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术助推劳动解放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zflz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工智能技术是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技术在人类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对劳动产生了深刻影响,将人从繁重的体力和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促进了人类劳动能力的提高。马克思主义劳动解放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人的解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劳动解放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了解人工智能时代劳动的发展趋势,探寻人工智能技术助推劳动解放的现实表现,对于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对人工智能技术及马克思主义劳动解放的理论内涵进行界定。其次,探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人工智能时代机器生产的特征和劳动的发展趋势。再次,马克思主义劳动解放思想内涵丰富,具有三层意蕴:一是摆脱资本逻辑对人的精神文化的压制和束缚,克服人类精神文化异化状态,提高对艺术和美的感悟,即思想文化解放;二是人摆脱异化劳动、受剥削和压迫的生活状态,即社会解放,这需要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力的提高,又需要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三是人摆脱自然界的束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即自然解放。在人工智能技术社会主义应用的前提下,阐述人工智能技术在这三个维度上助推劳动解放的现实表现。最后,简单总结推动人工智能技术朝着助推劳动解放方向发展的相关举措。创新之处有:第一,努力廓清马克思主义劳动解放的理论内涵,将其划分为思想文化解放、社会解放、自然解放三个维度,并辅之以人工智能技术的具体应用场景。第二,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劳动解放理论,指出不同的社会制度条件下,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方式也会不同,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鲜明的价值指向性。总之,劳动解放的目标是使劳动者实现劳动的自由自觉,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变革生产方式,增加劳动者的闲暇时间助推劳动解放的实现。我们应该始终坚持主流价值观,站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背景下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成果真正为人民所享,为人民所用。
其他文献
在简要分析美国武器装备体系研究现状和建设能力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中国陆战火力打击装备体系化建设发展现状与面临的主要挑战。结合中国陆战火力打击装备体系化建设需求,提出了中国陆战火力打击装备体系化发展思路,从开展建设、提升水平、促进创新、确保先进、检验效能和培养人才6方面提出相关发展建议。
期刊
马克思美好生活思想是马克思始终在解构“实然之不美好”的生活困境中建构着“应然之美好”的生活愿景,并努力求索着“使然之美好”的切实路径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着的科学。对人及其生活样态予以深切关怀,对现实生活困境予以深刻考察,对未来理想蓝图予以深远构想,并对实现路径予以深入擘画,便是马克思美好生活思想的致思逻辑和生成理路,同时也是本文着重阐述的内容。新时代的奋斗目标与马克思美好生活思想相互贯连,以马克思美好
学位
在科技革命浪潮的影响下,技术与人类社会的联系性日益增强,技术价值问题成为当代热点话题,而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该问题的讨论,无疑具有现实的指导价值。对此,应当在广泛搜集并分析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采用跨学科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等方法,挖掘其中蕴藏的技术价值见解。首先,根据《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及相关时代资料,较为系统地阐释了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技术价值思想意蕴,并探讨了
学位
基于大国小农与农民群体分化的现实,农地流转是实现规模经营、加速农业现代化的便捷高效途径。农地流转实践虽已进行多年,但各地成效差异巨大,存在较大的优化空间。面临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与后疫情时代下更为复杂的国际环境,稳住农业基本盘,提高农地流转质量,以农业现代化的要求来规范农地流转既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乡村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着力点。为深入了解当前农地
学位
“官僚资本主义”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语境下为发动广大民众推翻国民党反动政权而建构起来的革命话语,是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的话语实践理论为指导,借鉴现代西方学者福柯与费尔克拉夫的话语实践理论,探讨“官僚资本主义”这一革命话语生成的语境、逻辑、实践,总结其历史经验,以为当代中国话语体系建构的镜鉴。“官僚资本主义”革命话语的生成
学位
土地利用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系统,充满了大量的不确定性因素。已有不少研究对土地数量-空间耦合模型进行了研究、分析,但在进行土地利用数量-空间复合优化时对土地利用系统中存在不确定性因素考虑的还不够充分,同时空间布局模拟模型的精度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本文以武汉市为例,在过去20多年里武汉市建设用地面积大幅增加,与此同时,大量的耕地以及林地、湿地等生态用地面积减少。从长远来看,生态用地面积持续减少将是
学位
在全球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短缺是其中重要问题之一。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各种生态和环境问题,如土地退化,水土流失、水污染,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合理的土地利用配置对土地利用系统发展,特别是生态脆弱的流域土地系统有重要意义。在这种情况下,土地管理者必须通过土地利用规划来平衡经济增长和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土地利用配置是土地利用规划的关键。因此,优化土地利用分配被认为是解决土地资源短缺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学位
19世纪以来,时间与空间的分离使得我们居住的城市充满风险。这种风险伴随着全球化拓展至世界各个国家、城市和地区,成为人类世界所不得不面临的共同背景,同时这种风险也将城市空间本身所遭遇的问题与挑战日渐凸显出来。针对城市空间的新变化,新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吉登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和方法,将资本主义城市问题置于空间维度当中加以考察,他在批判吸收马克思资本主义批判理论、哈格特斯兰德时间地理学理论、福
学位
粮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刚需,为人们从事劳动、投身社会建设提供物质条件。粮食安全不仅关系到人类健康发展,还关系到国家经济繁荣,社会长期安定,于国于民皆为首务。中国以农立国,农业发展历经千年而至今,期间经历多次粮食饥荒与战争,数个王朝因粮而兴、因粮而亡。因此,执政者始终将粮食问题看成治国安邦的重中之重。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更是把粮食安全上升为一项重大战略。党的主要领导人都曾对如何保障粮食安全做出过
学位
20世纪90年代以来,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催生出数字劳动这一新型劳动形态。数字劳动如雨后春笋般崭露头角并迅速崛起,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获得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学界围绕数字劳动的概念界定、具体形态等基础性问题争论不断,未达成统一观点,争论的中心更是聚焦于数字劳动具有生产劳动抑或非生产劳动的属性。数字劳动属性引起争论的根本原因在于学者们立足不同的理论基础,缺乏统一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