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型变换任务中分类与再认的ERP研究

来源 :华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05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型变换任务是类别学习研究领域的经典研究范式之一,关于原型变换任务类别学习的内在信息加工过程以及类别学习后在大脑中的表征方式得到了大量研究者的关注,其中原型理论与样例理论的争论最为激烈。原型理论认为,类别学习的实质是学习类别的原型。大脑中存储的是各种抽象的、概括的表征。类别学习的过程主要是抽象原型的过程,对新刺激归类时,判断的依据是新刺激与存储的类别原型的相似性程度。样例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学习类别中的每一个样例,其学习的过程在于记忆其中每一个样例。对新刺激归类时,判断的依据是新刺激与类别内样例的相似性程度。大量研究通过分类任务与再认任务的分离来证明类别学习的过程是原型抽象过程而非外显记忆过程,从而支持原型理论。然而也有研究发现分类任务与再认任务拥有相同的内在加工过程,既外显记忆过程,从而支持样例理论。本研究通过对前人的研究进行系统的比较和分析,提出本研究的假设和思路,采用ERP技术对原型变换任务中分类与再认的内在加工过程及其联系进行了探讨。  实验一和实验二沿用经典的原型变换任务范式,在学习阶段要求被试认真观察每一张图片并找出离屏幕中央最近的那个点,并不告诉被试即将进行的测试类型,在学习阶段呈现的刺激是属于一个类别的类别样例,学习阶段结束后进入测试阶段再告诉被试相应的测试任务,分为分类任务和再认任务。告诉分类任务的被试学习阶段的刺激是属于一个类别的,要求被试对测试阶段呈现的刺激进行属于/不属于类别的判断;要求再认任务的被试进行见过/没见过的判断。结果发现当类别样例间有着高的相似性时,即使在再认任务组的被试也会自动化的进行归类策略的加工,从而与分类任务有着相同的加工过程,即原型抽象过程。当类别样例间的相似性降低时,再认任务与分类任务产生了分离,分类任务的内在加工过程为原型抽象加工,再认任务的加工符合熟悉性记忆加工和回想记忆加工的再认记忆双加工理论。  实验三调整了实验中的刺激安排,学习阶段的刺激有一半是类别样例,一半是非类别样例,测试阶段的刺激组成包括类别样例-见过的刺激、类别样例-没见过的刺激、非类别样例-见过的刺激和非类别样例-没见过的刺激,并指导被试进行有意学习,结果发现见过与否与类别成员与否存在着交互作用,在分类任务中是否见过刺激对分类产生了影响,采取了一定的记忆策略;在再认任务中类别成员与否对被试的再认记忆也产生了影响,采取了一定的归类策略;因此在被试进行有意学习过程中,被试将会主动的进行策略的选择和应用。此时,分类任务与再认任务的内部加工过程不是单一的抽象原型或者外显记忆的过程,而存在着相互的影响。
其他文献
冬季总让人蜷缩在自己寻找的温暖中,而北纬40°的冬日风景却各不相同,这条纬线穿过了太多的著名城市与奇幻地貌,那时,这里的冬天每时每刻都不尽相同的心情,分享各自的暖冬情
自杀已成为全球备受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在中国,女性的自杀率显著高于男性。职业女性作为女性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其面临着来自工作、家庭和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压力和冲突,其身
母亲,可以分为两个层面,现实母亲与母亲原型。现实母亲即的生身母亲,她是生命的赐予者和养育者,是一个具体的人;母亲原型是源于人类寻求滋养和保护的集体无意识,它没有具体的形态,
整个国际科学教育的大环境已经从科学知识的灌输慢慢关注科学方法的培养。特别是当科学探究成为教育研究中非常瞩目的焦点后,学生是否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背后蕴含的方法更是成
在高等教育高度发达的美国,营利性高等教育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迅猛发展引人注目,而这种飞速发展背后隐含着其所服务群体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的存在促进了该类型高等教育机构
中小学教师和学生的优秀教师观是指中小学教师和学生在头脑里建构起来的关于优秀教师本质特征的思维框架,换言之,是他们对优秀教师本质特征的一种看法。通过了解和分析中小学教
学位
我是1998年7月由宁夏建材总公司调到自治区墙改办工作的。时值国家全面推动开发中西部地区的好机遇,我和墙改办的同志抓住这个契机,坚持以政策法规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设计应用
目的:指导正确筛选药物流产病例,提高药物流产成功率。方法:对药物流产术后阴道出血时间≥15天的146例进行分析。结果:1360例药物流产者中,阴道出血时间≥15天共146例,药物流
认知风格反映了个体在认知过程中的个性特征,具体表现在知觉,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它与数学学习密切相关.笔者选取了认知风格中的场依赖性、信息表征、信息加工三个维度