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冷里德堡原子的电离光谱及动力学研究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198802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里德堡原子具有大的原子半径,大的电偶极矩以及长的原子寿命,同时由于外层电子的弱束缚,它又很容易受到外场的干扰。这些特点使得有关里德堡原子的研究一直是原子分子物理的研究重点之一。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可调谐染料激光器的出现为产生确定激发态的里德堡原子创造了有力的条件。早期里德堡原子的实验研究通常是在原子束或者热原子当中进行的,由于热运动动能远大于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在热的样品中研究里德堡原子的相互作用存在相当的困难。借助于激光冷却与俘获原子技术,目前可以制备超冷里德堡原子,在超冷的里德堡样品中由于热运动被大大地压缩,在一定的时间尺度内可以认为原子是静止的,这样里德堡原子的动力学过程主要取决于原子间的相互作用。由于超冷的里德堡原子在量子计算和量子信息存储方面的潜在应用前景,使得有关超冷里德堡原子间相互作用的研究近年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中首先介绍了超冷里德堡铯原子制备的实验装置,这里用外腔半导体激光器和连续倍频固体激光器(或脉冲染料激光器)采取两步激发的方式产生超冷里德堡原子。设计了用于探测里德堡原子的高压脉冲电路、离子信号探测电路以及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获得了铯里德堡原子(n>25)的能级数据。在此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里德堡原子自发演化到超冷等离子体的过程;此外,通过分析里德堡原子电离光谱特征的演化过程,详细地研究了里德堡原子在长程相互作用下的动力学过程。本文的创新工作包括:  一.首次观察到处于van der Waals排斥相互作用下的里德堡铯原子的自电离现象。研究了不同密度下的里德堡样品自由离子和原子电离光谱的线宽和强度随时间变化的特征。提出了里德堡原子在排斥相互作用下从原子对离解、态转移直至发生碰撞电离的动力学演化模型。通过速率方程计算得到的碰撞时间符合实验的观察。  二.系统研究了处于不同激发态的超冷里德堡原子自发演化到超冷等离子体的过程。通过测量里德堡原子演化到等离子体的阈值时间和所需的初始原子数与里德堡态主量子数n之间的关系,研究了里德堡原子演化到超冷等离子体的形成机制,并用冷热里德堡原子的碰撞理论对实验的结果进行了分析。  三.根据微扰近似的方法计算得到了里德堡原子nS-nS和nD-nD的长程相互作用势能曲线;通过改变第二步激光的强度和脉冲宽度,观察了van der Waals长程相互作用所导致的激发压缩效应;  
其他文献
颗粒物质在人类的生活生产中随处可见,地球上大部分的固态物质也是呈离散形式存在的。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人类虽然对微观和宏观世界的认识取得了巨大突破,但是对由离散单元组成
该文阐述了近红外光谱分析原理,随后讨论了近红外光谱分析的基础问题:一是如何获得光谱信息;二是如何处理光谱信息.该文针对在线近红外光谱监控系统,应用光纤传感方法对聚合
随着在远距离通信和网络应用中对光导纤维应用的日趋广泛,人们对能工作在低损耗、低色散区(1.30~1.55μm)且具有高速、高效率的光电探测器的研究更加重视.SiGe合金具有的窄禁带
在该文中,在标准模型、双Higs模型和mSUGRA模型下,我们对B介了非粲衰变过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新结果.在第一章,我们对B物理的理论研究和实验测量的历史发
赝火花开关是一种重要的脉冲功率技术开关,研制高耐压、强通流、低抖动、高重频赝火花开关对脉冲功率技术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本论文以理论分析和粒子模拟为技术手段,结合实验,对辉光放电触发赝火花开关特性进行系统的研究。1.辉光放电触发方式具有寿命长、稳定性好、辉光预放电电压低等优点。文中,设计了一种圆柱形空心阴极辉光放电腔,并对其进行了粒子模拟和实验验证。粒子模拟表明:辉光放电时,阴极位降占整个电位降的
混响是主动探测特有的背景干扰,是环境中各散射点的散射回波的叠加,与声源有相似的频谱特性,同时它还包含着大量的环境信息和声源信息,这就为依据混响数据获取环境信息提供了可能
该论文研究了在类似大气污染的条件下,用二氧化碳激光器系统探测温室气体CO的有关问题,共四个部分.一、介绍了几种用于大气污染探测的光谱技术:傅氏变换红外光谱技术(FTIR),
自光纤光栅问世以来,光纤光栅在传感器方面的应用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光纤光栅传感器具有不受电磁干扰、灵敏度高、重量轻、结构紧凑等特点。 利用光纤光栅对应力
望远镜是人类探索宇宙、揭示自然奥秘不可替代的重大工具之一。地基光学望远镜透过地球大气层观察星空时,大气湍流扰动引起的时/空随机光学成像误差,会使望远镜的分辨率与灵敏
锰基富锂正极材料因具有高比容量和高能量密度而备受关注。但是,锰基富锂材料存在首周不可逆容量损失较大、容量和电压衰减等问题影响了其工业化应用。本论文针对锰基富锂正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