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环境行为学的滨水建筑中介空间研究

来源 :青岛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dsps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滨水空间是城市中最宝贵的景观资源之一,这里正接纳着日益丰富的公共休闲生活。80年代以来,我国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伴随着各城市滨水区作用和价值的改变,滨水建筑以各种不同的形态出现。目前,我国已经拥有一定数量不同方式界定的“滨水区”和“滨水建筑”。 笔者根植于这一历史背景和滨水建筑开发所面临的共同问题。确定自己的研究课题。综合运用行为观察、走访调查、实例考察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和手段,研究从人的基本行为、心理活动和感知出发的滨水建筑中介空间。探索一种可控性强、充分体现行为活动与空间环境相互依存的滨水建筑中介空间的分析方法和一些基于环境行为学的空间设计手法。 本文第一章界定研究范畴。——空间。 给出了“滨水建筑中介空间”在本文研究中的概念范畴及滨水建筑中介空间的特点。 第二章从环境行为学的层面,我们界定三种行为活动。——行为活动。 探讨:将在滨水建筑中介空间中发生的活动看作自变量x,将行为对空间环境的要求看作被变量y,这样一来就建立了一个函数y=f(x),也就是空间环境=f(行为)。 第三章探讨基于环境行为学的滨水建筑中介空间形式系统。——空间中的行为活动。 第四章,针对不同使用者在滨水建筑中介空间中的行为活动进行个案调研分析、研究滨水建筑中介空间设计的直接条件。——行为活动影响空间设计。 最后以实践方案“青岛黄金海岸项目”为依托对滨水建筑中介空间设计之具体手法进行探讨。——实践探讨。 后记部分将文章进行概括性的总结。
其他文献
人处在需要多感觉体验的动态环境中,多种感觉时刻遍及于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躯体感觉也不例外。不仅如此,也正是依靠了必要的躯体感觉,人类的知识才得以连续地传递和积累。 本
我国拥有大量的砖构文物建筑,这些建筑历经长时间的发展演变,加上其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不同,建筑砖砌体会出现不同情况的病害。通过对我国寒地砖构文物建筑进行走访调研
光是万物之源,生命之源。人类的文化起源于上古时期对光的崇拜,火的使用伴随着灯烛照明把人类带入农业文明,并在千百年间形成了照明文化。电气时代又推动人类步入工业文明、信息
本论文以中国建筑大师莫伯治先生为研究对象,以地域化设计为线索,通过以他建筑作品和大量相关文献作品为分析基础,从政治、经济、文化、技术多方面的角度,对莫伯治的典型作品进行
随着体育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对体育场的功能和使用提出了新的要求.长期以来,中国的体育场都是为了满足单一的竞技体育功能而设计和建设的,使用率低,经济效益差,无法满足人们的
针对目前我国经济适用住宅开发设计中存在的市场定位混沌、设计手法粗放、户型面积不当、空间设计不合理等问题,本文提出“经济适用住宅的适用性设计研究”课题。 本论文综
历史上形成的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积淀和世世代人们的集体记忆,其特色的保护,在中国城市急速发展的今天,显得尤为突出.桂林从公元前111年建城,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著
当代中国正处于文化大繁荣时期,大型剧目逐渐增多,要求演出场地设备更加优良、环境更加舒适。建设大型剧院周期偏长,无法快速投入使用,加之我国近年来对城市核心区域新增用地
通州是首都北京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京杭大运河著称的、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京东名城,是新版北京总体规划确定的三个重点发展新城之一。改革开放以后,通州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经济基
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到清代,达到了高度"诗情画意"的境界;与此同时,作为园林的表现与传播手段,诗画结合的图咏也大量涌现.为什么成熟期的古典园林会与诗、画达到如此深层的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