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北半干旱雨养区水分亏缺、气温变化不稳定、小麦产量偏低,覆盖栽培可以有效调温稳温、集雨保墒,提高降水利用效率,是该区冬小麦稳产高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研究了不同覆盖方式和覆盖材料对旱地冬麦田土壤温度和小麦生长及产量影响。试验包括全膜覆土穴播(PM)和4种方式的秸秆带状覆盖共5种覆盖方式,其中秸秆带状覆盖将田块分为覆盖带和种植带,相间排列,覆盖带宽均为50 cm,种植带宽依次为35cm、50 cm、70 cm、85 cm,带内分别种小麦3行(SM3)、4行(SM4)、5行(SM5)、6行(SM6)。SM3和SM4为3种覆盖材料,分别为新玉米秆(N)、旧玉米秆(O)和麦秆(W),SM5和SM6覆盖材料为新玉米秆,并对比露地种植(CK)。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覆盖方式对冬小麦产量有不同影响。秸秆带状覆盖处理的产量随种植带宽度及总带幅增加而降低,其中3行(SM3)、4行(SM4)分别较露地(CK)增产69.1%、41.3%,5行(SM5)、6行(SM6)较CK无显著差异。全膜覆土穴播(PM)较CK可显著提高冬小麦产量61.3%,产量与SM3和SM4差异不显著。产量的差异主要是由穗数和穗粒数差异引起的,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处理间的变异系数(CV)分别为15.7%、16.1%,千粒重则较稳定(CV=8.5%)。秸秆带状覆盖的单位面积穗数随种植带宽度及总带幅增加而降低,SM3、SM4较CK分别显著提高20.2%、13.4%,SM6显著低于CK17.9%,SM5与CK差异不显著;PM显著低于CK15.2%。覆盖总体提高穗粒数,秸秆带状覆盖较CK提高20.4%-37.4%,PM较CK显著提高63.9%。2.覆盖利于冬小麦的营养生长,促进冬小麦主茎花前干物质的转移和花后干物质积累。覆盖不同程度影响株高和单株干重,SM3、SM4株高高于CK16.8%、18.6%,PM株高和单株干重显著高于CK27.1%和78.4%。覆盖花前干物质转移量和转移效率分别较CK显著提高0.17-0.26 g和4.31-7.37个百分点,花后干物质积累量提高0.15-0.38 g,主茎收获指数提高5.6-9.1个百分点。3.覆盖对全生育期0~25 cm土壤平均温度有不同程度影响。SM3和SM4较CK具有显著降温效应,降温幅度分别为1.78℃和2.27℃,SM5、SM6、PM与CK差异不显著。秸秆带状覆盖在各生育时期基本表现为降温效应,且降温幅度均随生育进程推进而增大;其中SM3和SM4在各时期对0-25 cm土壤平均温度一致具有降温效应,SM5和SM6在拔节期为增温效应,其余各生育时期均表现为降温效应;土层上,除SM6上层(0~10 cm)有增温作用外,SM3、SM4、SM5在各土层均较CK降温,且降温幅度基本表现为下层(15~25 cm)大于上层(0~10 cm);PM各生育时期平均温度及各土层平均温度均与CK无显著差异。而具体比较土壤温度时空动态可见,覆盖对土壤具有增温和降温的“双重效应”,覆盖较CK的降温点次占土壤温度测定点次的比例依次为:SM3=SM4(92.5%)>SM6(85.0%)>SM5(82.5%)>PM(70.0%)。秸秆带状覆盖对土壤日均温的降温效应最终导致生育持续期较对照CK延迟近8-16 d,而全膜覆土穴播较CK提前了6 d。除越冬外,各生育时期土壤温度日变化均表现为,早晨随着土层深度的加深而升高,中午和傍晚则相反。日变化幅度生育后期(开花期~成熟期)>生育前期(越冬期~开花期),并且上层(0~15 cm)>下层(15~25 cm)。覆盖在早、中、晚对各土层基本表现为降温效应,降温幅度依次为中午>傍晚>早晨。处理间差异以傍晚最大,其次为中午,早晨最小。4.秸秆覆盖材料对小麦产量、穗数、穗粒数、株高、单株干重无显著影响,但处理间千粒重的差异较大,平均来看SM3显著高于SM4 5.9%,以SM3-N最高,SM4-O最低,两者相差10.8%。秸秆带状覆盖措施间开花期~成熟期0~25cm土壤温度差异,平均来看麦秆(21.24℃)>旧玉米秆(21.13℃)>新玉米秆(20.26℃),SM3(21.10℃)>SM4(20.66℃),各处理以SM4-N最低,SM3-O最高,两者相差1.77℃。覆盖措施间开花期~成熟期土壤温度变异系数为:新玉米秆(12.55%)>旧玉米秆(11.49%)>麦秆(10.45%),SM3(11.40%)与SM4(11.45%)相近,即麦秆覆盖土壤温度波动较为平缓,玉米新秆较为剧烈。适宜的秸秆带状覆盖可以有效降温减蒸,促进小麦生长,具有与地膜覆盖相近的增产效应;同时覆盖秸秆经过腐解易于粉碎还田,可实现用地养地结合。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综合考虑,秸秆带状覆盖更适合在西北旱作雨养区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