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核耗散探测超重区核壳层结构的理论研究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zy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对幻数实验现象的解释所提出的原子核壳模型一直是人类认识微观物质世界的重要理论工具。根据宏观-微观等理论模型预言的超重元素稳定岛中心在Z=114、N=184的双幻核附近,Z=108和N=152、162均为可能的新幻数。此外,不同的实验结果支持Z=108、N=162应该是形变亚壳,其周围也存在一批相对稳定的形变超重核。显然,原子核的壳效应是研究熔合蒸发反应中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因素。目前来看,熔合蒸发反应依然是合成新超重核素最重要的反应机制,核耗散及能级密度参数作为超重复合核退激阶段的关键输入量,直接影响着熔合蒸发反应中复合核的存活几率及蒸发剩余截面。此外,非常值得指出的是,核耗散在整个退激阶段中表现出的阻尼效应与由于原子核壳效应在而呈现出的阻尼现象相一致,因此本工作利用核耗散强度提取超重区中子亚壳和质子主壳附近结构信息,可为探寻原子核内部壳层结构提供一种核反应途径。为了利用核耗散强度提取超重区中子亚壳结构信息,我们对Z=104~108和Z=110共6种元素的29组冷熔合反应道和14组热熔合反应道,分别选取5种不同核耗散强度和2种能级密度参数进行数值计算。对于冷熔合反应道的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核耗散强度逐渐增大,复合核的蒸发剩余截面也随之增大,其壳效应主要表现在1n退激道;在中子亚壳N=152和N=162附近,为更好地重现实验数据,核耗散强度需明显增大,在高能区其核耗散强度在相同情况下,更是要高于其临近同位素反应道7~8倍;对于非中子亚壳其核耗散强度较弱,且不同同位素反应道间的差距并不明显。对于热熔合反应的计算结果表明:对4n退激道,核耗散强度在中子N=162附近强度比其同位素明显增大,显现出了闭壳效应。为了利用核耗散强度提取超重区质子闭壳结构信息,我们对合成超重元素106Sg、108Hs、112Cn、114Fl和116Lv的7组反应道进行了数值模拟。这些反应道的3n和4n衰变道的计算结果均表明了随着核耗散强度逐渐增大,复合核的蒸发剩余截面也随之增大;Z=114质子闭壳处的核耗散强度从Z=114向两侧递减,Z=114时核耗散强度最大。随着核耗散强度的增加,裂变被延缓,复合核的存活几率增加,蒸发剩余截面值增大,这是由于质子闭壳效应增强了超重复合核的稳定性。上述规律为获取超重核的结构信息提供了一种潜在的核反应学方法。
其他文献
本文在三轴转子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偶偶核芯与单粒子间的四极-四极相互作用而构建了适合描述振动到三轴形变过渡区奇核低激发性质的新粒子转子模型,导出了该模型中相关物理量的矩阵元,并据此编制了相应计算程序.作为初步应用,本文利用新粒子转子模型计算了振动到三轴形变过渡区的135Ba和131Xe的低激发能级,约化E2跃迁几率和部分低激发态电四极矩,并与相应的实验结果,原粒子转子模型,临界点对称性E(5/4)模
学位
基于粤港澳大湾区545份有效问卷,从游客感知价值视角,探索游客参与价值共创的结构维度,构建游客价值共创“动机—行为—结果”形成机制,得出邮轮游客价值共创提升路径:邮轮旅游企业要准确把握游客需求,激发游客价值共创动机,促进游客参与价值共创行为,提升游客感知价值,实现供需双方合作共赢,促进邮轮旅游产业发展。
期刊
水稻作为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在我国种植面积十分广泛,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随着航空植保机械的发展,对水稻精准施药的要求越来越高。但当前我国水稻施药关键装备仍然落后,“事前”无法结合田间信息按需自适应施药,造成农药浪费大,利用率低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事后”药液沉积参数检测手段粗放、低效,无法为雾滴沉积分布规律的有效评估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支撑。由于播种不均匀、漏播、过量施肥等人为因素,或水灾、
学位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和神经网络的发展,开放域对话系统的研究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目前大多数对话生成方法主要关注回复内容的质量,忽略了情感对于回复生成的影响,但情感表达能使回复更加自然流畅。因此,在自然语言对话系统中考虑情感因素十分重要。此外,传统基于RNN网络的Seq2Seq模型生成回复时,会出现情感表达不明确、回复内容单一且相关性低等问题。该文针对以上问题,进行了以下研究:首先,针对现有对话生成
学位
近年来,通过深度学习方法解决声音事件定位与检测任务成为热点研究方向。深度学习方法在识别精度上有着巨大的优势。但是,现有方法大多存在不同任务匹配效果差和相关性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利用时序特征处理和多输出匹配思想从模型精度角度进行以下研究。首先,为了能够更好的处理音频信息的时序特征,提出了基于注意力的卷积递归神经网络进行声音事件定位与检测。针对一般的卷积神经网络受限于局部感受野,不能充分的处
学位
三维荧光光谱是广泛应用的一种荧光分析技术,也是用于分析荧光数据的重要手段。它具有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等优点。在进行荧光光谱实验时,由于生成机理的限制,光谱数据存在拉曼散射、瑞利散射等无用散射,无用散射会影响分析混合物的有效信息准确程度,降低三维荧光光谱对实验的鉴别能力。于是,去除三维荧光光谱中的拉曼散射、瑞利散射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在现有的去除无用散射的方法中,大部分通过人为设定无用散射的宽度,实
学位
标准模型预言中微子的质量为零,但是中微子振荡现象的发现表明中微子具有非零的质量。基于这样的事实,人们就需要对中微子的质量来源做出合理的解释。跷跷板机制在众多解释中微子质量来源的机制中脱颖而出。跷跷板机制之所以能够广受人们的欢迎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它能够自然地解释中微子质量的微小。其次,它可以通过轻子生成机制解释宇宙中正反物质不对称现象。中微子共有三个混合角(θ12、θ13和θ23)。在θ13值确
学位
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的矢量玻色子散射(VBS)过程为寻找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提供了理想的条件,而它对四规范玻色子反常耦合(aQGC)非常敏感。实验上,ATLAS和CMS就是通过测量VBS给出了 aQGC的实验限制。此外,测量VBS过程中W和Z玻色子的极化分数是对电弱对称破缺的一个基本检验。由于弱相互作用的宇称不守恒,可用W和Z玻色子的弱衰变产物的角分布来测量它们的极化,而极化是寻找新物理的重
学位
近年来,随着地面5G通信网络的不断发展,物联网的技术与应用已逐步完善。而以Starlink、鸿雁、虹云等卫星星座为代表的低轨卫星通信网络是实现未来6G时代万物智联、全球卫星通信网络覆盖的主流解决方案,因此地面物联网应用的接入技术和方式也应相应地与之匹配。为实现地面物联网顺利接入到卫星通信网络,本文在现场可编程逻辑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平台上研制
学位
因为实验上至今未能发现任何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粒子,所以研究新的相互作用的一般方法——标准模型有效场论(SMEFT)逐渐被理论和实验研究所青睐。一般情况下,六维算符会对新物理效应产生最大的贡献,但在一些特殊过程中,新物理的领头阶贡献会在八维算符产生。矢量玻色子散射(VBS)就是一个对四规范玻色子反常耦合(aQGC)诱导的八维算符敏感的过程,它因对电弱和希格斯物理敏感而成为探测新物理的绝佳窗口。我们在S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