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炭与Cd耐受菌复配对Cd污染土壤修复及小白菜安全生产的影响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shin578212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田土壤Cd污染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产品安全生产,同时也对生态系统的健康产生了巨大威胁。土壤Cd污染单一修复技术存在其局限性,为了实现中轻度Cd污染农田土壤的安全利用,可采用多种材料复合修复方式,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本研究从重度Cd污染土壤中分离筛选出一株对Cd2+吸附性较好的菌株M6,通过SEM-EDS、FTIR、XPS分析及M6胞内胞外Cd分布状况初步探讨其对液体培养基中Cd2+吸附机制。土培试验表明,接种菌株M6能够有效降低土壤DTPA-Cd(DTPA提取态Cd)含量。因此,本文以玉米秸秆生物炭、松木生物炭、M6菌剂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1%、2%比例的玉米秸秆生物炭和松木生物炭、M6菌剂单一及复配处理对Cd污染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土壤酶活、土壤DTPA-Cd含量、小白菜生长状况、产量、品质及Cd积累量的影响,进而探讨生物炭与M6菌剂复配处理对Cd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以期为生物炭-Cd耐受菌用于中轻度Cd污染土壤修复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重度Cd污染土壤中分离出14株对Cd耐受较强的菌株,通过测定其对液体培养基Cd吸附效果,筛选出1株对液体培养基中Cd吸附效果最好的菌株,命名为M6,经鉴定为Delftia sp。M6最适培养条件为:35℃,p H=7,120 r/min,Na Cl质量分数范围为0~1%。在温度为35℃、p H为7、培养时间为48 h、初始Cd2+浓度为10 mg/L时对Cd2+吸附率最高,为71.5%。菌株M6胞外有多种官能团参与Cd吸附过程,其对液体培养基中Cd去除机制包括胞内积累和胞外吸附,Cd2+在菌体表面以Cd(OH)2形式存在。(2)2%生物炭与菌剂复配处理均能够改善中轻度Cd污染土壤理化性质。其中,2%玉米秸秆生物炭与菌剂复配处理(M-E)效果最优,土壤p H显著高于CK(P<0.05),CEC(阳离子交换量)和速效养分含量明显增加。有机质含量增幅最大,比CK高94.28%。土壤DTPA-Cd含量最低,比CK低25.03%,显著低于2%玉米秸秆生物炭处理(M-D)和菌剂处理(A)(P<0.05)。(3)2%玉米秸秆生物炭与菌剂复配处理(M-E)土壤脲酶活性和蔗糖酶活性最高,分别比CK高68.35%和89.93%,且显著高于2%玉米秸秆生物炭处理(M-D)和菌剂处理(A)(P<0.05)。1%松木生物炭与菌剂复配处理(P-C)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高于1%玉米秸秆生物炭与菌剂复配处理(M-C)。(4)2%玉米秸秆生物炭与菌剂复配处理(M-E)小白菜产量、根长、根重、株高、叶面积最佳。小白菜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类含量最高,均显著高于2%生物炭处理(M-D)和菌剂处理(A)(P<0.05)。菌剂处理(A)能够一定程度上提高叶绿素含量,与CK相比增加3.91%,各处理小白菜维生素C含量均低于CK。(5)试验处理均能够显著降低小白菜Cd含量,其中2%玉米秸秆生物炭与菌剂复配处理(M-E)小白菜Cd含量最低,显著低于2%玉米秸秆生物炭处理(M-D)和菌剂处理(A)(P<0.05)。小白菜Cd含量为0.165 mg/kg,达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17)规定中叶菜类蔬菜Cd含量0.2 mg/kg的限值。相关性分析表明,小白菜Cd含量与土壤p H、有机质含量、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呈负相关,与土壤DTPA提取态Cd含量呈正相关。综上所述,2%玉米秸秆生物炭与菌剂复配处理对中轻度Cd污染土壤改良、修复效果最佳,有利于改善小白菜品质,实现安全生产。
其他文献
由于风力发电系统的结构愈发复杂,风力发电设备出现故障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作为风力发电系统中最容易出现故障的设备,对风电变流器进行高效的故障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上述背景,开展了风电变流器故障诊断深度学习方法研究以及诊断平台实现工作。针对当前主流的风电变流器故障诊断方法诊断问题,本文将深度学习模型引入风电变流器故障诊断中,旨在提高风电变流器的故障诊断精度,并且可以准确定位发生故障的元件,并将训
目的:研究预后营养指数(PNI)在预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及预后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肿瘤科在2018年8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已接受过PD-(L)1抑制剂或CTLA-4抑制剂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89例。通过收集患者的临床检验数据来计算他们在免疫治疗前的PNI水平,随后对PNI进行预处理,并将病例分为PNI低值组(L-PNI组)及PNI高值组
漆艺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长期的演变进程,经过对于我国传统漆艺作品的对比研究,可以发现在不同时代背景以及地域文化氛围下漆艺都发生了具有创新性质的变化。天然大漆被应用于艺术创作时,体现出了明显的创新性以及包容性,能够在不同艺术环境下产生相应的艺术形式变体。根据当代艺术领域中对于艺术类别的定义,结合了多种非传统艺术材料的现代漆艺具有明显的表现性特征,这一点与
全球变暖是人类历史上所要面对的严峻的挑战之一,而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就包括温室气体排放的加剧。氧化亚氮(N2O)是大气中重要的一种温室气体,大气当中N2O的主要来源归结于农业土壤直接间接的排放,因此,有效的农田土壤N2O的减排措施是需要的。生物炭被认为是有潜力的办法,但对于稻田土壤N2O减排效果存在差异性,同时由于生物炭种类和添加量的不同,对土壤N2O的排放表现出不同的结果,尚需进一步的研究,且由于
随着抗生素被广泛使用,大量未分解的抗生素以及代谢产物进入水体,通过食物链对水生生物以及人体造成潜在危害。作为常用的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环丙沙星(CIP)具有抗菌谱广,杀菌力强等特点,对呼吸道感染等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在污水处理厂出水和地表水中也经常检出,对水环境及人体具有潜在的生态毒性。目前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难以将CIP完全去除,因此,有必要开发高效、经济和节能的处理方法。声化学氧化、基于高锰酸盐的
长久以来,有关汽车造型设计的合理化研究一直是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以及广大汽车设计工作者热衷探讨的一个话题。如何更好地在众多纷繁复杂,富有艺术魅力的汽车造型设计中探究其内在的规律性,找寻其隐藏在美学表面下与车身工艺、结构、性能等方面的内在联系,是在新的市场环境下,汽车造型设计工作实现更新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本文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思考,将设计美学、车身工程以及人工智能三个领域的前沿知识相融合,对汽车造型设
如今,温室气体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及可持续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而农田温室气体排放则是造成温室效应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我国农田重金属污染日益严峻,导致农产品质量安全受到巨大威胁,进而危害人体健康。因此,针对调节土壤性质、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和缓解温室气体排放的研究已迫在眉睫。本研究以猪粪生物炭、玉米秸秆生物炭及松木块生物炭为试验材料,通过室内土壤培养试验研究了不同原料生物炭施用量(质量比
高浓度氮磷废水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与农业废水,具有来源广、排放大、危害强等特点。通常此类废水中氨氮浓度远高于磷酸盐浓度,传统的生物处理工艺很难达到理想的处理效果,而物理化学处理方法存在只能去除废水中的某一种污染物等问题。为此,本文研究一种高氮磷废水一体化脱氮除磷处理新方法,在同一反应器内,采用牺牲镁板阳极法提供镁盐,与废水中磷酸盐与部分氨氮沉淀为磷酸铵镁(MAP)回收资源后,进一步利用镀钌
土壤淋洗技术因其具有效率高、周期短、操作灵活以及能够彻底去除重金属等优势,成为近年来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领域研究的热点技术之一。筛选环保高效的淋洗剂是该技术发展应用的决定性因素。本研究选用可生物降解的柠檬酸(CA)改性造纸废料木质素磺酸钠(LS)以淋洗去除污染土壤中镉(Cd)、铅(Pb)和锌(Zn),并筛选改性处理的最佳参数,探究和对比改性前后材料在不同淋洗条件下对土壤重金属的去除效率,通过复合中心
随着微纳米科技的迅速发展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宽,微纳精密定位领域对于定位精度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传统的精密传动形式已经无法满足实际工作需求,迫切需要开发设计出多自由度、大行程、高分辨率和良好动态特性的柔性精密定位系统。柔性精密定位系统选择压电陶瓷驱动器作为系统驱动,通过柔性铰链设计的柔性机构实现输出运动的放大与解耦,通过不同的组合形式实现多自由度运动,具有响应速度快、控制精度高、体积质量小等诸多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