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比较性研究蝎毒(scorpion venom,SV)与丙戊酸(valproic acid,VPA)在氯化锂-匹罗卡品癫痫(Lithium-PilocarpineSeizures,LPS)慢性点燃大鼠模型的抗癫痫作用;(2)观察SV对LPS大鼠在慢性自发性发作期(14d~28d)GluR2在海马CA1、CA3、齿状回(Demme Gyrus,DG)区的表达,以探索SV对LPS大鼠海马GluR2表达的影响及SV可能的抗癫痫作用机制。
方法:(1)106只清洁级健康成年雄性Spague-Dawley(SD)大鼠,100只用于制作锂-匹罗卡品癫痫大鼠模型,6只作为正常对照组(n=6)。造模后大鼠随机分为LPS模型组(n=40)、VPA干预组(n=20)、SV干预组(n=40)。各组均采用灌胃给予干预药物,正常对照组、LPS模型组给予蒸馏水,VPA干预组给予丙戊酸(120mg·kg-1·d-1),SV干预组给予蝎毒(0.3mg·kg-1·d-1);(2)造模后各组大鼠随机选取20只干预28天并进行行为学观察,记录14d~28d自发性发作的发作次数、发作级别,采用秩和检验进行统计;(3)剩余LPS模型组和SV干预组各20只根据干预天数随机分为1d,3d,7d,14d,28d五个亚组(n=4),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测定正常对照组及各亚组大鼠海马CA1、CA3、DG区GluR2的表达,通过图像分析技术定量分析其动态变化和组间差异,采用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1)正常对照组观察期无痫性发作,LPS组急性期均有Ⅳ级以上痫性发作。SE后大鼠进入静默期(7d~14d),之后模型组大鼠进入慢性癫痫自发性发作期(14d~28d),表现为癫痫的自发反复发作(spontaneous recurrent seizure,SRS);(2)各个实验组SRS的发作次数及发作级别比较,SV干预组与模型组比较,SV能显著控制LPS大鼠的SRS的发作次数和降低发作级别(P<0.05);(3)GluR2在正常对照组大鼠海马CA1、CA3区锥体细胞层及DG区颗粒细胞层均有明显表达,可见较多GluR2-IR阳性细胞;(4)LPS模型组大鼠海马各区的GluR2表达均明显下调,并随时间延长其下调愈加显著。在各观察时间点上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SV干预组与LPS模型组比较:在海马CA1区和CA3区观察到在1d时间点上两组的GluR2表达接近,其后各点GluR2显著上调,3d达峰值,3d后各观察时间点其表达处于峰值后平稳期,1d后各观察时间点与LPS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而在海马DG区的GluR2表达两组有类似趋势,但较CA1区和CA3区的时间有延迟,且下降趋势持续时间更短。第3d的时间点上两组的GluR2表达值几乎重叠,7d后差别逐渐明显,LPS模型组继续下降到第14天最低,以后第28d时表达与14d相近;(6)SV干预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观察时间点GluR2表达弱于正常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1)SV在LPS模型中有显著抗癫痫作用,能减少大鼠痫性发作频率,降低发作级别;(2)SV抗癫痫作用与VPA干预后这一作用比较,无论在减弱发作级别和减少发作次数上,在本实验所使用SV干预剂量情况下弱于VPA;(3)LPS癫痫模型鼠在各观察时间点上GluR2表达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GluR2表达下降不论是癫痫发作的因为还是结果,提示都可能是癫痫发作相关的一个重要的机制或途径;(4)SV干预组大鼠的癫痫发作得到有效控制,其海马各区GluR2表达虽低于正常对照组,但明显高于LPS模型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说明SV能有效控制癫痫发作与上调GluR2表达的影响密切相关,也可能是其重要的抗癫痫作用机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