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空间到时间的叙事变奏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songhongyu8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萧军在“九·一八”事变后创作的展现东北农民抗日斗争的长篇小说《八月的乡村》和随后创作的《第三代》整体上以从空间到时间的叙事方式较为全面地反映了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近半个世纪以来东北农民的生活状态。首先,从整体上看《八月的乡村》和《第三代》以从黑土地的地方色彩到黑土地的农民生活的叙事构筑了特定的黑土地地方空间。一方面,作品以东北自然环境和东北风俗两个层面展现了黑土地的地方色彩。地方的差异性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密不可分。以东北为背景的《八月的乡村》和《第三代》在叙事内容中呈现的自然环境,以及在自然环境影响下形成的东北民俗文化皆展现了黑土地的地方色彩。另一方面,作品以东北农民在乡村和城市的不同生活方式展现了特定时期黑土地的农民生活。在独特的生存环境中,东北农民在封闭的乡村世界除了农耕渔猎的传统生活之外还形成了胡子的生活方式。同时,部分东北农民在社会城市化进程中从乡村来到城市形成了不同以往的生活方式。其次,《八月的乡村》和《第三代》以从农民到胡子的群像塑造和从现实到历史的场景展示将其构筑的黑土地地方空间纳入时序变化中,形成了从空间到时间的叙事变奏。一方面,作品在农民和胡子的塑造中融入了东北农民从自发反抗到自觉反抗的变化。在禁锢的生活空间里无论是普通的东北农民还是另一类特殊的农民即胡子皆以充满原始色彩的暴力反抗抵御种种压迫。然而,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他们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先后以自觉的姿态加入抗日斗争,从而呈现了东北农民从自发反抗到自觉反抗的变化。另一方面,作品在现实与历史的场景展示中反映了特定时期东北农民的成长历程。如果说《八月的乡村》以东北农民抗日斗争为内容反映了东北当下的现实环境,那么《第三代》则从历史的角度较为客观地展现了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东北农民漫长的觉醒过程,从而与《八月的乡村》一同呈现了近半个世纪东北农民的成长历程。
其他文献
陈襄是北宋初、中期的名臣、教育家、理学家和诗人。其诗总体风格平淡而寄情遥深。从诸个侧面真实而全面地反映了特定时期特定阶层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感情,有些诗歌还具有诗史
“诗”不仅是人类社会发展及其智识能力提高的产物,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人类整体思想发展的趋势。因此,我们在藏译诗词中,不仅要研读藏族自有的古典诗籍,而且还要翻译引进
胡适、周作人等文学革命先驱者,在探索五四新文学发生的过程中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其中周作人在五四革命退潮后开始对这次运动进行反思,把目标从西方文学转向对中国古典文学
现代大规模的军垦活动指的就是新疆建设兵团的成立,它是从我国边疆地区的实际出发,通过特殊的组织形式进行的经济开发和国防建设。“军垦文学”的创作者就是被这一特殊历史事件
被规训与整合的身体是十七年小说中身体的主要存在形式,但是这一时期也并不缺乏追求个人主体性的身体,这种状况的出现究其原因主要归结于当时的政治、文化气候。在十七年小说
目的:探索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烧伤整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自2012年2月~2013年2月来我院进行烧伤整容的20名患者通过分期实施以皮肤软组织扩张术进行治疗,并实时观察患者的
作为福建侯官郭氏家族极具代表性的成员之一,郭柏苍在文学领域有较高的造诣。论文主体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考订郭柏苍的家族世系和生平,并对郭柏苍的著述、校刻先贤文集和
从血浆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的生物属性及其在各类肺部疾病中临床意义出发,通过对近年来各类相关文献报道的整理概述,总结血浆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测定在各类肺部疾病中的临
中国文学批评理论中的“自然”思想以老庄的自然哲学为认识基础,老庄哲学中的“自然”是“道”的存在属性,代表自己如此、自然而然的通常状态,文学批评中的“自然”观念的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