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以来上海农村土地流转探析——以同心村为中心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sheng12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料,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是农民的命根子。“三农”问题解决的根本在于农民,而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如何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问题。改革开放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对土地的态度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土地流转现象不可避免的出现,土地流转问题日益成为国内外各界关注和探讨的热点问题。   本文力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通过对同心村20世纪80年代以来土地流转情况的研究,探求改革开放几十年中,上海农村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给农民思想带来哪些变化,反映到农民与土地关系上又是如何。   全文共四章,外加绪论与结语。简介如下:   绪论部分阐述了论文的选题目的、意旨和研究现状,并对论文所选研究对象和资料做了简要说明。   第一章,概述上海农村30年间发生的变化。   第二、三、四章,分阶段描述同心村土地流转情况。各章均从与该阶段土地流转相关的典型案例出发,在对土地流转请况的描述中,分析该阶段农民处理与土地的关系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和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对村镇的处理办法--进行说明。   第五章,对同心村土地流转后,土地利用的主要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和外来人员承包经营土地做了一些思考。   结语部分,概述30年来国家关于土地流转出台的政策,对同心村土地流转现象出现的原因和问题做了简要归纳,对相关理论和现实问题做了些许更深远的探讨。
其他文献
本文以近代中国思想学说史第15、16章为研究内容,通过这两章侯外庐对章太炎思想的评价,不仅考察太炎对自己所处的时代的社会和思想的认识,还可以得出外庐眼中的近代中国以及具有
可编程控制器的通信和联网功能越来越强,而且能适应恶劣的现场环境,具有很高的可靠性。针对当前构建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需要,采用西门子S7-300PLC,IEC870-5-103规约的通信
期刊
学位
期刊
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史观的建立过程中,中国第一代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吕振羽、翦伯赞、范文澜和郭沫若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本文拟对他们的民族史观形成的背景、主要内容和
期刊
《金刚般若》作为大乘佛教初期的般若类经文,产生时间较早,并且在佛教的传播过程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那麽,《金刚般若》产生初期的原貌是什麽样的?它在流传过程中又出现了那些变
期刊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