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方传统哲学对终极存在、终极真理、终极价值抱有充满敬畏的信仰,在追寻它们的过程之中形成了本体论的思维方式。它的基本特征是现象与本质、主观性与客观性、感官经验与理性思维等两极的分裂,这可以归结为存在和意识的分裂。存在和意识的分化源于人的实践活动,同样能够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存在——意识——实践”构成了一个正题、反题、合题的三段式,可见,马克思哲学的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的出现是西方哲学逻辑发展的必然。以此为基础,马克思实现了对本体论思维方式的超越。教科书哲学没有把握马克思哲学的这一特点,仍沿袭传统哲学的方式,将物质确定为马克思哲学的本体,以此进行体系架构,这实质上是退回到了马克思哲学以前的水平。高清海先生通过对教科书哲学的批判,揭示了马克思哲学的精神实质,并将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确定为自己进行哲学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
以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重新审视哲学的发展,引起了哲学观的变革,人成为哲学的主题,哲学的发展史就是人的自我认识的历史。哲学以人为主题在马克思哲学之前处于潜在的、自发的状态,马克思自觉的研究人。进入上世纪90年代之后,高清海先生开始系统的研究人。进而认为,人的生命不同于动物的生命,动物的生命是前定的种生命,人的生命是通过自己的活动形成的类生命。不能把用来把握动物生命的种思维用来把握人的生命,对人的生命的把握应该运用类思维。类思维是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的具体化、时代化和民族化,是高清海先生对马克思哲学进行阐释和发挥的理论成果,具有未来性、丰富性和创新性。
以类思维为基础,高清海先生对整个哲学的发展有了全新的认识,确立了类哲学的理念。类哲学不是哲学的一个部分,而是哲学本身,并且,类哲学与以往的哲学在理论观点和思考方法上并不完全相同,可以说,它是对哲学思想内容的实质、哲学理论真实性质的一种全新理解。类哲学是人的类本性的理论自觉,也是哲学的人性理解的产物,它的形成过程是生成思想自我的过程。总的来说,类哲学是以个体化的形式、民族性的风格求索人类性问题的理论成果。从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提出到类思维、类哲学的形成,体现出了高清海先生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