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管术后早期腹膜透析相关感染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linliu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腹膜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最重要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之一。通常使用的置管方式为传统开腹置管、腹腔镜下置管以及经皮穿刺置管。经皮穿刺置管是一类微创的置管方法,它的优点在于穿刺部位的密封性相对较好,对患者的创伤更小,术后感染的发生率更低。腹膜透析置管属于Ⅰ类切口的清洁手术,常规不必要进行预防性抗生素治疗,但由于终末期肾病患者一般情况较差,且透析导管属于外来物置入,在国际腹膜透析协会提出的指南中建议在插入导管前立即使用预防性抗生素。我院在临床实践中初步发现经皮穿刺置管术前即便不使用预防性抗生素,对术后并发症无明显影响。为进一步明确经皮穿刺置管术前预防用抗生素对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影响进行了这项多中心回顾性研究。方法:本研究纳入了国内8个腹透中心从2017年10月至2021年11月采用经皮穿刺法进行腹膜透析导管置入的终末期肾病患者,排除了年龄小于18岁的患者。根据术前是否使用抗生素预防分为抗生素组和非抗生素组,收集患者的一般情况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所有病人均在术后14天内开始低剂量间歇性腹膜透析,分别观察记录两组在术后30天内早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主要包括感染性并发症(腹膜炎、导管相关感染)和非感染性并发症(导管移位、透析液渗漏、导管堵塞、腹壁疝和胸腹瘘等)。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共纳入341例患者,男性186(54.5%)名,女性155(45.5%)名,平均年龄是52.77±14.06岁。抗生素组有208(61.0%)例患者,非抗生素组有133(39.0%)例患者,两组在一般情况包括性别构成、年龄、身高、体重、原发病、合并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前实验室指标包括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钾、血钠、血尿素氮、血清肌酐、血二氧化碳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1个月内发生腹膜炎情况:抗生素组4例(1.92%)患者,非抗生素2例(1.5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1,P=0.48)。1个月内发生导管相关感染情况:抗生素组3例(1.44%),非抗生素组3例(2.2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6,P=0.55)。1个月内发生非感染并发症情况:抗生素组20例(9.62%),非抗生素组13例(9.77%),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99,P=0.16)。结论:经皮穿刺置管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不能减少术后早期并发症。目的:腹膜透析作为一种终末期肾病的替代治疗方法,较血液透析而言,可以更好的保留残余肾功能,提高透析后的早期存活率。尽管腹膜透析是一种节省医疗成本的方法,为终末期肾病患者提供了许多好处,全球范围内大多数尿毒症患者首选的透析方式依然是血液透析。较高的技术失败率是将其作为首选透析方式的主要障碍。腹膜透析的成功实行有赖于一个进出通畅的透析导管和功能正常的腹膜腔。腹膜透析操作过程或患者相关因素都有导致相关并发症发生的可能,虽然已有一些研究提出了预防相关的建议,但对于术后早期腹膜透析相关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相关研究较少。为明确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我们分别对腹膜炎和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情况进行了分析,以求早期识别高危患者并制定预防策略,改善患者预后。方法:这是一项多中心回顾性研究,选取了来自江苏省内4个中心(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镇江市人民医院)从2012年10月至2021年11月进行腹膜透析导管置入的成年终末期肾病患者。收集患者置管时的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指标,观察记录术后30天内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根据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分别进行分组,比较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各项指标的差异,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置管术后早期腹膜透析相关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了1283例终末期肾病腹膜透析患者,其中男性719(56.0%)名,女性564(44.0%)名,平均年龄53.68±16.02岁。慢性肾小球肾炎是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有69(5.38%)名患者术后发生了早期感染性并发症,腹膜炎38(2.96%)例,导管相关感染31(2.42%)例。腹膜炎发生的时间为术后6.84±3.99天。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的时间为术后7.19±3.87天,未发现由导管感染引发的继发性腹膜炎。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男性(OR=0.40,95%CI0.23-0.72,P<0.01)、更长的住院时间(OR=1.05,95%CI 1.02-1.09,P<0.01)、手术方式[经皮穿刺(OR=0.39,95%CI 0.20-0.78,P<0.01)]、便秘(OR=2.05,95%CI 1.15-3.65,P=0.01)、血肌酐(OR=1.01,95%CI 1.001-1.003,P<0.01)与腹膜炎的发生显著相关。多元logistic回归发现便秘(OR=5.52,95%CI1.25-24.33,P=0.02)与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显著相关。结论:更长的住院时间、便秘、血肌酐水平是置管术后早期腹膜炎的危险因素。男性、使用经皮穿刺置管是置管术后早期腹膜炎的保护因素。便秘是置管术后早期导管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P波电轴、P波时限及V1导联P波终末电势与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阵发性房颤)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及其在阵发性房颤合并缺血性脑卒中中的预测价值。方法:此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连续收治的临床资料完整的阵发性房颤患者1127例,其中阵发性房颤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6例,进一步将这86例患者分为阵发性房颤合并腔隙性脑梗死组37例
学位
背景: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以及在常规体检中应用高分辨率超声逐渐增多,人们发现甲状腺结节的发生率并不低,但其恶性较少,仅为7%~15%。出于人们对肿瘤的担忧,因此需要对甲状腺结节的病理性质做出诊断。超声是甲状腺检查最常用的手段,甲状腺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Thyroid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TI-RADS)的提出,对超声特征进行规范,TI-RADS对结
学位
目的:对行左束支区域起搏(left bundle branch pacing,LBBP)治疗的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进行研究,评价近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8年9月~2021年6月就诊于辽宁省人民医院,因高度房室传导阻滞行左束支区域起搏的患者(n=60例)及行右室间隔部起搏(right ventricular septal pacing,RVSP)的患者(n=60例),两组的年龄、性别、B
学位
目的分析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cute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发病一年后心脏结构与功能变化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1月至2020年7月于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成功行PPCI且有完
学位
低碳经济赋予企业价值新的内涵,开发碳资产是提升企业低碳价值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本文以利益相关者、可持续发展及价值链等理论为基础,以丰田汽车公司的低碳实践为研究对象,采用单案例研究法,探索并构建碳资产价值创造机制。研究表明:碳资产与企业价值创造之间存在积极的互动关系;企业的低碳价值创造首先要均衡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碳资产可以满足利益相关者的低碳要求,从而为企业的低碳价值创造提供必要条件;碳资产利用低碳价
期刊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合并及不合并高血压的高龄老人肾动脉阻力指数(renal resistive index,RRI)的差异,旨在观察合并高血压对高龄老人RRI的变化以及探讨RRI与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收集高龄老人67例,男41名,女26名,平均年龄89.64±4.83岁。所有高龄老人均记录一般临床资料、既往史、用药史和实验室指标检查结果,行心脏超声检查以及行肾动脉超声检查记录肾主动脉收缩期峰
学位
目的:本研究通过免疫组化方法研究不同患者结直肠的癌组织、腺瘤组织、增生性息肉中SGLT1蛋白表达水平差异,并收集患者的临床信息,比较SGLT1蛋白表达与其临床资料的相关性,从而初步探讨SGLT1蛋白在结直肠息肉的发生、发展及癌变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入组2019年09月至2021年09月共185例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镜中心行内镜下切除结直肠息肉并送检病理组织活检的受试者,收集标本185
学位
背景近年来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其诊治及管理目前仍是世界性的医疗难题。研究表明,肥胖是AP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与AP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的是内脏脂肪。内脏脂肪指数(visceral adiposity index,VAI)是由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WC)、甘油
学位
研究背景及目的胃癌是一种起源于胃粘膜的恶性肿瘤,是目前全球第五大最常见肿瘤和第四大致死性的消化道肿瘤。2020年全球共报道新增病例约100万例,其死亡人数更是达到了76.9万人,其中超过40%的新增病例和死亡病例均发生在中国。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胃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不特异,且其缺少特异的诊断标记物,约80%的患者被诊断为胃癌时已经发展至预后不良的进展期胃癌。由于胃癌特有的异质性,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
学位
目的:目前,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在我国各类癌症中发病率排名第四位,尤其是在既往有肝脏基础疾病人群中发病趋势更高。原发性肝癌发病早期或无特殊症状,大部分病人由于难以早期发现,在确诊时往往已经是肿瘤晚期,导致了该病患者的治疗不及时,预后差,患者生存率也较低。在提高病人的生存率和生活品质方面,最根本的方式是如何早期诊断,并给予及早的干预。然而当前原发性肝癌的筛查状况受地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