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争议性事件的报道框架及框架互动机制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iyt17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框架的概念起源于认知心理学和人类学的有关论述,此后,框架理论吸收了社会学、经济学、语言学、社会运动研究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形成了较为成型的框架理论。社会学家戈夫曼认为,框架就是个人将社会生活经验转变为主观认知时所依据的一套规则和结构。媒介的新闻报道框架是由框架的概念延伸而来,通过对信息的筛选、组合、强调,形成媒介对于新闻事件的认知体系,对受众认知产生影响。经过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演进,框架概念已经发展成为建构“媒介真实”的一套潜在的传播理念和机制。本研究以框架理论为主要理论基础,把研究的视角聚焦在争议性事件上,运用文献研究、内容分析、定性研究和实证研究等研究方法,深入分析和阐释争议性事件的报道框架及其形成机制。本研究以凤凰网关于“夏俊峰案”的报道框架为案例,研究样本主要选取从夏俊峰案的最高法死刑复核确认之日(2013年9月25日)至12月31日间凤凰网报道或转载的有关该事件的新闻报道。通过对样本的分析,本研究从报道框架的议题呈现、多维互动视角下的框架建构机制以及框架互动等方面,全面呈现争议性事件报道框架的形成机制,论文的主要结构如下。第一章为导论,主要就本研究的选题背景、选题目的和意义进行阐释,对框架相关理论发展演进、国内外研究情况以及研究特点和趋势进行呈现和分析,并提出本研究所运用的研究方法和主要的创新点。框架是建构媒介真实的一种重要的传播思维和路径,是媒介主要的新闻生产方式,框架既是限界,也是传播内容的结构性载体,经由框架建构起来的媒介意义具有意识形态的传播指向,即具有一定的阶级属性和价值偏向,服务于特定的利益群体。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改革深入、矛盾凸显的特殊历史时期,框架分析的视角可以聚焦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当前,对于争议性事件报道框架的研究,是一个观察和理解中国社会变迁机制的一个较为恰当的切入点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是:1、研究视角较为新颖,突破了之前研究主要以传者或者媒体为中心进行框架分析的较为单向的视角,结合互联网传播交互性的主要特征,从传者与受者互动的视角,分析媒介框架与受众框架的互动行为,探索争议性新闻事件的报道规律。2、框架互动研究。从争议性事件的特征出发,呈现和分析了报道框架与受众框架的互动机制,突破了单一的报道框架的研究。关注点不仅仅停留在传播者(媒体、政府),还关注受众(认知和认同),探寻媒介报道框架和受众框架以及两者的互动、冲突和融合的规律。3、观点创新。本研究提出争议性新闻事件是中国转型期针对特定议题所呈现的媒介文化现象,是当下意识形态斗争多元化的集中体现。框架互动是争议性事件报道框架建构的核心内容,并且归纳和总结出网络环境下争议性事件报道框架形成机制的规律。第二章为争议性事件报道框架的实证分析。分析了报道样本的框架主题、来源、传播、价值等类目,明确媒体报道的核心议题以及议题间的内在联系。阐释了样本中五种报道框架类型(矛盾冲突、人情味、责任归因、道德评判、事实)的呈现机制及其内在逻辑关系,即以事实框架为基础建立语境,矛盾冲突框架为各种争议性话题建构起对峙的情境,人情味框架、责任归因框架、道德评判框架三种框架是支持起冲突情境的三种报道策略,分别从人情味的感性认知、责任归因的理性分析、道德评判的社会文化阐释在冲突情境之下,对事件进行深入剖析,形成一个完整的框架层级。框架的建构并不是随意杂乱的,会依据新闻事件特征、社会关注度和社会公众心理诉求来建构,框架的建构过程就是新闻素材选择、强调、凸显的过程,媒介所建构的拟态环境因此得以建立。框架议题也随着事件进程发生变迁,而这种变迁既是事件本身发展形势所为,也是社会公众参与议题,与媒介框架发生互动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事件的进程。第三章是争议性事件报道框架的形成机制。分别从社会环境、媒介属性和内容制约三个主要维度对争议性事件报道框架形成机制进行分析。通过对报道样本的分析,表明新闻生产是一套制度化和组织化的过程,新闻产品的框架不止停留在个体或偶然的层面,而是群体、组织、制度、文化等复合作用的产物。互联网时代,在公众参与争议性议题讨论、表达诉求的愿望不断加强的背景下,争议性事件报道框架的公共领域特征,即为受众、媒介、官方建构了话语交锋的场域。第四章是争议性事件传受双方的框架互动。结合样本,对受众框架的基本内涵、形成机制和信息解读方式进行阐释,在此基础上,进行框架互动的实证分析,分析框架互动的规律及其对于框架建构和传播的意义。框架互动研究是在框架建构理论谱系中以受众为核心的延伸研究。通过框架互动,形成了媒体与受众间的民主协调对话机制,报道框架为受众提供了话语表达的机会,同时,也对政府相关部门进行了监督。框架互动是收集和反映民意的重要机制,是框架理论和实践在互联网时代的重要发展和延仲。争议性事件的报道框架需要从建构与受众进行民主协商对话的范式进行建构,通过互动来传播框架意义,体现框架建构的价值。最后一部分是结论和思考,综合以上研究,主要得出了以下三个结论。1)议题的设置决定了争议性事件媒体报道框架的基本属性、范式和价值偏向,在争议性事件报道框架建构中起着最高层“元框架”的统领作用。议题是从新闻信息内容中抽象出来的,经过媒介新闻报道,交给公众参与讨论的,或者有讨论性质对社会能产生影响的新闻主题或关注的话题,属于高层次的框架类型。通过核心议题的框定,确立了人情味框架、责任归因框架、道德评判框架、事实框架、矛盾冲突框架等框架类型,以此为基础,为具体的新闻报道或者媒介景象界定了“边界”。2)多维互动是争议性事件报道框架形成的动力机制。在当下互联网成为讨论公共议题和表达诉求主要路径的媒介生态环境下,媒介关于争议性事件的报道框架会激发受众潜在的各种复杂的正面或负面情绪,导致网络舆情有朝着正反两个方向发展的可能。争议性事件报道框架的建构从功能和定位属性上看,目的是通过报道框架将媒介的公共领域平台效应和主流价值观传播功能得到最大发挥。3)在争议性事件报道中,受众框架对媒体报道框架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对事件的解决与最终走向不起决定作用。
其他文献
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合理适当及时地用"克制"心理,可让师生间产生默契,达到不教而教的目的,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反之以"怒斥"的方式对待学生,会产生"愤懑"之情,有损于身心健康
基于压密注浆材料选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采用改进的AHP方法进行材料方案的多目标优选决策。在对传统的AHP方法进行改进时,采用构建三标度(-1,0,1)矩阵的方法,引入最优传递矩阵,避免了
本文论述了新课程理念下数学课堂教学的有关策略: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尝试意识和反思意识;让学生生活在充满有趣和探究的课堂中。
As representative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satirical literature,Mark Twain’s Running for Governor and Wu Jing-zi’s The Scholars are very prominent in satirical
该文结合问卷调查和访谈两种方法考察了当前部分高校学生的安全心理和行为现状。调查结果表明,三校学生的安全心理意识水平有较明显差异,但普遍水平不高,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各
目的探讨合并院前心脏停搏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合并院前心脏停搏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急诊介入治疗。结果60
针对运载火箭配套电液伺服系统产品结构复杂、生产工序繁琐、易生多余物、且其性能受多余物影响大的特点,现以提产品可靠性为目的,基于液压回路和电气回路的工作特点,分析多余物来源和典型故障模式,结合近年来质量问题数据统计,采用故障树法(Fault Tree Analysis)和矩阵图法(Matrix Diagram),对从设计至飞行的全生命周期内多余物引入模式进行识别和评定,梳理了设计、工艺和过程控制三方
针对起重机回转动作过程中有加速冲击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操作的舒适性和精准性。现对回转阀芯的匹配加以分析,找出影响回转冲击的关键因素,为后续的系统匹配提供理论依据。
——加大力度扶持粮食生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水平,不断增强综合生产能力。建立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制度,根据主产区对国家粮食安全的贡献,增加一般性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