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RSV临床毒株的分离鉴定及鲎素抗PRRSV感染的作用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俗称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感染引起的一种以繁殖障碍和呼吸道感染为主要症状的传染病,严重危害猪业。PRRSV是一种易突变的RNA病毒,具有基因多样性,临床上常出现继发感染与混合感染。PRRSV被鉴定至今已有30余年,至今无有效的防控措施,制约了养殖业的经济效益。鲎素(Tachyplesin)是一种从东方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 Leach)分离提取出来的2.3 kDa的阳离子抗菌肽(Antimicrobial peptide),由17个氨基酸组成,是天然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鲎素除了具有抗细菌、真菌作用,还具有抗病毒作用。研究发现,鲎素对水泡性口炎病毒、甲型H1N1流感病毒、呼肠孤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和神经坏死病毒具有抑制作用。鉴于PRRSV变异性强,对疑似PRRSV感染的样品进行病毒分离、鉴定,其中ORF5基因变异较大,根据ORF5的序列情况将北美洲型PRRSV分为四个谱系,因此可以针对ORF5来分析PRRSV遗传变异情况,探求该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流行特点及抗原变异规律。同时为研究鲎素对PRRSV感染的影响,以CRL2843CD163细胞和原代PAMs作为体外模型,采用Western blot和病毒滴度测定的方法,探讨鲎素对HP-PRRSV和临床分离毒株感染的影响,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PRRSV临床毒株的分离鉴定:对疑似PRRSV感染的7份临床样品进行ORF7基因检测,用其中一份阳性样品接种Marc-145细胞和PAMs,将分离得到的毒株命名为SD-LY并进行ORF5基因序列测定和遗传进化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本试验分离毒株SD-LY与BJ-4毒株亲缘关系更近,同源性96.0%,根据进化树分析SD-LY属于lineage5。2.鲎素细胞毒性的测定:使用CCK-8试剂盒评价鲎素对CRL2843CD163细胞和PAMs的细胞毒性。试验结果表明:鲎素浓度在0~75 ng/mL无细胞毒性,当浓度为100ng/mL时会产生细胞毒性。3.鲎素对PRRSV复制的影响:CRL2843CD163细胞和PAMs分别接种PRRSV GD-HD毒株后,与鲎素孵育。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当鲎素浓度为25 ng/mL时,PRRSV N蛋白的表达水平、子代病毒滴度无显著变化,当鲎素浓度为50 ng/mL和75 ng/mL时,PRRSV N蛋白的表达水平、子代病毒滴度显著降低,呈浓度依赖性。4.鲎素对PRRSV感染活性的影响:PRRSV GD-HD毒株与鲎素共孵育后,将混合物与CRL2843CD163细胞或PAMs共孵育。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鲎素浓度为25 ng/mL、50 ng/mL、75 ng/mL时,PRRSV N蛋白的表达水平、子代病毒滴度都显著降低,呈浓度依赖性。5.鲎素对PRRSV易感细胞的易感性影响:鲎素与CRL2843CD163细胞或PAMs共孵育后,接种PRRSV GD-HD毒株。试验结果表明:当鲎素浓度为25 ng/mL、50 ng/mL、75 ng/mL时,PRRSV N蛋白的表达水平、子代病毒滴度都无显著变化。6.鲎素对PRRSV临床分离株复制的影响:CRL2843CD163细胞接种PRRSV SD-LY毒株后,与不同浓度的鲎素孵育。试验结果表明:鲎素浓度为25 ng/mL、50 ng/mL、75 ng/mL时,PRRSV N蛋白的表达水平、子代病毒滴度都显著降低,呈浓度依赖性。综上所述,本研究分离鉴定得到一株PRRSV临床毒株并将其命名为SD-LY,根据ORF5序列对比分析、鉴定SD-LY属于lineage 5谱系。鲎素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PRRSV在CRL2843CD163细胞或PAMs中复制,主要是通过抑制病毒的感染活性抑制PRRSV在细胞中的复制,为鲎素作为抗PRRSV治疗药物的研发奠定了理论和试验基础。
其他文献
目前,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s)广泛应用于军事反恐、环境监测、精细农业、医疗健康、智能家居和工业生产控制领域。在WSNs中使用不同类型的节点进行监测时,会形成异构无线传感器网络(Heterogeneous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HWSNs)。在HWSNs中,覆盖空洞是一个关键基础性问题,传感器节点被飞行器随机抛洒于指定区
图像降噪是图像处理中的一项基础技术,同时它也是图像处理中一项热门研究。图像处理在医学图像中应用广泛,医学图像是医生判断病灶、诊断病情的依据和辅助工具,所以研究如何更好去除医学图像噪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分析和研究现有图像降噪方法基础上,发现已有方法仍然存在一些不足,诸如,降噪后出现纹理模糊、对多种噪声情况研究较少、缺乏对真实图像应用等问题。论文主要研究用神经网络如何对图像进行降噪,主要内容有神经
共享单车因其便捷和环保等优点,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辅助手段,近年来备受青睐。然而,在实际使用中,共享单车极易出现资源分配不平衡的现象,即在一些区域“供不应求”的同时,其他区域则又可能“供大于求”。因此,探讨共享单车的资源分配问题,对于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用户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现有研究,缺乏对共享单车系统复杂时空关系挖掘的问题,探索研究基于时空聚类的单车停放站点划分方法及其单车需求预测模型。(
基于大量的电子病历数据,智慧医疗使用现代计算机技术手段结合现有医疗数据辅助医生进行诊疗。本文通过深度学习方法结合电子病历数据构建深度学习模型,从而帮助医生对患者完成疾病诊断以及后续的药品推荐,进而提高医生的治疗效率。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构建了1D-DLSTM疾病诊断模型。首先,通过结合ICD-10构建了医学领域的专业词库,并使用Jieba分词法联合医学词库对病历进行分词。其次,利用Skipg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导致成人视力障碍的主要原因,及早发现并治疗对于降低患者的致盲风险至关重要。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CNN)的方法可以有效地通过对患者视网膜眼底图像进行分类,实现病变的分类检测。此类方法通常需要一个大型的已标注数据集来支持模型训练,但在实际应用中,高质量、大规模的标注数据集获取往往面临诸多挑战。同时,深层CNN模型,不仅训练耗时,而且容易导致过拟合等问题。因此,探索一种基于CNN且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s)作为智能科技领域研究开发的基础设施,因其具有感知性能强和运算处理快速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随着网络应用环境的不断变化,传感器节点的种类变得多样化,节点性能得到高质量的提升。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涌现了大量的智能产品,无线传感器网络作为基础构件,被广泛应用于物联网智慧城市、智能家居、自然灾害监测预报预警、智能医疗与健康
图像去模糊技术不仅是计算机视觉范畴内的研究热点之一,也是最基本且具有研究意义的课题。手持设备和被拍摄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会使图像产生模糊效应,而将复杂的模糊图像通过算法模型复原出清晰的图像是图像去模糊的主要目标。由于模糊核的生成不满足唯一性,因此图像盲去模糊即是一种不适定性问题,也是一种病态问题。随着深度学习技术在图像处理领域的不断应用,图像去模糊技术在评价指标、视觉效果上均有所提升。深度神经网络通
准确判断农作物病害是监控农作物长势长情的重要的环节,计算机视觉图像技术和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为精准农业提供了技术条件,为农业发展智能化提供了可能性。本文以番茄图像病害分类为切入点,采用一系列的图像处理技术优化图像数据集,在此基础上提出两种神经网络算法完成番茄叶片图像的病害分类和病害程度分类研究。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1)对数据进行预处理。本文的实验数据来源于Plantvillage工程提供的番茄图
牛无形体病(Bovine anaplasmosis)又叫牛边虫病,是一种立克次氏体目、埃利希体科、无形体属的牛无形体(Anaplasma bovis,A.bovis)侵染所导致的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的致死性的疾病。其病原体主要寄生在红细胞与单核细胞内。该病每年的易感期分布在4-10月,其中在7-10月份的发病率到达顶峰。该种疾病暴发的严重程度主要与其传播媒介-蜱虫的活跃度相关,但是其它的一些吸血昆
干旱是自然灾害中最严重、破坏性最强的灾害之一。在全球气候变暖的驱动下,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干旱的影响及其驱动因子逐渐成为科学研究的热点。为了更好地监测和预报我国的干湿程度,分析研究干旱的驱动因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了气象站点、环流指数、社会经济指标和温室气体等数据分析了气候变化、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活动对干旱的影响。基于水分亏缺/盈余指数(water deficit/surplus,D)对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