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困境中的艰难跋涉——论卡夫卡作品的抗争意识

来源 :海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kueric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争不论对于个人还是民族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在文学领域,文学从来就与抗争结下了不解之缘,人类的抗争构成了文坛一道亮丽的风景。在二十世纪的西方文坛,卡夫卡就是一位书写抗争的大师。他小说中的大部分人物都面临着无以复加的荒诞处境,人为了生存,必须在这些荒诞的生存处境中抗争,尽管悲哀、微弱,但仍不失去勇士的悲壮。本文将以小说人物面对荒诞进行的悲壮抗争为切入点,观照卡夫卡及其作品,探讨卡夫卡作品中的抗争意识及这种抗争影响下作家所具有的创作特色和这种抗争意识的美学价值,从而展示外国文坛上一个追求独立精神和创作个性的作家运用手中之笔“扛千钧之鼎”的艺术魅力。   本文分四章。第一章着重论述卡夫卡作品中的懦弱者的逃离与异化。分析卡夫卡的两篇短篇小说,从《在法的门前》的不抗争到《变形记》中的异化,这些都体现了卡夫卡对待抗争最初所持的态度,卡夫卡感同身受的描绘了他们无法逃遁的外在的生存困境,展示了各种压迫对他们的肉体和心灵造成的无以复加的创伤。   第二章探讨卡夫卡作品中的反抗者的呼叫与突围。选取了两部长篇小说《审判》和《城堡》,这两部作品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了卡夫卡作品人物的抗争,他们知道如何用行动去维护自己的存在价值,也懂得运用法律以及权利来实现自己的追求,尽管最后都一一宣告了失败,但是他们的抗争行为呈现出弱者在荒诞境遇中的微弱追求。   第三章分析的是卡夫卡作品中的绝望者的付出与诀别。选取分析研究的是《饥饿的艺术家》和《女歌手约瑟芬或耗子民族》,这两部作品已经超越了作家以前创作的作品,集中表现出一种对艺术或者民族的深厚感情,一种用尽全身仅有的力量去为人们歌唱、为人们表演的狂热激情。显然笔下人物超出对个人生存、个人荣誉或者名利的追求,而是一种内化为生命的最深沉的愿望,不管是艺术家还是女歌手,他们最纯粹的地方就是用献身艺术的方式来实现对终极目标的追求,但他们这种终极关怀的热爱最终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第四章探究卡夫卡作品的抗争意识及其意义。卡夫卡的抗争意识既是对西方文学长河中抗争意识的继承,也显现出独特的艺术特征。卡夫卡作品的抗争意识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它体现出了西方现代人的生存悲剧,同时也折射出人类永恒的不息精神。
其他文献
20世纪30年代,上海文坛呈现出全面繁荣的景象,尤其是通俗文学。这种繁荣与其全面走向市场、充分开展商业运作的选择密不可分。至30年代,通俗文学的商业运作行为依托报馆、书局以
西周幽王朝不仅是西周历史上不可忽略的时期,在诗歌发展史上也有着独特的地位。这一时期的诗歌目前可见以《雅》诗为主,《雅》诗的创作从开始就带着浓厚的政治属性。作为承载统
伴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类出现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生态灾难,生态美学、生态批评随之崛起。生态电影在国外影坛也应运而生。大陆电影界也出现了生态电影类型。新时期
托马斯·克莱顿·沃尔夫(Thomas Clayton Wolfe)是著名的现代美国小说家之一。他短暂的一生却取得了辉煌的文学成就,被认为是美国少有的文学天才。《天使,望故乡》是他公认的代
学位
刘醒龙是一位新现实主义作家,更是一位清醒的道德理想主义者。在现当代文坛多数作家专注于个体经验与欲望呈现的大潮下,他坚持在创作中高扬道德大旗,并以道德这唯一的精神支柱对
《离骚》是屈原最重要的作品,作为中国的第一首长诗,无论对中国文学创作还是对中国学术研究均具有深远的影响。自汉以来,《离骚》研究已经两千余年,成果虽多,但争议不断,仍有许多谜
鲁迅研究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显学,对于鲁迅早期思想的研究,也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和研究专家。但是将鲁迅的早期文艺思想放在中国社会转型期做整体性的思考,至今还没有获得完
本文选取晚清特点最为突出、案例最为丰富的时段,以1898-1908年间的翻译文学为研究目标,在“变化轨迹”和“现象分析”所构成的历时和共时的经纬交织中,考察作为一个动态整体的
Windows系统在功能上一代比一代强,功能也越来越复杂,体积也越来越大,启动也变得越来越慢.就拿大家使用得最多的Windows XP来说,使用一段时间之后,系统启动、运行速度都会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