人的43.9万人,人数飞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就业问题,同时伴随着高校研究生
近几年,随着智能手机的诞生和广泛使用,各大互联网公司包括巨头在互联网应用方面推陈出新、竞相追逐,现在也难以挖掘到新的突破点、增长点。物联网作为下一阶段最具增长潜力
报纸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的农村卫生事业是一片空白,广大人民群众得不到基本的医疗保障,人均寿命只有35岁。建国之后经过70年的不懈努力,我国的农村
人文精神的培育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全面发展,也关系着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塑造。高校是大学生人格养成之所,是人文精神传播的园地,在全社会人文精神的培育和塑造过程中肩负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