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隐逸审美文化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joy9912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宋代隐逸审美文化为研究对象,从美学和文化相结合的角度,全面而深入地探讨隐逸审美文化这一中国古代审美文化史上独特的文化形态,客观而细致地探寻宋代隐逸士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追求,力图对宋代隐逸审美文化形成兴盛的历史背景、基本特点作深入地阐释和分析,在对宋代隐逸审美文化做整体观照的同时,还选取了最能体现宋代隐逸审美精神的园林艺术来做个案分析,以图通过总体观照与具象呈现来展现宋代隐逸审美文化的文化品质。本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隐逸审美文化的界定”。“隐逸审美文化”是本文在综合考察目前学术史上对于隐逸、隐逸文化以及隐逸与中国传统审美文化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个全新概念。要对宋代这个特殊时期的隐逸审美文化展开讨论和分析,就必须先要明确什么是“隐逸审美文化”。本文通过对隐逸、隐士、隐逸文化以及审美文化概念的逐层深入地界定,力求实现隐逸与审美、隐逸文化与审美文化的对接,最终明确隐逸审美文化的内涵和外延。第二部分“宋代隐逸审美文化的历史背景”。宋代提倡“以文化成天下”,实行文官政治,隐士受到统治者的空前礼遇,由是宋代隐风炽烈,隐士规模和范围空前扩大,这些具有极高文化素养的隐士们自觉投身艺术创造中,就有了宋代隐逸审美文化的勃兴。在“三教融合”的大背景下,仕与隐走向和谐统一,隐逸由“隐”的初级境界上升到“逸”的高级境界,由此带来的是宋代隐逸审美文化的转型。由于宋代隐士不拘泥于隐逸的具体形式,看重的是于内心深处的精神隐逸,宋代隐逸审美文化也随之提升到不拘法度、超凡脱俗的“超逸”的最高审美境界上来。第三部分“宋代隐逸审美文化的基本特点”。宋代隐士的精神隐逸是以一颗肯定现实、拥抱现世之心来实现由入世而出世的自我生存,在他们的隐逸生活和隐逸审美中就诞生了一种新的审美心态——超然。在这种超然隐逸审美文化心态的导引下,清澄淡雅但又不失大味、大美的平淡美就成了宋代隐逸审美文化的基本风格,同时不拘法度、恣情适意的超逸境界成为宋代隐逸审美文化普遍追求的最高理想。第四部分“宋代隐逸审美精神与审美文化创造:以园林为个案解读”。宋代士人看重精神隐逸,白居易的“中隐”观正好契合了这种心态,于是边官边隐的“中隐”模式成为宋代士大夫普遍的生存选择,而园林又是安放这种隐逸精神的最佳场所,于是园林艺术备受青睐,其在自然野逸、简淡素朴、画境而文心之中处处彰显着宋代士人超然物外、平淡至真以及超蹈远逸的隐逸审美文化精神,成为宋代隐逸审美文化的典型艺术样式。
其他文献
心理一致感(sense of coherence,SOC)的概念自从被以色列心理学家安东诺维斯基(Antonovsky)提出以来,备受国外学者的关注,目前已成为国外健康心理学领域最为关注的研究焦点之
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是平行并列的两大类金融运行主体,是我国宏观调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协调运作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然而,近年来,政策性
美国学者拉里·博西迪和拉姆·查兰著的《执行—如何完成任务的学问》中文译本03年出版以来,“执行”一时间成为了国内管理学界研究的热点。经过近几年的研究,学者们取得了不
<正>洪晓楠(1963-),安徽桐城人。1985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物理专业,1991年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毕业,2006年获大连理工大学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博士学位,1996年
银屑病发病机制复杂包括遗传、免疫、精神状况等因素,而各种Th细胞在银屑病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维生素D及其衍生物对银屑病具有良好防治作用,且维生素D对银屑病的治疗作用可
风轮是风力发电机组中最主要的受力部件,风力发电机组中其它的零部件受到的载荷主要是由风轮上受到的载荷造成的。由载荷引发的机组零部件长时间的大幅度振动,会导致零部件的
案例教学二十世纪初起源于"哈佛大学",后被逐渐推广在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注重能力"目标定位,结合制药行业应用型人才需求,在药物化学课堂教学中应用
以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电工电子实训基地为例,针对当前实训基地建设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现状,提出引企入校和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内涵建设。通过引入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文化氛
近年来我国绿茶总产量居世界首位,但由于茶叶感官评判结果的主观性强以及理化检测时间长、费用高等缺点,无法满足茶叶生产加工和贸易过程中有效成分快速检测的需要。近红外光
企业信用评级主要包括偿债能力和偿债意愿两个方面。建立客观公正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形成相应的评价方法,能促进企业信用交易的活跃,以及融资方式的灵活多样。然而,我国企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