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城市工业遗产综合评估与保护利用模式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nfeiwo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化水平提高和产业结构调整,传统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不断下降。以兰州为代表的传统工业城市,正面临着经济转型升级和城市建设所带来的巨大挑战。在这转折性的关键期中,大量有价值的旧工业建筑及其土地资源成为城市更新改造的主要对象,城市的历史环境受严重破坏。但是,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的价值和意义尚未形成普遍共识,已有相关研究与实践经验的深度和广度还不足以凝练成完整理论进行推广。因此,如何准确评估及合理保护利用工业遗产,对城市更新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在此背景下,本文吸收和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对城市工业遗产的理论发展和实践经验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总结。运用地理学、城市规划学、建筑学、景观学等相关知识,论文分析了城市工业遗产的构成要素、属性和资源空间,阐述了保护与再利用的基础理论。在此基础上,论文分析城市工业遗产的价值构成,构建出评价体系;选取兰州城市工业遗产进行实证研究,在基础理论和评价系统指导下,针对现状问题研究兰州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策略和方法。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如下四个方面:  (1)提出了城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理论基础。通过国内外对工业类历史建筑研究的系统总结,结合中国城市化历史背景,提出了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不仅要遵循文化遗产保护理论,还应结合城市发展、资源再利用、消费空间等理论进行科学指导。在此理论支持下,总结了城市工业遗产的空间资源结构体系和保护与再利用模式。  (2)建立了工业遗产的综合评估体系和方法。根据工业遗产的特殊性,提出了城市工业遗产评估应以本体价值特色为评价主体,辅以保护与再利用措施进行综合评价,利用AHP法(层次分析法)构建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并通过对兰州城市工业遗产评价进行评估检验。  (3)分析了兰州城市工业遗产的分布特征和形成原因,并对兰州城市工业遗产做出总体诊断。通过对资料的统计、分析和现场调研,理清了兰州市的工业发展脉络和工业遗存现状分布,甄别了城市工业遗产类型。以此为研究基础,总结出兰州城市工业遗产在时间、空间、产业类型等方面的分布特征和产生原因。  (4)探讨了兰州城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模式。结合实际,通过建立兰州城市工业遗产的基本理论框架,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构建了“城市—片区—街区”三个层级的兰州工业遗产保护模式,提出了相应的保护与再利用实施措施和方法。
其他文献
农村公共物品投资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物质基础,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效手段。四川省是西部典型的农业大省和山区大省
借小说作品中人物的"俊眼",也即特定的视角、眼光及其背后的立场,能艺术地交代环境、描写人物、折射时代身影。教师如果独具"慧眼",由此切入,挖掘、利用特定的文本教学资源,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传统消费观念也正在逐步向现代消费观念转变。消费在经济运行的各个层次中,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消费能力影响着经济的发展水平,国家
深空探测是进入太阳系空间和宇宙空间的探测,它有助于我们更深入了解宇宙的形成、演化和消亡,并对人类自身的起源和发展保持清晰的认识。对近地行星和卫星表面岩矿成分的探测是
通过平衡震荡法研究雅安上里小流域旱地、荒草地、混交林、杉木林、竹林,五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0~10cm)及流域沉积物对磷的吸附解析特征,以及在磷浓度为5mg/L,时的吸附动力
三维实体模型能够精确描述三维物体的形状,被广泛应用于生物、物理、医学和航空航天等领域。通过对三维线框模型进行对称性检测,对由线框模型重构实体模型有较为重要的意义。快
随着测绘地理信息的发展和国家对“十二五”总体规划纲要的要求,建成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和信息化测绘体系已经是大势所趋。地名地址数据是地理空间框架数据库中重要的组成部
地图是研究地球科学的基础数据,也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数据源。地理信息系统主要以地图方式显示各种地理信息,它的发展离不开地图。计算机制图学的出现,使得纸质地图以数字形式
随着资源与环境问题迅速增长,可持续发展问题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循环经济理念应运而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PEIA)作为战略环境影响评价(SEA)的重要内容,在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前瞻性意义,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将循环经济理念作为SEA的评价标准,不仅可以借助PEIA的法律效力将循环经济理念落实到规划的具体实践中,而且使PEIA更加注重资源的节约和废物的减量化。本文以循环经济与SEA理论为
陆-气水热交换受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主导下的土地覆盖变化的共同作用和影响。一方面,陆-气水热交换是陆面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土地覆盖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