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灌水条件下不同次生盐渍化水平土壤水盐运移特征研究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kens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扰动土壤物理性质能否反映原状大田土壤实际情况是土壤溶质运移研究关注的问题,也是室内扰动土柱模拟试验结果能否得以应用的关键。本研究根据Tyler和Wheatcraft提出的估计水分特征曲线的分形方法,分析了原状土壤和扰动土壤分形维数以及与水分特征曲线的关系。经过前期研究发现我国设施栽培条件下土壤次生盐渍化程度存在较大差异,而确定科学合理的灌水量是解决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采用室内土柱模拟的方法就灌水量对不同次生盐渍化水平设施土壤水盐运移特征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研究结果:(1)在相同质地的情况下,分形维数的大小与土壤容重密切相关,且分形维数随土壤容重的增大而增大;设施土壤水分特性曲线原状土的分形维数与扰动土分形维数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在整个含水率范围内,通过原状土与扰动土分形维数的关系来预测原状土的水分特征曲线其预测效果与实测值一致性较好,说明根据土壤扰动土分形维数来预测原状土水分特征曲线是可行的。(2)灌水后13到15天,不同次生盐渍化水平土壤水盐都表现出向下迁移的特征,15天后2g/kg和4g/kg水平的土壤出现明显的盐分表聚现象,地下水与表层灌水的下渗量没有相接;在设施土壤各盐分离子与全盐量的迁移关系中,除了HCO3-离子外,其余的7大盐分离子含量与土壤总盐量迁移之间存在极显著线性相关关系,其中阳离子和阴离子分别以Ca2+和NO3-离子相关系数最高:灌水后0-5cm和40-50cm土层土壤含盐量和土壤水分、温度具有较好的耦合效应,根据建立的耦合模型以及环境因子对积盐的影响,提出0-5cm和40-50cm是设施土壤盐分的“活动面”。(3)Ca2+与NO3-离子在灌水5-15天表现出随时间的推移剖面分布表现出“双峰”的特性,随着次生盐渍化水平的升高,Ca2+、Na+和NO3-离子淋洗速度越慢,同时其返盐时间也较迟;地下水对K+迁移影响不显著,使得K+离子在灌水后剖面分布呈现出“单峰”的特性,SO42-离子在所有次生盐渍化水平下一次性灌水难以将其淋洗出耕层;Cl-离子向下迁移速度与返盐速度均快于其它盐分离子;土壤水分再分布对HCO3-离子迁移影响较小。从环境因素影响来看,Ca2+离子在土层的表层和底层以及灌水后期都表现出与水分和温度较好的耦合效应,并且两者对Ca2+离子运移具有较好的协同作用。K+离子在0-20cm土层运移主要受水分的影响,而30-50cm土层主要受温度的影响,从灌水时间来看,在灌水后5-15天其离子的变化主要受温度影响,而灌水后20天后主要受水分的影响。N03-和S042-离子不论从土层还是时间来看,其迁移主要受水分影响较大。
其他文献
对一类群体多目标交叉决策问题的联合最优解的存在的进行了初步探讨,交叉决策是具有冲突特征问题,也可以说是广义对策问题,它的引入背景来源于冲突的经济均衡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掀起一股改革创新的热潮,对人类社会生活产生较大影响。纵观高校啦啦操课程的教学现状,其教学水平虽然总体呈递增趋势,却发展缓慢
该文提出了一种使内嵌式永磁体同步发电机(IPMSG)风力发电系统输出最大的控制方法.为了使输出功率最大,对IPMSG采用最大功率点跟踪(MPTT)和最大效率控制.通过使用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
在Reid等人工作的基础上,对Vilsmeier反应作了进一步改进,以硫化钠代替使用,贮存均不便的硫氢化钠分解Vilsmeier盐,以较高的收率获得一系列的3-硫代甲酰基中氮茚(硫醛),测定并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1iquidityrisk)因具有系统性风险的特征,一直被认为是“商业银行最致命的危险”。本世纪初发生美国的次级房贷危机而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清晰地暴露出商业
在大比例连续混凝土箱梁模型弹性范围内剪力滞效应试验研究基础上,结合混凝土箱梁的特点,通过选用合适的单元类型和材料本构关系,运用ANSYS大型有限元分析程序模拟了试验全过程,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近些年,我国对于学校体育课程标准的改革逐渐的系统化和简洁化。让体育教师在日常的授课过程中,对于教学目标和内容的把控较为完整。本文通过查找文献的方法,对近些年中英体
本文基于当前高中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水平状况及阳光体育活动开展情况而言,设计并建立了阳光体育活动结合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项目的实践体系。从实际情况出发,将课堂的理论教学和
通过分析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的工作原理.提出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SWPWM调制策略.这种基于ANN的光伏并网逆变器覆盖了SVPWM的欠凋制和过调制两种模式,能实现从线性调制到六步模式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