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自我——论托尼·莫里森的小说《所罗门之歌》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dps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托尼·莫里森的小说《所罗门之歌》为蓝本,从文化身份认同的视角分析美国黑人寻找自我的旅程,探索当代非裔美国人的文化身份建构的问题。以小说为依托,本文试图探索为何非裔美国人需要寻找自我,如何寻找自我,以及怎样理解美国黑人寻找自我的结果等问题。论文分为三个章节,分别探讨非裔美国人为摆脱身份危机所做的种种尝试,以奶人为代表的美国黑人青年形成个体身份的经历,以及美国黑人建构文化身份的问题。   黑人在美国社会的生存问题一直是莫里森小说探讨的主题。她所描述的美国黑人三种代表性的生存方式:吉他激进的种族分离主义,梅肯被白人主流文化同化的思想,以及派拉特构筑非洲田园式生活的梦想,体现了非裔美国人为摆脱身份危机作出的种种努力。自黑奴解放以来,身份危机一直困扰着非裔美国人,历代美国黑人尝试了种种做法,试图寻找到适合在美国社会生存的道路。然而,在白人统治的美国现实社会中,吉他激进的种族分离主义注定失败;被白人价值观念同化的梅肯取得了富裕的物质生活,但是并没有给他带来精神上的愉悦;美国黑人的生活现状粉碎了派拉特田园式的生活梦想。   莫里森更为关心的是以奶人为代表的美国黑人青年的成长。奶人从迷失自我到实现精神再生和认同黑人群体的转变过程体现了莫里森对非裔美国人个体身份形成的探索。对生活的困惑促使奶人去寻找自我。在这一过程中,奶人经历了一次精神上的再生,逐渐了解了自己家族的历史,重新建立起与黑人群体的联系,找寻到了自我。   莫里森塑造的奶人寻求自我的结果表明她在美国黑人通过合并“双重自我”建构文化身份问题上的困惑。从小被父亲灌输白人价值观念的奶人在寻找自我的旅程中感受到黑人传统文化的力量,成为两种文化的载体。他的经历表明非裔美国人合并“双重自我”建构文化身份的可能性。然而,找寻到自我的奶人又陷入了另一困境:不知该“退后”还是“向前”。小说这一开放性的结尾留给读者以多种阐释的可能性,同时也表明莫里森在创作《所罗门之歌》时并未意识到美国黑人合并“双重自我”的可能性。   莫里森通过对非裔美国人寻找自我这一艰辛旅程的探索显示了她对美国黑人生存困境的深切关怀。她以一种客观,实事求是的态度探索美国黑人摆脱身份危机、形成个体身份、建构文化身份所做的种种努力。虽然《所罗门之歌》开放式的结尾没有给读者提供一个明确的答案,但是事实表明莫里森以她不辍笔耕的行动启迪着读者特别是非裔美国人找寻解除自身困境的良策。
其他文献
“东山再起”的典故出自《晋书·谢安传》,指的是东晋名士谢安重新出山做官的故事.相比较,“东山再起”的主人公谢安的名气,比“东山”要大得多.东山再起后的谢安,指挥了东晋
期刊
杰克·凯鲁亚克是“垮掉派”的领袖和代言人,其小说《在路上》被誉为“垮掉派”的圣经。由于小说中的人物居无定所、放荡不羁、反叛权威、抛弃传统的中产阶级道德行为标准和物
本篇论文主要探讨包柏漪小说《春月》中对于故乡的文学再现。通过聚焦作者如何呈现小说中家族史的主题,展现作者如何尝试突出她对故乡和故土的怀旧回忆。本文将从小说的情节
学位
在城市建设上,古人已注意到排水系统建设.成书于战国晚期的《管子》论述了建设城市沟渠排水设施的原则:“地高则沟之,下则堤之……内为落渠之泻,因大川而注焉.”古都开封地处
期刊
本文通过分析安装桥梁支架的基础施工技术,对桥梁施工中现浇箱梁技术的质量控制要点进行了重点剖析和论述,结合永兴大道通扬运河大桥箱梁分析在恶劣环境中现浇箱梁技术在桥梁
此论文试对吴尔芙的《达罗威夫人》和张爱玲的《金锁记》进行比较研究。虽然两本小说涉及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但两者至少在主题方面具有可比性,即家庭中的女性对独立个体这一
学位
颜色营造“大”视野白色是百搭色,无论用在哪里都不会突兀.对于小户型来说,白色能够在视觉上营造出一种看到的空间比实际空间更大的错觉.屋顶、墙壁、地面都用白色,视觉上扩
期刊
彩电业新变局日前,国家统计局创办的中怡康统计机构公布了2005年10月中国彩电市场的最新市场情况:中国品牌在零售量的占有率达87.27%,外资品牌只占12.73%;并且前5名全部是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